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淘汰的共同悲剧

明亡清兴之际,不管是出身草根的李定国,还是作为体制内知识阶层脊梁的史可法,在后人眼里都是无可挑剔的大英雄,可以力挽狂澜的擎天柱,然而,当时的主流社会并没有形成这样的共识,出于种种个人的或小团体利益考量的种种或明或暗的掣肘,或因畏惧、或因贪欲的首鼠两端和多重背叛,让整个社会滑向无尽的深渊。

令人痛惜的是,逆向淘汰自明末直到清初始终在大庭广众间不断发生着,傅宗龙慷慨捐躯之后,只有焦头烂额的杨嗣昌了,等到杨嗣昌死了,大明的一统江山再也找不到忠诚和能力同样出色的领军将领了。

庙堂之上的斗争也是如此,魏忠贤固然可恶,他的政治对手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在品格上更加卑劣、能力上更加孱弱,对外畏首畏尾、一有风吹草动,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卖身投靠,对于国家大局而言,他们连魏忠贤都不如。

等到新朝廷初立,冯铨与刘正宗的争斗貌似前朝的依样画葫芦,却带有明显形而下的新意,可以说,大家的脸皮早就在改朝换代时丢了,种种秀下限的操作,让后人不敢直视。这也连累了当时掌握实权的多尔衮,名声,特别是民间的名声直接坏透了。

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杨青黎对刘正宗的复杂情感,也许是一半是蔑视一半是同情,毕竟老前辈对家乡的助力颇多,正如他同时对赵进美人生坎坷的评价,又爱又恨,爱恨加交,却还夹杂着些许担忧。他的回避既是明哲保身的考量,也是善意的提醒,也许他的心中早就感觉得到他们斗不过更加形而下的冯铨之流,这是时代的共同悲剧,当时的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买单,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聊斋志异》里面有一篇“三朝元老”饶有兴趣:某中堂,故明相也。曾降流寇,世论非之。老归林下,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测之云:“首句隐亡八,次句隐无耻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林下   聊斋志异   卖身投靠   首鼠两端   孝弟   形而下   元老   后人   正宗   名声   悲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