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世纪晚期英国纺织业的转型

在古代,农业一直都是最受统治者重视的行业。哪怕到了现在。农业也依然是国家基本盘。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沿革当中,农业决定国家稳定。而和农业不同,工业一直都是现代才有的东西。

只不过,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转型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手工业作为和农业伴生的产业。在转型阶段也经历很多苦难。

对于中世纪的英国纺织业来说,转型是很痛苦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都没有棉花的存在。人们穿着树皮,并且认为棉花都是不存在的东西。直到马可.波罗出现。

在马可.波罗的宣传之下,人们才知道棉花原来不是长在树上的。棉花开始大规模输入英国,英国立刻暴跳如雷,开始保护本国产业。然而兽皮又怎么能和棉花比较。市场还是做出自己的选择。

后来,英国人也没有什么办法,他们只能开始发展棉花纺织业。只不过棉花纺织业对于英国来说是新兴产业。肯定比不过中国和印度。

再加上当时英国的劳动力可以说是非常的昂贵。一个普通英国工人的工资就是一个印度普通纺织工的六倍。

这样的情况之下,英国完全丧失了价格优势,在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之下,肯定是优先选择便宜的货物,这是市场规则,哪怕英国已经逐渐强盛起来,依然无法打破市场规则。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启。英国人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让英国的纺织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仍然做不到碾压印度纺织业。主要是印度的价格实在是太过便宜,英国人无法和印度的价格相竞争。

这个时候有两个理论拯救了英国的纺织业,就是所谓的战争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战争资本主义让英国集百家之长,而工业资本主义则让英国最大程度规避了自己的短处。

什么是战争资本主义?所谓战争资本主义就是殖民。英国没有充裕的原材料,没有关系,中国有,印度有。只让这些国家为自己提供需要的原材料,那么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怎样让这些国家为自己提供需要的原材料呢自然是和这些国家发动战争,并且打败他们!于是英国在这样的动力之下开启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就像英国人从未见过棉花一样。当时的中国和印度也从未见过现代化的坚船利炮。在中国和印度遭到英国的侵略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无法抵挡,最终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

在中国和印度相继失败之后,英国就不用担心那么多的事情了。

他们没有劳动力,那就从非洲和美洲地区。调取劳动力,没有原材料,就从中国和印度调取原材料,再加上那段时间英国的科技发展非常迅速,英国的纺织业几乎是一夜之间就重新翻身做主人了。

实际上战争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材料和劳动力的问题。至于资本资本主义,那则是另外一种解决原材料和劳动力问题的办法。劳动力太贵怎么办?那就想办法用更少的人。

实际上英国劳动力的价格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逼迫英国人寻求别的办法。英国科技的发展和英国劳动力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分不开。

实际上,英国之所以和中国展开战争,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想要扭转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贸易形势。当时中国因为有丝绸,有茶叶,有纺织品所以对英国的贸易做得很好。英国的贵族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购买中国的这些东西。

然后英国人就想了一个让人厌恶透顶的办法,那就是向中国人倾销鸦片,我们现在都知道鸦片具有成瘾性。最终在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他们终于忍耐不住,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总之,英国纺织业在英国进行殖民战争之后,可以说让全世界都为他们服务。这样的情况之下英国的纺织业自然就没有发展不起来的这种说法。

因为有印度的原材料。来自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廉价劳动力,英国自己的科学技术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支持。英国纺织业自然是突飞猛进。

英国在工业革命以后已经进入工业社会,所以他们已经不再将纺织业看成是手工业。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让纺织业的产量和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廉价劳动力,让纺织业产品的价格也是出现了跳水的现象。

中国和印度仅仅依靠手工业,自然是无法和英国的纺织业相比较更何况英国采用倾销鸦片的方式赚取了中国的大量利润,这些金钱都被英国人重新用于科技发明和生产技术更新。

资本主义的核心实际上是金钱,金钱可以带来劳动力,金钱可以带来土地,而这些劳动力和土地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身就是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东西。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对于中国的大家闺秀来说,刺绣是他们必须要学习的一课。

在印度也差不多,纺织业很早就作为手工业存在,只不过纺织业的状况是在英国入侵以后才开始缓慢的改变。

在明朝末期,我国曾经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这对于我国的商业来说原本是一次机会,但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没能跟上,由于封建制度太过顽固。所以最终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在了摇篮当中。

无论是个王朝的统领最终还是无法抗拒权力的诱惑。认为做皇帝是他们一生最大的梦想,所以中国的政治转型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实际上英国的纺织业是遇上了英国最好的时代。除了英国以外,其他的国家在这个时代都成为英国的附庸。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优势贡献出来,让英国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大帝国。

对于英国人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幸福,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就是一种悲哀,一种彻头彻尾的悲哀。

英国当时发展的并不仅仅是纺织业,其他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水晶宫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当中,展览了许多在当时非常先进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英国最终取得战争胜利让产业更新换代的底气。

实际上单单凭借手工业,英国是完全无法和中国和印度竞争。

在中国古代手工业是每个女孩必须要学习的东西。但凡稍微有一点能力的家庭,都会为自己的孩子们选一个刺绣师傅。如果他们的刺绣足够出色,那么大概率还会为这个女孩子在嫁娶上加分。

英国从一个连棉花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国家成长为一个纺织业的大国,确实让世界上很多国家感到惊讶。

虽然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进入蒸汽时代,但是实际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珍妮纺纱机开始,

英国人会进行技术革新,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逼无奈,他们实在无法复制中国和印度的那种纺织业发展模式。

而中国和印度的纺织业发展模式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在没有外来侵略的状态之下应当是很平稳的,所以他们也不会想到技术革新的事情。

就这样,英国率先完成转型,走在世界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纺织业   英国   手工业   印度   中世纪   晚期   资本主义   劳动力   中国   原材料   棉花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