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一一深切怀念恩师梁持亚先生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一一深切怀念恩师梁持亚先生


【戎马征尘 家国天下】

我的恩师梁持亚先生,广西桂平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书香门第之家。抗战时期,就读于中国西南的一所名牌大学。他追求光明,思想进步,是鲁迅、李公仆、闻一多等文化先驱的狂热的崇拜者。他满腹经纶,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他大学毕业后,参加华南抗日游击队,曾经是曾生将军所辖部队的得力文化干将。后来,几经辗转,回到广西,为我党做地下工作。

解放后,他曾在玉林地区行署任职,主管文化教育事业工作。后来,被调到北流县任文教科长。尔后,又被调到北流高中当语文教师。文革结束后,再次复出,任北流县教育局副局长,北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洞明世事 心胸豁达】

梁持亚老师的夫人廖冰,也是一位中学教师。他们生了四个女儿,个个如花似玉,貌若天仙。他们一家人和和美美,过着宁静舒适的日子。

梁持亚老师在北流高中教书期间,他的家,就在北高大礼堂北面,一座普通的砖木结构的平房里。在宿舍下边,便是绿柳成荫藕壮鱼肥的清湖塘。不远处,则是柳条飘拂碧波荡漾的独石湖。

梁老师是一个至情至性,涵养深厚,情感丰富的人。他在屋旁湖边种了数十种花草树木。闲暇之余,与花为伴,怡情养性,感悟人生。在这里,四季鲜花盛开,蜂恋蝶舞,简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小世界。


每当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早上,梁老师便穿着一身洁白的衣裳,携带着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夫人和女儿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垂柳依依的独石湖畔。

独石湖座落在在北高校园的东北面,湖面宽阔达数千米。周边是喀斯特地貌,奇峰林立。湖中央只有一个小孤鸟,上面一座石峰直插云天,故此,取名为独石湖。

湖水清澈见底,水中无数鱼群自由自在地往来游弋,湖面波光粼粼;岸边是一排排生长旺盛随风飘拂的柳树;山峰怪石嶙峋,山下丛林叠翠。在这里,峰奇、林茂、水清。湖光山色互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卷。

此刻,十几只光鲜亮丽的小鸟儿在绿柳繁花丛中欢乐地穿梭飞翔,湖面上清风徐来,漾起阵阵涟漪,一群悠闲自在的水鸭子随波逐浪尽情地嬉戏??

清幽静谧的优雅环境,让这一家人的心情惬意极了。

只见梁老师正襟危坐在湖边光滑的石墩上,心无旁骛地吹箫弹琴,吟诗轻歌??

此刻,他的夫人和女儿们,正跟随着他演奏出来的抑扬顿挫的曲调一一时而婉转悠扬,时而舒缓幽雅,时而如泣如诉的音乐节奏,在绿草如茵鲜花遍地的湖边,翩翩起舞。她们精彩华丽千姿百态的舞姿,像嫦娥奔月,像天女撒花,像蓝天白云,像星空明月,像云际天鹅,像碧海银鱼,像雪山飞狐,像花间彩蝶,像微风拂柳,像带露荷花,像含羞海棠,像蜻蜓点水,像龙翔浅水,像飞凤朝天,像莺歌燕舞??她们纵情地轻歌曼舞,婀娜多姿,令人如痴如醉,飘飘欲仙??

她们仿佛是一群从天上瑶池下凡到人间的白衣仙子??

此时此刻,梁老师一派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的风度。一瞬间,他完全沉浸在优美的旋律和天籁之音的乐曲声中。他完全忘却了自己,忘却了凡尘俗事,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一一他巳完全沉醉在超凡脱俗的境界之中,表现了他久经风雨后洞明世事与世无争的高尚情操。

【学识渊博 诲人不倦】

梁持亚老师担任我们班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了。他中等身材,体格健壮。胖瘦适中,国字脸,头发较黑而有点稀疏。慈眉善目,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平时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举止文雅庄重,逢人便露出善意的浅浅的微笑。他学识丰富,细言慢语,出口成章。和他相处,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让人油然而生的感觉,是一种充满了长者的慈爱和温暖。

梁老师在北高任教期间,因为学识渊博,待人谦和,平易近人,所以深受学生爱戴。课余时间,学生们都喜欢到他的住处聊天。一是向他讨教知识,二是观赏他种的花草。

那时,我也是他家中的"常客"之一。有时帮他淋淋花草或修剪枝叶。有时向他请教读书和写作方面的知识。

他经常告诫我们:知识,就像浩瀚无边的海洋。读书,犹如大海拾贝。浩渺无穷的人类知识宝庫,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就语言文学方面来说,内容也浩如烟海。单从阅读古典史籍的书来说,不但要读正史,更要多读野史。为什么呢?因为,历朝历代的正史,受朝纲的限制,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史官为了保命,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至于野史,情况正好相反。野史作家不受朝纲的约束,一般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所以,野史涵盖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客观,更加深刻??

他谆谆教导我们说:"青少年时代读书,可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天文地理历史书籍,都可以读,这叫泛读。接下来便是精读、通读、跳读??读书要勤,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沙粒虽微,聚沙成塔。狐皮虽小,集腋成裘。水珠虽细,积水成渊。知识靠慢慢地积累,年长月久,必有所成。读书和写作,密不可分。厚积而薄发。读书是积累的过程,写作是发挥的结果。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他还反复强调:读书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探索人生真谛的过程,更是正确的人生观成长的过程。要留心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群。还要学会独立思考,思考一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然后,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对与错,真理与谬误,往往仅在一线之遥??

有一天,梁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读书是为了做人。做人要有准则,准则就是:宁可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能负天下人。做人要敢于担当,自己做的事情,决不可以推诿于他人。做人要讲究忠孝节义:忠,就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人民;孝,就是孝敬父母,孝敬祖宗,孝敬师长;节,就是要有个人气节,革命气节,民族气节;义,就是立身处世要公平正义,要有仁心、敬畏心和感恩心;做人要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寡廉鲜耻必将为天下人所唾弃!"。

一一 他的许多富含人生哲理的话语,我有时觉得十分显浅,有时又觉得异常深奥。然而,却使我终身受益!

【风狂雨骤 意志弥坚】

六十年代中后期,那场史无前例的红色风暴中,梁持亚老师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他被造反派诬陷成"叛徒特务",拘留关押,严刑逼供,日夜批斗。后来,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还是不肯放过他。他在学校的住处,成了临时看守所。造反派手持木棍,在四周严密监视。仿佛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头,会突然飞天遁地消失掉一般。

从前经常去他家的学生,再也不敢去了。因为,和"叛徒特务"接触,是什么后果,谁也不敢想象!??

在那狂风暴雨的日子里,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挺过来的??

北流"8.23事件"过后,造反派对他的监视逐渐放松了。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任何证据,来证明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叛徒特务"。

从那以后,我经常地看到,在清风送爽柳枝摇曳的独石湖畔,一位头发稀疏的老人,身上穿着白衬衫白短裤,脚上穿着一双白底黑面布鞋,顽强地挺直腰杆,迈着有点蹒跚的脚步,手里拿着一把仅剩半截残柄的铁铲,艰难地护理着他种的花草树木。此刻,他心里想的一定是:要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美丽和芳香。那些将要萎蔫干枯的花草,又重新萌发出了新芽。

我在毕业离校时,到梁老师家,向他道别。他拿出一本巴掌大的红皮小笔记本送给我。

我打开一看,扉页上是一首他写的无题诗:"戎马征尘岂能忘?家国天下??担当;老骥伏枥 志千里,何日扬鞭奋蹄狂!"表达了一位革命老人期盼为党和国家奉献余热的崇高愿望和伟大胸怀。

从那以后,我把这珍贵的小笔记本,时时带在身边,把梁老师的诗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用来鞭策自己。

可惜的是,在一次邻居家失火时,殃及池鱼,把我的一些家当及那本无比珍贵的小笔记本化为灰烬了。

可是,梁老师的诗句,早已牢牢的铭刻在我的心里,永远激励着我奋勇前行!

【结 语】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感到十分沉重。在自己最敬佩的老师,一一我的恩师梁持亚先生,在最无助的时候,我却不能给予任何的帮忙,那怕是一点点,一点点??

但是,我又感到万分欣慰。因为,我从恩师的一生际遇中,领悟到了人生最可贵l的品质。梁持亚老师就像一棵挺霜傲雪的青松。尽管狂风暴雨鞭挞他,严寒冰雪摧折他,却丝毫动摇不了他无比坚定的生活信念和革命意志!

这使我想起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写的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梁持亚老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不平凡的一生。他桃李满天下。我是他的学生中,最没有出息的一个人。我当过农民,当过工人,当过大兵,当过教师。我一生混迹于社会的底层,终生毫无建树。但是,这丝毫影响不了我对恩师的无比深情的怀念。

一一愿平凡而伟大的恩师的在天之灵,永享极乐!

作者 陆开林(原创)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2023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恩师   北流   野史   气节   特务   叛徒   深切   花草   过程   老师   知识   高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