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个从边境死里逃生的老兵

作者:甘草


又是一年的3月16日。今天一大早,就有战友发微信问我:“你还记得那天你的‘糗样’吗?”我哈哈大笑,怎么能忘记呢?


“今天是我们参战老兵的第二个生日。”44年前的这天,刚满19岁的我随连队从越南的茶灵县撤回中国的靖西县境内,从头到尾一千多公里全是靠双脚走过来的。踏上我国领土的那一秒钟,我竟不敢相信自己是活着走进国门,两眼禁不住泪汪汪的。年长一些的战友抓了抓我的大耳朵说:“咱们还是好好地睡它三天三夜再说吧。”


1979年参战前

我在广西留影

我活着回来了!”看似平常普通的一句话,却饱含着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只有那些经历了枪林弹雨、饱尝了艰辛危险而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们,才真正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回想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短短的28天也许只是人生长河里的转瞬之间,但对身处当下的我来说,却如地狱般度秒如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


战争是残酷的,没有人能知道下一秒是死是活。在那20多天里,是没有昼夜的,所有人几乎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不得不随时绷紧了神经。连队里超过七成的战士即使裤子磨烂裆仍坚持战斗,指战员们甚至连鞋子都未脱过,衣服和鞋子都是干了湿、湿了又干。


1979年4月

我所在的四七八团九连被授予一等功臣连

战场上,我第一次目睹了坦克被击中时发生瞬爆的揪心场景,坦克炮塔的“乌龟壳”在火苗和浓烟中飞上了天………这一路,仅仅我遇见的不幸牺牲的烈士,就有30多人,都是和我差不多年纪,血染红了他们身上的衣服,甚至有的被火烧焦了……这些场景无不时刻在提醒战争的惨烈和战火的无情,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隐蔽身体,发扬火力,只有突出去才有活命。”


在这场战争中,我国投入了几十万人,战后有200多人获得一等功臣的荣誉。我的同班战友杨长群,是为数不多没有受过重伤的战斗英雄。他被连队派去侦查敌方阵地,用一颗手榴弹摧毁了一个营级指挥所,为后续跟上的大部队扫清障碍。


我的同班战友杨长群

虽然杨长群被军区授予了荣誉,但退伍后他拒绝了国家对他工作上的照顾,选择在化肥厂看门,后来下岗回家种田卖菜过日子,一直过着平淡质朴的生活。2017年,杨长群因病去世了,我收到通知也送上金银礼和花圈。


知足常乐,杨长群曾说自己相比那些牺牲在战场的兄弟已经过得很好了。同样的,我十分感恩老天爷能眷顾我这个幸运儿——44年前的今天,一场仗打下来毫发未损,作为幸存者与英雄们一同走过凯旋门;44年后的今天,还可以在夕阳下过着有回忆的小康日子,每年的春节单位领导都来慰问,日子比许多人好多了,已经非常知足了。


“胜利归于党,光荣属于人民。”1979年5月16日,在全军庆功大会上,我所在的四七八团九连连长金中亮同志作发言,他说:“我们决心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提高警惕,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保卫四化建设,随时准备消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这些话让我们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时至今日,当我见甲浴火后猛回首,忽然发现:“多么可爱的连队,多么可爱的家!”每每思及这些往事,依然催人泪下,为当年的老部队和老战友感到由衷的骄傲!


在广西某地墙上,有这样一首小诗:“他们走后再也没有回来。从此,看花,看草,看太阳。我总要多看一会,替自己,更替他们……”当年我们活着回来,今后我们要活得更好。在这个终生难忘的特殊日子里,致敬昨天的自己,致敬参战老兵!祝福祖国永远强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靖西县   小诗   连队   死里逃生   广西   功臣   领土   同班   边境   坦克   战友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