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清明最好别上坟?上坟不能做以下3件事,听老一辈的话没错

文|须臾

编辑|雅俗共赏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农历有两个二月,在年轻人眼中,这种日子十分罕见,所以觉得稀奇。

对于那些农历二月出生的人来说,一年可以过两个生日,确实值得高兴。

可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闰月却是不怎么吉利的。

现在网上有人讨论,闰月清明最好别上坟?上坟不能做以下3件事,听老一辈的话没错!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老一辈人是如何解释的!

在我国,每到清明节,人们总有上坟的习惯,以烧纸钱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但现在却有农村老人说,闰月的清明是不能够上坟的,这主要是因为在民间,有闰二月是为不详的说法。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间即是阴间的说法,也就是说,民间缺乏阳气,容易招惹一些邪煞之物,是特别不吉利的。

如果在这样的时候,还要去上坟的话,容易把那些不干净的东西,往家里带。

这样一来,那些家里有病弱老人的家庭,需要格外注意,一旦被沾染上,家里人的身体健康和运数都会有所损害。

实际上,按照我国的时间算法,闰月还是比较常见的,只是闰月又逢清明较为罕见

按照我国的农历算法来看,这种特殊的日子十九年才能一见。但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我们应该遵从唯物主义。

所以在年轻人眼中,每次遇到闰月清明就不给老祖先上坟,这是不是太离谱了?

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的话总有三分道理。

但也不能不孝敬祖先,所以说如果真的遇到了闰月清明这样的情况,清明节当天不去给老祖先上坟,但是前三后四是可以上坟的。

那么什么是前三后四呢,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在闰月清明的前三天和后四天这样的时刻是最适合上坟的,大家不必要非要在清明节当天去上坟。

所以遇到了闰月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味着这一年都不能给老祖先上分,只是说尽量不要在当天去,可以选择前三天或者后四天这样的时刻去。

如此一来,既避免了因为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不能给老祖先上坟的遗憾。

同时也遵从了老一辈人的说法,不在闰月清明节当天上坟,避免家中有不幸的事情发生,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也算得上是两全其美。

那么既然提到了清明节上坟,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清明上坟究竟有何渊源?

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就是给老祖先上坟,往后数不能超过三代,也就是说三代以内上坟合理,但三代以后上坟就不合理

那么为什么会流传这样的说法呢?实际上这与我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我国古代大部分家庭都是小门小户,大户人家屈指可数。

但在古代,没有那种集中修建坟墓的地方,所以人们的祖先总是散落在各个角落。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战事频发,社会发展相对不稳定,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在哪里。

即便是后代想尽孝,给祖先上坟,也不知道该在哪里上,所以发展到今天,也就有了上坟之人不宜超过三代的说法。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上坟不贡梨的说法,因为梨的寓意在人们心中并不美好,大众将其理解为分离

人们不喜欢分离,也不想与自己逝去的亲人分离,所以喜欢苹果,因为苹果的寓意是平安喜乐。所以在上坟这件事情上,忌讳用梨来供奉先祖。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科技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遇到了天黑,也没有手电筒,只能傍着月色走路。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常容易遇到野兽,因此聪明的古代人,选择在太阳没有落山之前赶回家中, 以此来避免遇到任何特殊情况。

按照古文记载,古人们大概会在未时的时候,就会停止劳作回到家中。换算成如今的时间,也就是下午一点到三点。

所以沿袭至今,就有了上坟不超过未时这样的规矩,一旦超过,就是对老祖宗的不尊重。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延绵至今依旧有很多传统文化,值得人们去回味与学习。

当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能一味地封建迷信,但也不能完全遗失了多年以来的文化自信,二者的权衡,还需要人们自己去考量。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闰月   清明   未时   寓意   清明节   祖先   传统文化   农历   算法   当天   说法   民间   古代   情况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