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年间黄河改道,留下一段守护汉朝皇陵的佳话

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是汉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二年。他平定天下后,偃武修文,敦儒学,“文出调役,务从简寡”,使战乱后的国家得以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后汉书》载,刘秀勤政,“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建武中元二年,汉光武帝驾崩于雒阳,遗诏要求按照汉文帝制度,务从约省。其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汉光武帝安葬于汉原陵,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合乡铁谢村。皇太后阴丽华七年后薨,与刘秀合葬,汉明帝刘庄为其母上谥号为“光烈皇后”。当地人把两人的合葬墓称为“汉陵”,俗称“刘秀坟”。

时间来到清朝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河南巡抚涂宗瀛上奏称:“距离盂津县铁谢镇大约一里远,有汉光武帝陵寝一座,历任官员都依照规定维护。同治十二年,黄河水流冲刷套湾,逼近了陵墓的矮墙,又兼冲及铁谢镇寨前,巡抚派员修筑了鱼鳞石坝。到今天黄河北岸积有石子滩,其形状呈尖突形,使河水直接冲刷南岸,石滩往东长出了鸡心滩一片,更加剧了水流顺势对河岸的冲刷,将导致铁谢镇临河一面的寨墙被冲塌,照这个趋势必将使铁谢镇沦陷。该镇为顺河船只屯运粮谷的码头,居民有二千余家。寨内有阴皇后陵寝,已被冲去三分之一,急应筹款修防。估计工料价银四万三千余两。”

很快他又上奏章称:“到孟津铁谢镇查阅了工程,如汉后陵前磨盘石坝,以及陵西石坝五道、陵东托坝一道,均已按照原先估计的大小规模抛筑坚实。其寨东崖尖及北岸石子滩尖,亦均刨去。初勘黄河南圈套湾,已咸入神之势。寨边大河奔腾,逐日坍塌。兴工以后,河势稍落,水流北趋,南岸淤垫,工程易施。”奏章中还说了“众人说是神灵相助的结果,原来估计需要四万余金,现在仅用了一万七千八百余两”等话语。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此前,孟津县令曾梦见一金甲神,告诉他说:“我汉将军贾复也。奉上帝命将在某月某日会同金龙四大王,保护阴皇后陵寝。你可招集人夫先期开工,并速请巡抚亲临工地,使我得以成功。”

县令问:“将军既然有神力,到期行事就可以了,何必要借助巡抚呢?”

金甲神说:“不是这样。那巡抚为阳世之尊官,所谓当王者贵也。若得千百人夫群集河干,藉其气焰,助我威灵,则事半功倍耳。”

于是县令就按金甲神所说的召集人夫先期开工,并请巡抚亲临工地。到了约定的日期,果然风雨骤至,夜间只见神灯无数,河岸若隐若现,只听到波涛汹涌,响声如雷。等到黎明一看,黄河水流已改道向北迁移了四五里,南岸河床都淤积起来与陆地相平了。

清朝外交家薛福成曾经说,自古美人往往有容貌品德而无福寿,惟独阴皇后则容德与福寿都很显著,当时就已经备极尊崇,身兼五福,足为千古美人生色。至于说她的陵寝,虽在二千年以后,还能获神灵呵护,由此可知光武中兴的皇帝皇后,功德在民,上天给予他们的福报也是很厚啊!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非常好学,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天下大乱时曾自号将军聚众起事,后率众归汉中王刘嘉。刘秀初见他时奇之,重用他,说他有“折冲千里之威”。他作战中身先士卒,其勇猛让诸将都服气。一次贾复严重受伤,刘秀大惊说要失去自己的名将了,听说他妻子已有身孕,就说不管生男生女,都和自家的孩子结亲。

刘秀称帝后,拜贾复为执金吾,封冠军侯。贾复跟从汉光武帝征伐,从未失败过,并且数次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而从不表功。建武十三年定封胶东侯。他知道汉光武帝想偃干戈,修文德,不想要功臣拥众京师,就主动削减军队,回归自己私宅。后来成为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的三位列侯之一。

参考文献:

《后汉书》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黄河   孟津   后汉书   光绪   陵寝   人夫   巡抚   县令   皇陵   佳话   汉朝   清朝   水流   皇后   年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