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朝才有的奇葩事-监察御史袁凯用吃狗屎的狠招保全了性命

太子看见杀人名单又是100多位,于心不忍,怂恿御史袁凯反应情况。聪明人想两不得罪,对朱元璋说:“太子仁慈,皇上法纪严明。”结果被怒斥:“奸猾。”害得袁凯靠吃狗屎才保住了性命。

朱元璋对百官谁都不信任,经常因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地方上到京城户部对账,只因带了盖有印章的空白账册,惹怒了朱元璋,把全国的县官都杀掉了。

官员们整天惶恐不安,不知何时刀就架到自己脖子上了。

怕啥来啥。朱元璋又列好了杀人名单,把它交给监察御史袁凯,让他送给太子朱标,征求意见。

朱元璋知道太子仁厚,说是征求意见,其实是想一步步影响他,怕他心善以后坐不稳江山。用心良苦,手段残忍。

接到圣旨,袁御史心里也七上八下,这100条人命仿佛压在他身上,慌慌张张赶到东宫见太子。

太子见到满头大汗一脸惶恐的袁御史,猜想:老头子又要杀人了。袁凯手指颤抖着将名单呈递给太子,转达了皇上的旨意。

猜对了,没想到又要杀这么多人,实在忍受不了了。太子眼圈一红,落下泪来,怎么办呢?不想杀这么多人,可自己又不敢当面向父皇进谏。

“袁爱卿你转告父皇:这些人最好不杀”。太子把球传给了袁凯,让他替自己射门。

袁凯一听,心想:你咋不说?但太子的旨意也不敢违背。怀里揣着名单又赶回皇宫向朱元璋复命,把太子的话复说一遍。

此时此刻,朱元璋突然问他:“太子和我意见相反啊,你看俺俩谁说得对呀?”口气好像还很温和。

“糟了!着你们爷俩的道了!”袁凯心想:老子试探小子,小子拿我当枪。一个皇上,一个未来的皇上,把一个可怜的小御史夹到了当中。

这如何是好,左右为难,袁凯灵机一动回答道:“皇上英明,太子睿智,皇上杀人是维护纲纪,太子放人是慈悲心肠。”

回答高明吧!袁凯做言官(御史)前可是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人称“袁白燕”。脑子就是聪明反应快。

不过这聪明,在朱元璋跟前就是小儿科。

朱元璋听后大怒,当面斥责袁凯狡猾,意见持两端,不敢说真话,把他赶了出去。

袁凯回家路上越想越怕,怎么会这样?应该不光是因为自己耍滑头,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到家,终于明白了。朱元璋杀人,是怕太子以后镇不住他们;不断杀人,是让太子培养胆量和威严;可太子仁心不变,自己的回答实际是赞成太子的意见。

逆了龙鳞,要大祸临头了。虽说历朝历代不杀言官,但给你调个工作,不是言官了,想咋治你咋治你。

咋能躲过劫难?,想得脑袋都要炸了,人都要疯了。

对!疯了!到底是诗人,无诗不疯。袁凯决定装疯。老婆知道原委后说:保命比什么都重要,让咋配合咋配合。

第二天上朝,袁凯过金水桥时摔倒了。被人拉起后,突然张狂起来,甩掉朝靴,扯开朝服口里淌着涎水大叫“热死了!热死了!”一边喊一边向河里跳去。

袁御史疯了!朱元璋知道后,不信,让拉到面前验证一下。

和他有过节的大臣提醒说:疯子不怕疼。看来御史得罪过不少人。

朱元璋命锦衣卫拿来锥子,卫士胡乱地往袁凯身上扎,扎到那里那里冒血。

这时被卫士大脚踩在地的袁凯,只管乱扑腾,傻笑不停装不疼。朱元璋看着碍眼,影响心情,摆摆手,让卫士把他抬回家去。

可怜科举出身的读书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斯文扫地。

被抬着扔到家的袁凯,虽然一身是血,但庆幸躲过了今天。他太了解朱元璋的多疑了,知道不会这么容易蒙混过关,还要有所准备。

朱元璋那能轻易上当,派锦衣卫再去袁凯家打探。

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狗窝旁的树干上栓着铁链子,一头系着袁凯的脖子。袁凯正趴在地上吃狗屎,一边吃一边吧唧嘴。

探子恶心得差点没当场吐出来,捂着嘴捏着鼻子跑回了皇宫,向朱元璋汇报。

朱元璋一听,叹了口气,说:“算了,管他真疯还是假疯,到了吃狗屎的地步,让他滚回老家去吧!”算是不再追究了。

其实,袁凯吃的并不是真狗屎,提前让老婆准备了一些点心,捏成狗屎的形状撒在狗窝旁。

袁凯不可能把人得罪光,有同僚提前通信儿给他。探子到前,他套上狗链子开始表演。

表演成功了,趁朱元璋不再追究,一家人赶紧奉旨回松江华亭原籍。

用吃狗屎的狠招,换来了远离朝廷,保住了全家的性命。这也真是朱元璋朝才有的奇葩事。

《明史》记载袁凯“以寿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御史   锦衣卫   探子   奇葩   旨意   狗窝   皇上   卫士   太子   性命   名单   意见   袁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