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史上最失败的大贪官是和珅,那么史上最成功的大贪官是谁?

一提到史上的大贪官,一般人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和珅。

因为,他是中国史上最著名的贪官。可他费尽心机贪了那么多,结果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都便宜了嘉庆。

所以,他死的时候,十分的不甘心,并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对于和珅的这句诗,虽然史上并无统一解释或者说没有足够说服人的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对自己的死很甘心。

然后,和珅在不甘中拿起白绫,悬梁自尽。

▲和珅

关键是,他死后,人们常常以他作为反面教材来警醒后人,几乎成了大贪官的代名词,可谓是 “遗臭万年”了。

因此,也有人称他是史上最失败的大贪官。

这样的结局,岂不令人感到可赞、可怜、可笑、可叹、可悲……

但是,与他命运相反的李鸿章,同样也是个大贪官的,可结果却落下了许多美名。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他是“东方俾斯麦”

慈禧太后视他为“再造玄黄之人”

史上将他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死后,更是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

因此,也有人说李鸿章是史上最成功的大贪官。

那么,抛开李鸿章的“辉煌政绩”不谈,就说说他“贪”的问题吧。

▲李鸿章

给李鸿章作传的梁启超说,李鸿章死的时候:“家资逾千万,其弟兄子侄私财,又千万余元。”

据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美博士容闳估计,李鸿章死后:“有私产四千万以遗子孙”

对于二人所说的“逾千万”和“四千万”的较大差距,有学者认为,很可能是梁启超说的只是动产,而容闳说的包括了不动产。即:李鸿章的动产有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通商银行的股份,以及南京、上海等地的当铺、银号;不动产有数千顷土地,全国各地数量巨大的房地产等。

近年,有学者翻阅李氏地产目录,得出一个结论:“就地产来说,半个安徽是李家的”,“上海的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

清末民间还有个说法:“清代中兴功臣中最富者,惟合肥李姓为最,兄弟六人,一、二、四房约皆数百万……合六房之富,几可敌国。”

李鸿章的女婿张佩伦说:“(李)晚年为贪诈所使,七颠八倒,一误再误……(李)滥用乡人,待皖人乡谊最厚。晚年坐镇北洋,凡乡人有求,无不应之。久之,闻风麇集,局所军营,安置殆遍,外省人几无容足之所。”

因此,有人做诗讽刺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

又据历史学家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人在满洲》一书记载,1896年为使李鸿章放弃清政府自造铁路的方针,沙皇批准,以300万卢布贿赂李鸿章。

再结合《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维特伯爵回忆》及俄国家档案馆的相关文件,有关李鸿章1896年受贿一事,既冤枉又没有冤枉他。

实际上,维特承认:“我答应赠给他们各一份厚礼:给李鸿章五十万卢布;给张荫桓二十五万卢布。这是我在同中国人的谈判中唯一的一次对他们行贿。”

▲胡雪岩

也就是,李鸿章实际受贿只有50万。而且,他还在俄方“如果不老老实实地签订协定,就‘分文不给他’”的恫吓胁迫之下,于1898年3月27日,按俄国指定的期限,由李鸿章与俄国驻华代办在北京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

为此,李鸿章归后“呕血数碗”,至死都耿耿于怀。

对于李鸿章受贿、俄国人行贿对中国人的影响,时任陆军大臣的库罗帕特金当时是这样评论的:“谢尔盖·维特收买了卑鄙的李鸿章,他接受了这一横暴行为,为此中国将永远不会饶恕俄国。中国将永远力争将横贯满洲的铁路干线变为本国的铁路,而不是俄国的铁路。”([苏俄]国家中央档案馆编:《日俄战争》(库罗巴特金、利涅维奇日记摘编),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页)

四年后的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在中俄谈判中两次“痛责”俄方代表乌赫托姆斯基“没付第二笔款子”,也说明李鸿章确实没有完全受贿300万。

且不管李鸿章是否是个争议的人物,但他受贿而出卖国家利益的问题,若此事属实,那他就是清王朝的内奸和民族的罪人。

相对而言,和珅只是贪,却没有干出卖国家利益这种事。

那么,李鸿章究竟是如何“贪”下那么多家产的?

晚清,有两大首富,一是红顶商人胡雪岩,二是红顶商人盛宣怀。胡雪岩的背后是左宗棠,而盛宣怀的背后则是李鸿章。

民间有一种说,胡雪岩为啥失败?不就是这个“李合肥”和“盛买办”勾结西方银行资本对胡雪岩进行挤兑导致的嘛!

▲盛宣怀

李鸿章是盛宣怀背后的“大恩人”,无论是商业,铁路,还是矿产,只要是当时的新兴产业,基本上都有盛宣怀的影子,盛宣怀赚钱的同时,李鸿章只会赚到更多,毕竟正是因为有了李鸿章,自己才有获得钱财的机会。

盛宣怀死的时候,留下了1295.2万两白银和无数的资产,并指定由恩人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作为儿女遗产分配的执行人。

试想一下,盛宣怀都这么有钱了,作为他背后 “老大”的李鸿章,钱还能少得了吗?关键是,还不会担“贪”这个污名。这,应该也是李鸿章与其他直接“贪”的贪官的不同地方

这种不直接“贪”的操作形式,对于后世来说,可谓是不言自明。

同时,李鸿章与当时的另一个大贪官奕劻过从甚密,而奕劻又是慈禧面前的红人。两个都是大贪官,岂不“志趣相投,官官相护”,就更不担心“贪”的安全问题了。

其实李鸿章在“贪”的方式这一点上,可能与后来“上海三大亨”之首的黄金荣起家有点相似,明面上的事,由督察长黄金荣来摆平,“青帮”的事由老婆林桂生暗中经营。或者说,一明一暗,一官一商,相互勾结,才是赚取钱财的最佳捷径。所以,只要杜绝了官商勾结,贪腐问题相对应该会好解决一些。

图片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贪官   满洲   俄国   红顶商人   俄国人   沙皇   合肥   上海   中国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