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绪:我国已形成“南北呼应+”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格局

2023年3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高级顾问张邦绪应邀出席2023第十五届中国钒产业峰会暨钒电池发展论坛,作主旨演讲《对我国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对我国钒产业的基础认识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钒生产国和消费国,并将持续引领世界钒产业发展,特别是钒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推动钒应用进入储能时代。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钒业分会和国际钒技术委员会数据,2021年中国钒产量全球占比63.55%,钒消费全球占比达57.6%,为全球最大的钒生产国和钒消费国。2022年,国际专业组织Guidehouse Insights发布未来近10年全球钒电池储能对钒的需求预测数量:2025年,全球用于钒电池储能约消耗4.5万吨V2O5,中国约3万吨V2O5;2030年,全球用于钒电池储能约消耗13.5万吨V2O5,中国约8~10万吨V2O5。我们认为,中国钒业进入资源可控、技术可控、产业链供应链可控的钒电池储能时代,中国将引领世界钒在非钢领域的应用。

我国已经形成“南北呼应+”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格局,钒钛产业进入协同并进、共同推动不断深化综合利用新时代。南以攀钢集团、川威集团、德胜集团、方大达钢为主体,北以承德钒钛、承德建龙等为主体,形成我国“南北呼应”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南北”共同发起设立“全国钒钛产业联盟”,今年2月,协会到承德进行考察,达成的重要共识就是要协同发展,共同推进中国钒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南北”之外,还有辽宁世界钒资源、钒提取工艺及钒系产品最全的特色产区,陕西、河南中国石煤提钒主产区,湖北(崇阳)、湖南(湘西)、宁夏(石嘴山)中国钒氮、钒铁合金及高纯氧化钒加工主产区,其余在甘肃、江西、福建、云南、贵州也有中小钒企分布。“南北呼应+”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格局将推动钒钛产业进入协同并进、共同推动不断深化的综合利用新时代。

钒是中国最不缺乏的资源之一,钒资源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钒供给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钒钛磁铁矿是中国和世界钒资源的主要来源,并将保持这一优势。目前,人们对钒钛磁铁矿冶炼企业钢铁产能不足问题的担忧,引发对钒资源的供给紧张的担忧。中国最不缺乏的是钢铁产能,换个角度思考,钒钛磁铁矿供给和冶金提钒,已经找到破解办法。我国拥有丰富的石煤资源,以及石煤提钒产能,受制于环保、成本和市场需求规模影响,远没有释放。石煤提钒将成为钒供给的重要渠道。“钒电池储能”对钒的需求,是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在市场机制调节下,需求与供给会同步变化,以满足储能对钒资源的需求,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

钒是重要的“绿色金属”,在“双碳”战略实施中绿色价值愈加显现。一是钒在钢筋中的应用具有绿色效应。钒微合金化钢筋可节约15%~20%的钢筋使用量。按照我国钢铁行业能源结构与平均能源消耗(0.54吨标煤/吨钢、1.89吨二氧化碳/吨钢排放)测算,还可节约能源1.1亿吨/年以上标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3.7亿吨/年以上。二是钒在清洁能源储能中的应用具有绿色效应。预计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突破12亿千瓦。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的占比逐渐提高,长时储能钒电池的用武之地攀升。三是特种钒催化剂协同光照作用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为人类氢能的清洁生产与利用展示新前景。

绿色清洁生产任重道远。相较钒在钢铁、储能、材料等领域的“绿色”优势,就钒自身制备工艺而言,全球无论是利用钒渣、石煤或二次资源的提钒产业,目前仍存在尾渣、废水和能耗等问题,尚未实现全流程全产业链的低碳绿色制造。

对我国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加强产业协同,提高钒钛战略资源深度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全国钒钛产业联盟筹建进程,推动产业协同,联盟是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承德市人民政府,攀钢集团、承德钒钛、龙佰集团等作为发起人,目前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即将挂牌成立。联盟将坚持“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应用推广”的功能定位不动摇,积极以“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产业集群”为主要任务制定秘书处工作计划。协会作为发起人和秘书处单位,将努力发挥好全国钒钛产业加强合作、协同共进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推动对低品位矿产资源和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助推提高钒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实施联合攻关,突破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诞生一批优秀企业高端产品。一要探索科技攻关新机制。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政府指导、市场主体、龙头引领、成果共享”的攻关机制,通过“揭榜挂帅”与“赛马”,形成产业共享的关键技术应用利益分配机制。二要按图索骥,靶向出击。进行“中国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及路径研究”,了解全国钒钛创新平台情况和比较优势,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清单,调动产业力量共同突破。三要构建成果转化新模式。构建“中试+”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以“资金+市场”模式,帮助优秀技术成果转化,培育专精特新优势企业,构建龙头引领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新业态。

依托比较优势构建钒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区域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企业间和产业链间的竞争,转变为产业集群间和产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钒产业时,依托比较优势构建钒产业生态圈,着眼于提高钒产业集中度、培育钒产业链链主企业、提升钒产业智能化水平、打造钒产业创新网络、加大钒新技术示范应用等。

共识重任

一是确立资源优先和绿色发展两大产业定位。钒资源的保障是钒产业发展的“必答题”。要构建以资源为主导、技术为支撑、龙头为引领的全新发展模式,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是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题”。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最大的绿色和最大的效益;要构建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二次资源回收的资源加工利用体系,形成绿色化、智能化生产链条。

二是明晰创新发展、行业自律、理性发展三大产业重任。其中,创新发展是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资源利用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都离不开创新;产业发展同样离不开经营模式创新,创新将推动钒业高价值发展。行业自律是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发展要合规合法合理,严格遵守行业自律公约、执行行业标准;龙头企业要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引领产业自律发展,实现产业优势价值溢出。理性发展是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成熟的行业都是理性的行业,“一窝蜂”投资,对同样的产品比着上投资、上规模,会对产业造成严重伤害,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石煤   承德   磁铁矿   我国   产业链   中国   格局   电池   产业   全球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