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南曾经的3个三线工厂 曾经它们的对外名称只有邮箱代号

几年前笔者看电影《闯入者》后,开始了解三线建设相关的情况。2年前笔者有机会和朋友们一起来到海南的三线建设旧址拜访,收获很多,这次总算有精力把文字和照片做一个小结。

一、三线建设相关介绍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有的还要进洞。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发展军事工业,加强三线建设,于1964年9月18日给中共中央并中南局写了“关于广东省国防工业和三线备战工作的请示”。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于同年10月10日签署了请示。同年10月27日印发。请示的主要精神是:在粤北三连地区、海南岛琼中县建立生产枪、枪弹、手榴弹和炸药的兵工厂,以及与兵工厂建设有关的原材料设备厂等。

根据中央建设“三线”的总体思想,以战略大区配套生产武器、广东粤北山区与湖南、广西接壤,大山连绵,即是广东省之战略后方,也是中南军区的后方,一旦发生战争,粤北军工厂生产的武器,除供应广东省地方武装和民兵以外,还要承担供应野战部队武器、弹药的任务。而海南岛兵工厂主要是生产枪、枪弹、手榴弹、地雷,为独立坚守海南作战,保卫海南岛以应付隔海运输不接。为此,省小三线军事工业工厂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建设全面、完整、配套。为在战争条件下能够坚持长期生产武器,既建立了枪厂、枪弹厂、炮弹厂、手榴弹厂、炸药厂,亦为军工厂生产发展和保障建立了工模具厂以及为军工厂提供原材料、燃料的配套厂。

当时(广东)全省兵器工业工厂建设定为两个点,一为粤北“三连”地区(连县、连南、连山),二为海南岛琼中县。工厂厂址定点皆选择在两山相夹的深山峡谷之中,或背靠大山的山脚之下。厂房结构形式,避免宽、长、高大,必要的楼房建设也力求乡土化,“远看似村庄,近看是厂房,厂房布置一条线,放眼只见一线天。”工厂形式多为“村落式”、“民房式”、“瓜蔓式”、“阶梯式”,工厂建设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因陋就简、自力更生的方针。为节减基建投资,既快又省建起枪厂,省委、省政府确定将汕头机械厂、广州黄埔农垦机械修配厂等的有关人员、技术和设备,一并搬迁到粤北连南,作为建设枪厂的基础,并利用煤矿下马留下的部分房屋建立枪厂,即五六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厂。

当时海南国防工办,下辖“四厂二库”,四厂是:1、国营海南加工厂(代号9665厂),在海渝中线181公里处,对外称第13号信箱;2、国营海南光华厂(代号9671厂),在海渝中线181公里处,对外称第1 4号信箱;3、海南农具厂(后改名国营南江机械厂),代号596厂在海渝中线185公里处农具厂,对外称第15号信箱;4、当时认为海南要有独立作战能力,还要生产枪支。后来又筹建红岛厂。二库是――570库(处)和605库,库存汽车、枪炮、军服等。它们都是县(团)级。“四厂二库”建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毛阳、什运、什统黑一带。四周还有海南区行署的战备医院红卫医院、有与军工配套的水力发电站、轴承厂、汽车修理厂、海军鱼雷修理厂,等等。

1979年后,原工办下属的工厂都先后搬到海口地区,机器也全搬出。光华厂搬到海瑞墓附近,生产胶钳和摩托车链。农具厂搬到灵山,生产雷管、导火索。雷管车间后来搬迁到文昌市头苑镇。加工厂搬到东山镇,生产炸药。红岛厂军转民后停建。

二、第13号信箱

第13号信箱,海南硝铵炸药厂,对外厂名为国营海南加工厂。厂址位于当时海南岛琼中县什运公社。1965年12月筹建,1967年6月试生产,1969年1月批量生产。设计年生产硝铵炸药2000吨。至1987年全厂累计投资39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88万元)。全厂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1.16万平方米。

两年前,笔者走进13号信箱旧址,那里的名字现在是山村。厂区大部分建筑已经不存在了,剩下一片办公楼和宿舍楼。走上办公楼的楼顶,只见四周都是青山环绕,白云漂浮在天空,不远处是一片田地。笔者没有经历过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代,无法脑补当年这里生活和生产的场景。但是从资料里可以感受到在那个海南比较贫瘠的年代,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为了理想、为了国家,义无反顾的扎根创业……他们是可爱的,是可敬的。

以下图片是第13号信箱:

13号信箱第一印象

保存较好的楼房

楼顶

楼顶所见

住在楼里的人们

田野和远山

三、第14号信箱 

第14号信箱,海南五六式7.62毫米枪弹厂,对外厂名为国营光华修配厂,后改光华机械厂。厂址位于当时海南岛琼中县什运公社什统黑。1966年3月筹建,1969年6月20日建成试产,1970年1月15日产品定型,同年2月23日批复批量生产。全厂到1987年累计投资151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48万元)。建筑总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面积1.31万平方米,1980年增到1.67万平方米。设计年产7.62毫米步、冲、机枪子弹2300万发。全厂职工人数1978年为782人(其中技术人员12人)。

14号信箱的旧址保存的建筑较多,厂房、医院、办公楼、礼堂、学校,甚至地下掩体都较好的保存着。

14号信箱现在叫光二村。当时的医院现在已经被村民当做民房使用了,楼上还有养蚕的厂房。楼房被一片椰子树包围着,楼梯设计精美,楼道宽敞明亮。在医院的二楼可以看到附近的厂区和办公区。

跨过一座小桥就进入了厂区和办公区。高大的办公楼现在只有一楼有人使用,上面都已经荒废了。往上面一走,可以感受到时光的味道,悠久的阳台,宽敞的窗户,广播站旁边的大喇叭,都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朝气蓬勃。办公楼前面有大礼堂和学校,后面是厂房。

厂房的车间十分高大,听朋友说这里的工人都是家庭成分较好的,当时大家都是年轻人,工作气氛很好。后来工厂搬走后,这里可能变成了羊圈,再后来这里就废弃了。

整个14号信箱保存是较完整的,无论是建筑还是一些当年的字迹,在那里看到了正在建设的乡村旅游项目,可能不久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自己年少时的记忆,或者见证这段不能被遗忘的岁月。

以下是14号信箱的一些图片:

医院的楼房

从医院看过去

过了小桥

礼堂的部分建筑

大楼里的窗户

大楼外观

礼堂

厂房

四、第15号信箱

第15号信箱,海南木柄手榴弹厂,对外厂名为国营海南农具厂,1980年更名为国营南江机械厂,在1989年搬迁。厂址位于当时海南岛琼中县毛阳区。1965年始建,1966年根据广州军区和第五机械工业部批准按国营三四三厂供给的WL203A产品图纸技术条件进行试生产,经反复多次实验,于1966年5月21日试制产品成功,1968年定型投入批量生产。设计年生产能力67式木柄手榴弹50万枚,59式防步兵绊索雷5万枚。工厂扩建后,增加工业8号纸雷管和工业导火索生产线。1975年,省军工局批准扩建72式反坦克地雷生产线,年产3万枚。七十年代为越南战争生产了几年5公斤和10公斤的炸药包。

南江机械厂军转民时研制生产了船用救生系列产品多项产品获得国家、省科学发明奖,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累计投资73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72万元)建筑总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1.84万平方米。1979年全厂有职工725人(其中工程师7人、技术人员34人)。

南江机械厂工厂人员主要由湖南大利化工厂、山西104厂、山东732厂及海南部分机械工厂的技术工人、复员转业军人组成,工厂编制为县团级。工厂地处三面环山的峡沟里,工厂厂房、宿舍依山而建。工厂有自己的卫生所、子弟学校(只办到初中)。

当年的15号信箱,现在已经成了了江南水泥厂。由于工厂正在生产,我们无法进入深度了解。水泥厂外面有一些2层楼房,应该是当时15号信箱的一部分。时光荏热,虽然人去楼空,但是楼房还保存着鲜艳的色彩。有一些狗在看着我们,仿佛好久没有人过来这里了。

以下是15号信箱的一些图片:

正在生产的水泥厂

老建筑

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从13号信箱到15号信箱,走访了当年海南三线建设的一些旧址。

同行的朋友中也有在工厂里成长的小伙伴,他们离开多年后再度回来,感觉很是激动,跟我们讲当年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经历过的趣事,父母当年的一些往事,工厂当时的生活……

如今时间冲淡了记忆,当年神秘的信箱代码如今已经解密,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是我们不应忘记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很多人们放弃城市的生活,来到“与世隔绝”的深山里,为当时的和平所做的贡献。

本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海南   粤北   南江   海南岛   工厂   全厂   手榴弹   楼房   代号   厂房   信箱   邮箱   名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