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霸:论地方政绩,在大汉朝我就是第一你们谁也别不服

所谓“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只有郡县得治,国家才会富强,很明显,郡县是否得治,一个优秀地方长官的作用毋庸置疑。西汉时期全国郡约百余个,一个郡大约有十多个县,这其中大大小小的地方官数量不少,但若要问其中的佼佼者,昭宣时期的黄霸当是首选。

黄霸是西汉时期的名臣,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

公元前130年,黄霸出生于今天的河南太康县,小时候就刻苦学习,熟读史学法律之书,立志出仕为官,治国安邦。汉武帝末年,他以待诏的身份捐官做了侍郎谒者,后来因为兄弟犯了罪,他被弹劾罢官。随后他又向朝廷捐献谷物求官,结果被任命为左冯翊,在沈黎郡负责郡内与钱粮有关的一切事宜。

在工作岗位上,细心无错,公正无私,受到领导赏识,被提拔为河东均输长,负责征收,买卖和运输本郡内的货物。公元前97年,因为为官清正廉洁被举荐为河南太守丞,此间他熟悉法律条文,勤于观察,待人接物温良谦让,处理政事合乎法度,因此得到上至太守,下至百姓的一致好评。

那时候汉朝的政策还是沿用武帝时期的老办法,严刑峻法约束臣民,但黄霸却崇尚仁政,反对酷刑,爱民如子,对疑案坚持从轻处理,主张教化在前,刑罚在后,因此赢得了仁厚的名声。

公元前74年,汉宣帝即位,因为宣帝幼年时候就遭受变故,流落民间,对于民间疾苦了解得很深,所以即位后非常重视吏治,注意减轻百姓的负担,实行仁政。因此为官有仁厚名声的黄霸,开始进入了宣帝的视野。

此后黄霸开始在地方官的舞台上大展拳脚,先后任扬州,颍川两郡的太守,尤其是颍川前后担任太守八年,成绩斐然,获评“治为天下第一”,宣帝对此特地下诏书称赞他:“颍川太守(黄)霸,宣明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无重罪囚;吏民乡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

黄霸在任上与推行严刑律法的酷吏不同,而是更加的务实,他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准才是最好的政策,为此大力发展农业,劝导农民搞好耕种桑蚕,种植树木,养殖牲畜,促进百姓增收;与此同时注重改善民生,做好救困济贫工作,让驿站,乡里治所都喂养鸡猪五禽,以便赡养鳏寡贫穷者,乡里有孤独老人去世,没有后人办理丧葬,由乡里财政办理,百姓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黄霸治理百姓,总是坚持以教化为先,然后才会使用刑罚。在颍川太守期间,大力推行德治,自治,在乡里挑选德高望重者担任伍长,作为自治表率,引导乡民向善去恶,提升道德水平。并且多次向老百姓讲解介绍国家的法律条文,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同时还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安民条款,规劝老百姓遵守法纪。在这样的教化和“普法”下,颍川郡内犯罪率大幅下降,盗贼日益减少,郡内一片太平祥和。

黄霸治吏治民,地方政绩突出有一个很特殊的秘诀:拥有极好的记忆力,随时能够留心并且记住各种细微事情,有一回某乡一无儿无女无妻的老人去世但没有人安葬,黄霸知道后亲自负责此事,他告诉手下哪个乡里治所的树木能砍掉做棺木,那个乡里养的猪能够用来丧葬,属下按他说的办,果然如此,可以说这是乡里伍长才知道的事,他都能一清二楚,可见他细心的程度。有时候他的细心和记忆力几乎达到了无所不知的程度,以至于全郡上下惊为神明,根本不敢为非作歹。

黄霸为官关心民间疾苦,为了多了解民间的情况,他经常派官员微服私访,有一次,黄霸想要考察民间的情况,就派了一名年长廉洁的下属秘密出外访察。下属按照他的意思微服出访,一路上不敢在驿站住宿,饿了就在路边吃一些自己随身带的事物。这个时候突然飞来一只乌鸦,叼走了他手里的肉,恰巧此时有个到官府办事的百姓看到了,向黄霸偶尔说起,等到该下属办完事情回到府衙,黄霸就慰劳到说:“真是辛苦你了,在路旁吃饭还被乌鸦给叼走了肉。”下属听完以后,大吃一惊,认为黄霸对他的情况全都了如指掌,所以对于访查的情况一丝一毫根本不敢有任何隐瞒。

除了上述这些之外,黄霸还非常注重自己官吏队伍的稳定性,能不换则不换,当时有许县县丞年纪老了,耳朵有些聋,有人提议让他退休,但黄霸没有同意,认为许县县丞虽然年纪偏大,但为官清正廉洁,能力突出,且有贤德,并且他认为更换官吏过于频繁,不但会加重财政负担,还会让有些小吏借机销毁账册文书甚至偷盗财物,最终伤害的将会是老百姓的利益。

黄霸的这种外宽内明的作风让他赢得了全郡上下官吏以及百姓的心,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颍川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治理情况天下第一。

他在地方上的出色政绩,让他得到了进入朝廷中央工作的机会,汉宣帝将他任为京兆尹,随后又提拔为太子太傅,不久又升为御史大夫。公元前55年,丞相丙吉去世,黄霸接替丙吉荣升为宰相,不过或许是他过于在乎细节,没有那种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格局,在丞相的任上做得不是很好,风采不如从前。

不过人无完人,黄霸虽然丞相当的不咋地,但他在地方上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不容置疑的,《汉书》中给予他高度评价“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朱元璋也曾说:“古称任官惟贤才。凡郡县得一贤守令,如颍川有黄霸,中牟有鲁恭,何忧不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郡县   太守   官吏   丞相   乡里   政绩   公元前   大汉   下属   民间   百姓   情况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