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病重急需用钱治疗,银行却逼他亲自来取,家属抬进银行后猝死

生活里很多老年人或出于安全考虑,或是不善于线上操作,他们总喜欢亲自跑到银行,存钱取钱。因此不少人对如何代理家人取款感到头痛,有些人到银行取钱却因各种原因被拒,发生诸多不愉快,更有甚者与银行对簿公堂,下面的故事主人公即是如此,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一、老人病重急等救命钱

2013年,广东老人邓锦芳躺在医院病床上,自感时日无多的他想交代下身后事,于是他叫来子女,告诉他们自己在镇上的信用社存了3万块钱。然而孝顺的子女并没有着急分钱,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们一致决定将钱用来延续老父亲生命。

邓家人派出小儿子邓汉林拿着存折前往信用社取钱,为节省时间,他到银行前,特意回家去取了父子二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然而当他到银行柜台时,工作人员却告诉邓汉林,没有密码的存折需要老人亲自来取。

邓汉林无奈告知对方,父亲正在住院接受治疗,无法前来,要怎么做才能代取。工作人员又说,这种情况需要村委会出具证明文件。想到医院里的老父亲正等钱续命,焦急的邓汉林又跑回村委开了证明。

二、病重老人气绝当场

谁承想当邓汉林把所有能开出的文件都拿到银行时,对方仍然告知3万块无法代取,因老人在银行预留名字与身份证不统一,需本人到场验证处理。这下邓汉林火了,他在银行大厅吵闹起来,银行经理得知事情原委后,说如果缺钱治病,就赶紧借钱,老人行动不方便找人推来就行。

实在没有办法的邓家人,经老人同意后,只能找来一张板床拉着他来到银行门口。或许是见到老人着实奄奄一息,这次银行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只花了几分钟就把3万块钱取出来了。气不过的邓家人围堵在银行门前,由于在银行门口耽误太长时间,此时本就病重的老人突然病情恶化猝死当场。

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悲剧已然发生,过去无法挽回,其实生活里我们不少人也会遇到帮助家人到银行代取钱款的情况,那么该如何操作呢?对于金额少于5万元的,如果是到期转出,那么拿着存款单和密码就可以取出,如果想要提前取款的话,需要提供存款银行开户人的身份证和代取人的身份证,同时也要知道取款密码

对于金额大于5万元,不管是否到期,都要提供存款单银行开户人和代取人的身份证和密码。如果开户人亡故的话,对于存款数额不大,亲人了解密码的话可以在期满前去提款,如果是额度比较大或者不清楚密码的,就需要家属提供相关资料,死亡证、公证机关开的财产证明,财产受益人身份证件。

且财产是多人继承的话,需要提供全部继承人身份文件,且需全部到场。如果代取人不知道密码,甚至不知道存到哪个银行的话,想要取款的话就很麻烦了,一般要通过遗产继承程序取出。

据资料显示,亲属想要取出故去亲属的银行存款,必须向银行提供有效的、由所在地公证处公证的遗产继承文件,通常在公证处办理时,会交一定的费用。

银监会曾经发布通知要求,对于弱势群体(老人,病患、残疾人)、出国或者意外情况等导致无法办理,必须由持卡人本人亲自办理的特殊客户,相关金融机构应设立绿色通道,做到随机应变,酌情处理,必要时可提供上门服务。

对于这些特殊用户,家属可向银行网点申请预约上门服务,像是找回密码、补卡等情况是必须提供上门服务的,不能委托代办。如果老人在医院或者养老院的话,家属可以给银行提供地址,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会安排上门服务时间。

那如果老人已故,该如何查询其在银行有无存款呢?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司法部办公厅关于简化查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关事项的通知》,已故存款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凭已故存款人死亡证明、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件。

比如说户口本、结婚证、出生证明等以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可单独或者共同向存款所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办理存款查询业务。

结语

我们来看文中故事里的现实结尾,在邓家老人去世后,银行为了避免事态继续恶化,给邓光林一家赔偿了13万元,并且对相关人员停职处罚,但如果当初相关机构负责人可以特事特办,酌情处理,事件相关人可以冷静应对,悲剧是否不会发生呢?

大家也可以发表下自己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家属   自来   存款单   酌情处理   老人   银行   户口本   公证处   上门服务   存款   身份证   子女   财产   工作人员   家人   密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