西晋的八王之乱始末

#古籍守护人#

西晋的八王之乱,是司马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内部混战,前后持续了十六年时间。

司马炎为了一己私利,非要把皇位传给白痴儿子,结果皇后贾南风控制了傻皇帝。公元291年,贾南风为了控制朝廷,以傻皇帝的名义令司马玮和司马亮带兵入朝,诛杀了辅政大臣杨骏,然后,又挑动司马玮与司马亮内讧,结果,两王被杀,贾南风自己独揽了大权。这是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

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诛灭了贾南风,把傻皇帝挂在一边,自己当了皇帝。由于他是篡位称帝,诸王不服,纷纷讨伐司马伦,由此展开了混战,这是八王之乱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参加人员更多,战争更惨烈,破坏更严重。

《晋书》记载,首先向司马伦发难的,是司马炎第十子、淮南王司马允。司马允本来是与司马伦联合,诛杀贾南风的,但看到司马伦有称帝野心,便与他反目了。因为朝中议事者有意立司马允为皇太弟,准备日后继位,所以,司马允痛恨司马伦怀有野心。

当时,司马允在朝中任骠骑将军,司马伦忌惮他,夺了他的兵权,改任太尉。司马允不接受,司马伦让人送去皇帝诏书,指责他谋反。司马允一看诏书,认得是孙秀的笔迹,勃然大怒,带领身边亲兵七百余人,去讨伐司马伦。

司马允带领的亲兵,全是淮南身怀绝技的剑客,以一敌十,锐不可挡,杀死司马伦士兵一千多人。但终因兵少,又不慎中计,司马允兵败被杀,死时只有二十九岁。他的三个儿子一同遇害,受他牵连被杀的有数千人。

司马伦僭位称帝以后,立刻在司马皇族中引起轩然大波。晋惠帝虽然呆傻,却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而司马伦称帝,却是篡位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于是,齐王司马冏,联合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共同举兵,讨伐司马伦。

司马冏原本也是与司马伦联合讨贾的,事成之后,司马伦让他镇守许地。司马颙是司马懿弟弟的孙子,当时领兵镇守关中。司马颖是司马炎的第十六子,当时率军驻守邺城。三王手里都有军队,于是联合出兵,攻打司马伦。

司马伦见到三王发出的檄文,大为恐惧,急忙调兵遣将,与三王对抗,双方混战两个月,死了十万多人。这时,司马伦后院起火,他的亲信将领反叛,司马伦被捕获。

司马冏率得胜之师,进入京城,召集百官,痛斥司马伦罪行,令他喝金屑毒酒自杀。司马伦心中惭愧,用手巾遮住脸,连声说:“孙秀误我!孙秀误我!”司马伦的四个儿子,以及孙秀等亲信党羽,全被诛杀殆尽。

司马冏除掉司马伦,重新把傻皇帝扶上位,自己做了辅政大臣,独揽大权。司马颙、司马颖二王被封高爵,回到原地,拥兵自重。

司马颙回到关中后,心中不爽,他觉得三王同时起兵,如今大权却落在司马冏一人手里,很不甘心。于是,他秘密联络司马颖等诸王,准备兴兵攻打洛阳。司马颙又联络在洛阳驻军的长沙王司马乂,让他作为内应。

司马乂,是司马炎的第六子,也很有野心。三王讨伐司马伦时,司马乂率封国军队响应,进入洛阳,之后,就在洛阳驻军不走了。司马冏的主簿王豹,曾经劝谏司马冏,让司马乂军队回去。司马乂怀恨在心,怂恿司马冏杀了王豹。

此时,司马乂接到司马颙密信,心中大喜,他趁着司马冏没有防备,突然发动兵变,斩杀了司马冏,灭其三族。司马冏的党羽属官两千多人,都被诛杀,大权落到司马乂手里。

司马颙没有想到,司马乂会轻而易举地杀掉司马冏,独揽大权,心中更是不爽,于是,他多次派出刺客,去刺杀司马乂,但均未成功。

公元303年,司马颙见刺杀不能奏效,按捺不住野心,便与司马颖联合,兴兵二十七万,直接攻打洛阳。司马乂领兵迎击,双方混战几个月,死了六七万人。这时,司马乂的后院也起火了,在朝中任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趁机反叛,在夜里突然袭击,捕获了司马乂。

司马颙的阴谋终于得逞,他进入京城,当了太宰,掌握了大权。司马乂被虐杀,他的子女、家族和亲信党羽,也被诛杀殆尽。司马乂是用火慢慢烤死的,凄惨的叫声传出很远,三军无不落泪,死时年仅二十八岁。司马颙封司马颖为皇太弟,任命司马越为尚书令。

司马越,与司马颙一样,也是司马懿弟弟的孙子,野心勃勃,富有计谋。他并不甘心只当个尚书令,而是想攫取最高权力。司马颖被封为皇太弟之后,并未留在京都洛阳,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根据地邺城。司马颖在邺城遥控朝政,目无君上,引起众人不满。

公元304年,司马越意图消灭司马颖的力量,率领十万军队,裹挟晋惠帝御驾亲征,去讨伐司马颖,不料大败,晋惠帝也当了俘虏。司马越认识到,要想成就大事,必须有自己的实力,于是,他返回封地东海国(今山东郯城一带),专心发展自己的力量去了。

公元306年,司马越的势力已经很强了,手里不仅有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还占有徐州、青州、幽州、许昌等地。于是,司马越带兵进入洛阳,打败司马顒和司马颖,控制了朝廷。司马越的弟弟司马模,命部将在车上掐死司马颙,并杀死了他的三个儿子。司马颖被缢死,两个儿子也一同被杀。

同年十一月庚午,傻皇帝司马衷突然驾崩,时年四十八岁。《晋书》说:“因食饼中毒而崩,或云司马越之鸩。”

司马衷死后,司马越立了司马炽当皇帝,自己独揽大权。司马炽是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当时二十四岁,被称为晋怀帝。

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最终以司马越的胜利而告终。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死亡将士达五十万以上,严重破坏了西晋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更为严重的是,西晋王朝的威望、公信力、控制力和民心,几乎都被战火摧毁了,等待它的,必然是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西晋   晋书   关中   南风   司马   党羽   洛阳   始末   大权   公元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