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历史上皇帝对待贪腐是这样做的

​古往今来,要问普天之下的老百姓最深恶痛绝的,当属贪官污吏!但细数历史,每朝每代,只要有官就有贪腐,贪腐似乎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事情,毕竟古时候消息闭塞,手段缺乏,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只是一句调侃,更是一种事实。而当今社会,有赖于种种科技手段,在打击贪腐的问题上还算高效,尤其是十八大以后,官员落马成了一种常态,老百姓喜闻乐见。


下面让我们回顾历史,看看这几个朝代是如何反腐的。


一、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时间长达二十三年,尤其开创的贞观之治,为盛唐乃至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甚至一度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


官员受贿,我国古代称之为''受赇''。李世民是如何反腐的?除了严于律己,还出奇招,不罚反赏,满朝文武反倒无一人敢贪,效果显著。他是这么做的,根据史料记载,最初李世民非常痛恨贪污的官员,于是秘密派遣专人给他想试探的官员送礼,而得来的反馈并不好,有很多官员收受了好处,李世民大怒计划严惩这些官员,当时的尚书裴矩并不认为这能很好的治理贪腐,且认为这是以私乱法的行为(钓鱼执法)。


于是,李世民做出两件事,一是把受贿的官员当着众人的面点出来,并予以丰富的奖赏,并让官员把自己的事讲出来,以愧其心。古代人对待名声尤其看重,如此一来,官员都害怕丢面子反倒是达到了反腐目的。二是当时有一个贪赃枉法的官员本应斩首示众,唐太宗怜悯其年事已高,免去其死罪。但又害怕做一个不好的示范,于是下令自己绝食三日以代其受过,官员无不受其感动,深以君以国士待我 必以国士报之的心理。


二、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个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其早年勤于政事,鼓励农事,促成咸平之治。曾御驾亲征与辽朝达成澶渊之盟,实现了两朝百年和平。


法国学者伏尔泰曾经大为赞颂宋真宗一朝,他创立了官员档案制度,所有的大宋官员登记在册,由专人记载其好事坏事,一查一个准,并调整了官员薪酬制度,由之前的以物抵钱变成了领现金。设立了御史台对百官进行监察,颁布《文武七条》


一是清心,要平心待物,不为自己的喜怒爱憎而左右政事。二是奉公,要公平正直,自身廉洁三是修德,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四是务实,不要贪图虚名。五是明察,要勤于体察民情,不要苛税和刑罚不公正。六是勤课,要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七是革弊,要努力革除各种弊端。


在宋真宗看来,“清心”、”修德”就是廉政的源头,就能实现“德治”。


三、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位时常约31年,对于穷苦百姓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减除农税,甚至建立养济院,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因为从小出身不好,对贪官污吏那是恨之入骨,他在位时颁布一系列针对贪腐的官员实行的酷刑,《大明律》中甚至规定,贪污六十两以上,动辄抽骨剥皮,其在还没得到天下之前曾说过,若自己当了皇帝,则杀尽天下贪官,得到了广大穷苦人民的支持。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午门外设立了登闻鼓,并设有专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


在朱元璋主政期间,大批不法贪官被处死,包括开国将领朱亮祖,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其中甚至因为郭桓案、空印案杀死数万名官员。


四、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禛)


清世宗雍正皇帝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时长13年,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


他建立的养廉银举措,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并对贪官污吏实行抄家追赃,成立了一个专门省察钱粮的机构——会考府,整顿财政与官员贪污,并限期补回亏空,对于完成不了的官员则从重处罚。


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南怀瑾说:“清朝入关定鼎八十年后,有了一位文学辞章并不亚于任何一位翰林学士;谈禅说道,并不逊于禅门宗师的雍正皇帝。他的为政之道,使人不敢欺,亦不可欺。内肃权贵,不避亲疏。外立纲常,赫如烈日。用此守成,当然可使内外肃穆,谁敢与之抗衡。他是真实奠定了清朝的江山,付与儿孙好自经理。实在可算是历代定鼎守成帝王中的一代奇才,为历代职业皇帝中绝无仅有的一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真宗   皇帝   国士   雍正皇帝   贪官污吏   政事   穷苦   反腐倡廉   专人   清朝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