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是这4个姓氏之一,可能不是龙的传人,而是女娲的后人

根据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中记载,上帝用了五天时间创造世界,又用了一天的时间创造了人类。所以在基督教徒中通常把上帝作为最高神来供奉。

不过在我国的神话故事中,“创造人类”这项伟大的工作是由一位女性来完成的,这和我国历史早期母系社会的特点有着深刻的联系。她就是女娲,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她不但有造人而且还有补天之功。

正因为她有着这样的功绩,所以在民间人们通常把她奉为土地之神,或者是创世之神。加上她创造了人类,婚姻制度等重要规则,所以又被奉为万物之母。和其他的神话传说中的众神一样,女娲的后人也同样用姓氏来纪念自己的祖先。在我国的数百个姓氏中,就有四个与众不同的姓氏代表了祖先的身份,他们很有可能就是女娲的后人。这些姓氏都是什么?说它们代表女娲后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和《楚辞》当中,因为文字间提到了女娲的存在,可见在这个时期女娲造人的传说已经流传于世了。

著名的那句“女娲有体,孰能匠之”,意思就是既然女娲按照自己的身体造就了人类,那么女娲自己的身体又是谁造就的呢?从神话故事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女娲应该是天地初开后的第一位“人”,是天地精华凝结的产物,同时也是一切生机和人类生命的起源。

传闻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他力竭之后的身体器官,化为了世间万物。世上有了天地日月,也有了山川河流,不过这世间由于没有生灵显得无趣。不知什么时候天地间诞生了一位女神。

她就是女娲,看到世间萧条没有生气,可是却想不通应该造点什么才能排解自己的孤独。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走累了想喝点水,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倒影。女娲灵机一动,决定按照自己的样子用泥土捏一些小人。刚捏出来的小人马上有了生命,向女娲大喊“妈妈”,这恐怕就是孩子称母亲为“妈妈”的由来。

不过即使是神,一直捏下去也总会累的。所以她想到一个简单的办法,用树藤沾满泥浆甩到地上。每一个泥点都会变成一个小人,这样一来人类的规模就会迅速庞大起来。不过因为人类的寿命有限,所以女娲又发明了婚姻制度,让男女双方结婚繁衍,把族群延续下去。正因如此,女娲又是古代的婚姻之神。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的故事也是大部分人耳熟能详的。传闻在上古时期人类出现以后,不知怎得天空忽然破了一个大洞,滚滚洪水从大洞中流向地面淹死了无数人类。更危险的是,在水中生出黑龙和老鳌为祸人间。

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女娲采集了五色神石和芦灰当作材料,补上了天顶的窟窿。而且她还斩恶龙,杀老鳌,并用鳌腿作为柱子顶住了天空的四角,人类这才得以从灾难中脱身。

在东汉时期的古籍中,为了让整个的神话故事情节更加合理,又在故事开端中引入了共工撞倒不周山的情节。从东汉以前的记录来看,这两件事本来是没有联系的,这里把他们放在一起算是一种艺术加工。但也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因为有了共工撞到不周山导致的天空破裂,才有了后来女娲补天治水的后续过程。

不过从史实的角度分析,这个故事里面描述的内容并非完全是虚构的。因为在很多文物中可以看出,古时候的洪水灾害还是比较频繁的。而古代人对于治理洪水,多采用堵塞的方法,各色石块和草木灰也正是建造堤坝的默认材料。由此可见,即使神话中的女娲本身是虚构的,但治水这件事却说不定曾经存在过。

后人四姓

作为华夏子孙心中“女神”的第一位人选,女娲的后人去了哪里自然也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在女娲造人的故事中,藏着一个小细节。

那就是女娲造人共分两种,一种是她亲手捏出来的,另一种则是“省力”用藤条“甩”出来的。所以后人就对这两种人的区分有了杜撰的兴趣,有人说只有捏出来的人才算是女娲后人,并且他们多是这几个姓氏。

首先是“风”氏,古籍中女娲本名凤里牺,也叫风里希,由此可见姓风的应该是女娲的后人了;其次因为传说女娲父亲姓“龙”,虽然她随母性,但如果是姓“龙”的人,应该也可以算作女娲后人。

而女娲的丈夫正是大名鼎鼎的伏羲氏,所以后人们有很大一部分姓了“伏”姓,伏羲据说创造了文字和八卦等文化,其中的八卦后来转变为“易学”。人们也把“易”作为伏羲的象征,所以许多姓易的人也可以当作伏羲和女娲的后代。

这几个姓氏看起来比较少见,但其实许多形式是由他们演变而来的。比如常见的“姜”,“程”“任”等就是由“风”姓演化,而“宓”姓古时同“伏”所以也算是女娲的后人了。

现如今这四大姓氏在国内的人口不算多,而且零星分布在全国各地,可见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民族间的融合,人口的多样化也必然随之更加复杂。不过“女娲后人”的这个话题,也可以作为一项闲聊时的漫谈,给生活添加一些趣味。

结语

曾经有人在网上发文,为什么中国人对血统和姓氏并不十分看重?确实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会用祖先的辉煌来粉饰自己。因为无论祖上是多么厉害的人物,自己如果不努力,仍然过不好现在的生活,搞不好可能还会给祖上蒙羞,要是那样的话反而不如不提。分清故事和现实,过去和现在才是理性对待生活的最好态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女娲   姓氏   后人   女娲补天   传人   洪水   祖先   小人   人类   神话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