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革命往事|虎坑风云之婴谷堂

——秀篆镇顶安村虎坑婴谷堂(中共虎坑支部成立旧址)


续上一期的『虎坑风云之虎山楼的对联』


编写配图:许垚

文章收录于《诏安革命旧址史料汇编》

已发表于“诏安史志”微信公众号


诏安县秀篆镇虎坑村的虎山楼出门右侧不远处,有一处已近荒芜的黄土灰瓦的二层民房,这便是婴谷堂,旧时为村内孩童读书的小私塾,1928年中共虎坑支部在这里正式成立。


虎坑村婴谷堂 源于《诏安革命史影册》


1926年11月,虎坑村农民革命运动会成立后,饶平县部委的张碧光、詹前锋等便开始注意将农会骨干培养成党的后备力量,认真考察组建基层党组织的合适人选。1927年初,虎坑村党小组成立,由王克希担任党小组组长。


1928年8月10日,国民党制造了“温子良惨案”,中共饶平县委机关所在地被破坏,幸存人员被迫转移到秀篆虎坑村重新开展工作。


林逸响(1904-1928)广东饶平人。1927年任中共饶平县委委员,1928年任中共饶平县委书记。

温子良惨案中,县委书记林逸响等18人被捕,后均遇害。 图中温子良村林氏祖祠追远堂为饶平县委机关驻地。


为使党组织尽快得到恢复,1928年冬,饶平县委在虎坑村婴谷堂将之前的虎坑党小组改组为中共虎坑支部(先后归属饶大特委、中共闽粤边工委、中共饶和埔诏县委领导),由王慎益任书记,支部有王克希、王福泰、王慎益、王景贯、王并吞、王景桶6名党员。


王景贯(1906-1943)中共虎坑支部成员。


“温子良惨案”后,饶平县委委员余登仁也辗转到达平和,并与中共福建省委接上联系,经省委介绍后于平和工作,后与平和县委委员朱赞襄深入到平和大溪、诏安官陂等一带山村进行秘密串联。不久余登仁便与隐蔽活动在大溪的中共大埔县委委员谢卓元等取得联系,并先后建立了4个党支部(含中共虎坑支部)。


经中共福建省委批准,由这4个党支部组合成立饶大特委,作为临时指导机构,负责人余登仁、谢卓元、朱赞襄。福建省委也派了组织部长谢汉秋到诏安视察,拟成立中共诏安临时县委(后因广东党组织计划在先,遂致搁浅)。


1928年11月《福建省组织状况一览表》(3) 里面提到:……合组一指导机关,名为“饶大特委”。


鉴于严峻形势的紧迫需要,中共虎坑支部先后建立了山林会、交通站、宣传组等组织,认真做好文件传递和人员接送等工作,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虎坑支部所发动的农民自卫武装,也成为保卫饶平县委和收复上饶根据地的一支主力军。


虎坑支部组织工作的有序推进和革命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影响并带动了诏安西北山区的贫苦百姓,饶平党组织也在虎坑、安尾、北坑等山村群众的帮助保护下逐步得到恢复。地方反动地主在频频向诏安国民党当局告急的同时,于1928年底组织民团向虎坑村发动进攻,伺机扑灭革命力量。


场景油画源于网络(侵删)


在饶平县委领导下,虎坑支部组织全村男女民众200余人投入战斗,王连升、王会达、王国安等也汇集北坑村农民赤卫队100余人,对来犯之敌形成两面夹攻,解除了虎坑村受围之危。


1929年1月,中共东江特委从澄海县抽调刘锡三任中共饶平县委书记,常委有刘锡三、詹瑞兰、刘瑞光,委员有刘金丹、连半天、邓逊群。为庆祝“反围攻”的胜利和饶平县委在虎坑村的迅速恢复,1929年春节,刘锡三挥毫书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虎山楼门两侧以表庆贺,对联是“虎踞龙蟠风云变色,山雄水秀岩谷传声。”


虎山楼对联 王希云提供


不久,饶平县委机关从虎坑迁回双善对坑村,并重建上饶、浮山、黄冈区委。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扩大游击武装,饶平县委派刘金丹、刘阿行、丘阿挠、詹涌波、詹海山、刘两邦(刘达三)等仍常驻秀篆的虎坑、石下、东坑尾等地活动。


刘金丹(1898-1950)广东饶平人。时任中共饶平县委委员,1930年当选饶平县革委会主席。


1931年起,随着中共饶和埔诏县委、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在秀篆石下村相继成立,诏安成为饶和埔诏苏区的决策中心,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兴起,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极大恐慌和仇视,遂成立“饶和埔诏剿匪司令部”伺机打压。


尽管已是危机四伏,但为了配合饶和埔诏党组织深入闽粤边各地开展好革命宣传工作,原饶委工作人员冒险往返粤东和虎坑的次数却愈加频繁。1932年冬天,由于叛徒吕传器的告发引路,饶平国民党黄飞虎部趁夜偷袭虎坑、安尾,企图摧毁驻秀篆虎坑村的原饶委办事机构。


当晚,虎坑村负责查哨的王克希发现敌情后立即鸣枪示警,使得在安尾村开会的饶平县委机关人员得以及时转移,而王克希却在阻击敌人进攻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另虎坑支部书记王慎益之妻阿旦为了不让党的机密泄露,紧闭房门将残留文件及时焚毁,疯狂的敌人即放火烧房,已近临盆的阿旦亦壮烈牺牲;扑空的敌人随后对虎坑村进行了残酷报复,把村里财物洗劫一空,王慎益、王福泰、王并吞、王娘汉、王景桶等5名共产党人也不幸被捕,于翌年2月21日在饶平三饶镇英勇就义。这便是惨绝人寰的“虎坑村七尸八命案”


屠刀不泯革命志!战火洗礼后的虎坑人民愈发坚定无畏,继续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奋勇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曲英雄的赞歌。


资料参考:《诏安人民革命史》《诏安人民革命史大事记》《诏安党史资料通讯》《饶平人民革命史》《潮州党史与党建》等,原虎山村村史组王沄文、王质彬、王景春等编写的《虎坑村革命史纪实录》以及王军畴、王勤恳、王建明、王希云等提供的口述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诏安   饶平县   饶平   特委   党小组   革命史   县委   支部   国民党   中共   往事   风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