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去中化”剧本曝光:2026年将拒绝中国设计及制造的芯片!

海外《工商时报》报道,戴尔公司计划在2026年考虑部分脱中。这项决定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传出消息,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戴尔计划实行“去中化”。

戴尔公司不断推进“去中国化”

戴尔计划在2026年排除中国大陆芯片设计厂商及中国大陆制造的芯片,这个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做法是为了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减少与中国相关的供应链风险,但也意味着戴尔的芯片采购将面临重大的调整。

首先,戴尔的芯片采购将会分阶段“去中国化”,最快2026年起优先排除中国芯片业者在中国晶圆厂投片产品。其次,戴尔还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50%的产能移出中国大陆。此外,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与周边产品的供应链“去中国化”,则将自2025年启动。最终,戴尔在2027年的产品中只有35~40%将在中国大陆生产。

戴尔在销售的桌面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全球范围内出货量逼近5,000万台,芯片采购总金额达到18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才刚刚复苏的情况下,未来两三年戴尔的PC全年出货量预计约为4,700万台,各类芯片一年采购金额估计达到160亿美元以上。芯片采购去中化对芯片供应商的供应链转移影响有待观察。

对于戴尔在终端与周边制造供应链上的去中化,先从美国打头阵。戴尔近期与其他供应链达成共识,以主流电脑为例,戴尔2025年开始,戴尔供应美国产品,必须达到60%是脱离中国大陆生产。2027年美国市场产品需要纯国外组装,而戴尔对桌面电脑也有类似的要求。

笔记本电脑2025年在外国组装量就有1,800万~1,920万台,2027年在国外组装量达到3,000~3,200万台。这对推动PC供应链从中国大陆向海外转移的影响不容小觑。

决策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决策的原因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近年来,美国政府多次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制裁,中国芯片产业在技术、资金等方面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因此戴尔公司为了避免受制于政治环境,选择了分散供应链的策略。

然而,对于这样的决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观点认为,戴尔公司的“去中化”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将带来不小的影响,因为戴尔公司是全球PC品牌大厂之一,而中国芯片设计厂商和制造商又是戴尔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另一些观点则认为,戴尔公司的决策是理性的,不同的政治风险可能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这种分散供应链的做法可以降低风险。

不得不说,戴尔公司的决策在短期内可能会对中国芯片产业造成影响,但中国芯片产业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这也让我们相信中国芯片产业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好吸引到戴尔这样的跨国企业。

戴尔这一决策背后,也反映出了全球科技供应链的变化和趋势。在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审视他们的供应链结构,采取“去中化”或“多元化”的策略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和保障业务的持续性。尤其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全球化进程受阻,企业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要求更加严格。而戴尔的行动,对其他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中国的芯片产业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尤其是在高端芯片领域。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芯片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但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芯片自主可控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与此同时,全球高端芯片的供给仍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等地,这也为戴尔等企业采取“去中化”策略提供了条件。

总之,戴尔“去中化”背后的变化和趋势不容忽视。面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和全球供应链的变化,企业需要审慎考虑供应链的可靠性和可控性,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戴尔   中国   芯片   地缘   中国大陆   剧本   风险   政治   产业   全球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