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光明理论

复旦大学教授游汝杰:北方的汉语随着历代北方汉人的南迁,又与南方各地的土著居民语言融合,以北方古汉语为主体,形成后世各种南方方言。汉语南方各大方言中吴语、湘语、粤语、赣语、平话的直接源头应是古代北方汉语,是直接从古汉语分化的。闽语和徽语则是从吴语分化的,客方言是从赣语分化的,可以说是次生的。上述各大方言除了徽语形成的历史尚不明确以外,其他方言都是在南宋之前就形成了,至此南方各方言的宏观地理格局已基本奠定。汉语方言表面上看起来纷繁歧出,细究起来却有相同的源流,这就是古代北方的汉语,所谓“雅言”。语音上听起来差别大,但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语素”是基本一致的。古代汉语从北方跟着移民扩散到南方各地,同时吸收本土语言成分,形成不同的汉语方言。汉语及其方言的主体是共同的,但构成成分是多元的,它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一样,都有鲜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来源: 光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汉语   方言   光明日报   湘语   土著   语素   平话   雅言   吴语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