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泰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文|尼尔笔记

编辑|尼尔笔记

引言

1842年,李泰国来到中国。1855年六月一日,李泰国从驻上海英国领事馆担任代理副领事,出任上海英国税务处,并在中国担任首位中国海关总署,直至1863年解聘。

英国的额尔金在1858年四月一日,向李泰国发出了一封信,请他随他去天津参加中英两国的修约。

额尔金对李泰国很有好感,这主要是由于他熟悉中国人的交往方式和精通汉语;另外,李对这个系统非常了解。

李泰国在鸦片战争期间的外交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参与了关中、英之间的《天津条约》;一是参与中英两国《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在上海的磋商。

《天津条约》与中英李泰国

额尔金于1858年四月中旬抵达天津白河,四月二十四日写信直隶谭廷襄,请他把他寄往文华殿的大学士余成的信件。额尔金在信中说,他已经做好了在大沽市与受皇上委托的部长进行谈判的准备。

谭廷襄于四月三十一日回电,说他已经送了额尔金信,并奉命出任特使,与仓场侍郎崇伦、内阁学士乌尔棍泰,与额尔金商议。

额尔金于同一天写信给谭廷襄,问他有没有获得与自己协商、方便的权力。谭廷襄因此在五月一日向额尔金发出了约见,但是谭廷襄没有答复额尔金的问题,额尔金也不肯会见他。

五月二十日,额尔金首先请求谭廷襄放弃大沽的炮塔,然后由英法联合占领

1858年五月二十八日,大沽港沦陷后,清政府下令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驰前往天津海口,准备修复条约。然而,额尔金却坚决主张,由清政府委任的官员享有一切权力。

1858年六月五日,桂良和花沙纳向额尔金报告说:“请阅读贵国二月十一日给大学者的信函中所列的各项条款,有一些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因此请您派遣汉文副大使李泰国于这个月6号上午八点钟到我们这里来,向我们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具体的计划。”

六月六日,李泰国如期抵达,桂良和花沙纳都想请李泰国帮忙。李泰国又与中国的谈判者讨论此事,成员请李泰国对额尔金在二月一日致信的一些问题做出说明,但是李泰国却觉得这些都是不明确的。李泰国说,“让一位外国大使可以去北京”,他认为,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大使留在北京,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对这一点,卞宝书委员们觉得,皇上是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外国大使驻京,倘若英国执意如此,那就只能发动战争了。李泰国告诉他,一条轮船已经在两日之前抵达了,这是一场英法的战斗。

卞宝书向李泰国请求,希望他能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他放弃这一项。李泰国表示,这件事情他只能保持沉默。

卞宝书立刻问道:“英国人还需要些别的东西吗?”李泰国对英国提出的请求作了简短的总结:1.英国大使在京;2.对广东造成的损害和战争成本进行补偿;3.开通长江;4.让英国公民按照护照体系旅行;5、基督教可以进行宣教;6.设立收集信息和制定新的税率的理事会;7.中国在打击海盗方面给予了合作;8.今后向中国政府机关发送的一切文件均采用英文。李泰国还表示,在解决了前一条之前,没有任何需要讨论其它条款。


李泰国认为,从当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加强与其他大国的联系,对中国是有好处的,因为外国势力并没有侵占中国的土地。中国要是明智,就会把英国当成自己的盟友,就不用惧怕其它国家。

卞宝书又说了一遍,皇上宁可打仗,也不肯让使者留京。李泰国说,这是一场最好的战斗,但他相信,皇上最终会投降,而不是等待着异族大军到来那天才屈服。

最终,卞宝书让李泰国明天中午十二点,再次登门。在李泰国离开之前,卞宝书代表同僚们表示,他们对李泰国的友谊非常有信心。

六月七日,李泰国再度登门,桂良表示万分感谢。桂良将李泰国视为“自己人”,并期望李泰国能够尽力协助中国解决当前困境。桂良说,他了解到,英国受到的待遇和他们享有的待遇截然不同,而这一切都是中国的过错。

桂良向各省份的官员保证,今后绝不会出现像在南部(指广州)一样的情况,并且会采取一些行动确保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出现,李泰国则认为,文华大学士裕诚有意违背协议,令英国丧失了对中国的信任。

桂良为此辩护,说裕诚年纪大了,又是个垂垂老矣的人,又是个糊涂人,不会干这种事情。此外,按照中国的法规,一个部门的主管不能对那个部门进行单独的提案。

桂良还表示,中国没有理由不同意英国大使在京,但是不赞成四个国家的大使都在京。

他已经74了,若不按皇上的意思来处理此事,必然会受到降职和处罚。于是,桂良又一次向李泰国求情,希望他们能够达成和解,解除这一条。

六月八日,李泰国再次访问了桂良,得到了卞宝书的接见,卞宝书将奉桂良之令写成的一封信递给李泰国。李泰国注意到,英国方面提出的所有请求都被拒绝了,李泰国对卞宝书说,这完全是一种虚情假意,他已经来中国好几次,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如果他们不愿意做出妥协,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对这一点,桂良表示要和他的同僚商量一下。桂良与花沙纳商量后,告知李泰国,他答应了五个条件。李泰国表示,会通知额尔金,但是通过书信来通知更好。

关于剩下的两个问题,李泰国向桂良请教,说额尔金必定要到北京,而且必定要面圣,而且还会单膝下跪;另外,要为派驻在京的大使选择一处住所。桂良连声答应,但卞宝书却执意要在皇上面前双膝下跪,坚决不同意英国人入京。

他们的最终对话,都是想让李泰国放弃英国人入京的念头。

六月九日,李泰国来到桂良住处,希望能协助修订中国致额尔金的一封信,内容是六月八日李泰国的《谅解备忘录》。

经李泰国的提议,桂良命一委员会写了一份李泰国的指示。

但李泰国非常不满意,又让他口头写信,这是桂亮的亲笔书函,桂良即下令将这份书稿抄录下来。桂良觉得当天晚上是无法将这封书函做好的。

而李泰国面对中方的一再推脱,这让他非常恼火,因为在英国部队进入北京之前,他们对于英国官员和英国问题的看法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

看到李泰国的态度如此强硬,桂良怕了,答应了英国的大部分请求。

随后,李泰国和威妥玛向额尔金送来了桂良等人早就答应的书信,桂良和花沙纳都答应了英国的大部分请求,这让额尔金很是高兴在他看来,这就是桂良和李泰国谈判的结果,也是李泰国劝说他们的结果。


李泰国担任英国代表团的翻译,本由额尔金委任到津,替英办事,但因其上海税务处的身份,故中国也想借此来减少英方的请求。桂良和花沙纳因此指名道姓地请求与李泰国谈判。

李泰国身为英国汉文副使节,在中英《天津条约》的谈判中,没有任何决策的权力,所有的事情都要听从额尔金安排,但是,桂良和花沙纳一上来就提出要和李泰国进行协商。

所以,桂良和花沙纳的奏章中,李泰国是英国人出席次数最多的一个,这让当时的清政府和他的官员们,认为在中英两次会谈中,李泰国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李泰国在当时被视为和谈中的重要角色。桂良和花沙纳也借着这一点,来充当他们在和谈中让步的盾牌。

事实上,自从六月十一日以后,李泰国在有关中、英两国《天津条约》的协商工作中,除了6月24日和6月26日在卜鲁斯与花沙纳谈判时担任译员外,还在其中对《天津条约》进行了中英文对照。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是李泰国和中英两个国家的一部份

中英《天津条约》第二十六条,“江宁契约第十条,定了进、出十五项货物的赋税,那时要计算赋税的数额,都是以百两五两的价格计算,每百两五两,大致计算,以确定公当。

但由于条子所载的货物种类繁多,所需的赋税却是一成不变,所以原本的公正税法,现在已经变得很严重了,想要修改一下,然后再请户部官员前往上海,与英国官员商议,尽快把契约送到石朱批,再依新章办理。

除了英国人要借李泰国的手,中国人也要借李泰国的手。

中国之所以要利用李泰国,有两个原因:一是想要借他恢复英大使在天津协定上所答应的在京的条款;二是李泰国愿意为中国争取在和谈时的有利环境。

1858年十月十二日到十五日,中国代表团成员王有龄、薛焕、英国代表团阿藩斯和威妥玛、李泰国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谈。中英两国于十一月八日签署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

从他的描述和别人的描述来看,李泰国的确在中英贸易的一些细节问题上给予了中国很大的支持。

但有很多历史资料表明,李泰国在这场交易中,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首先,李泰国协助威妥玛起草了一份关于中英两国最后商定的关税草案。其次,李泰国给了英国很大的支持。

结语

在中英《天津条约》的协商期间,李泰国作为英方的翻译人员,也曾与中国政府进行过私下的磋商,并获得了很多的结果。

李泰国身兼上海税务处处长,所以中国政府希望他能协助中国减少英国的诉求,但这不过是白日做梦,因为李泰国在会谈期间的傲慢态度,让中国政府的所有心思都化为乌有,李泰国不但没有被中国官方利用,还被中国官方视为最狡猾、最凶残、最难缠的人。

即使这样,在上海税收规则的讨论过程中,中国仍然没有抛弃李泰国这个主意,但是,李泰国一直以来都在为英国的利益着想,并受到了英、法、美等国家的一致好评。

李泰国可以说是英国人中的一员,参加了鸦片战争。李泰国在各个方面的行动都是为了英国的好处,并且是毫不掩饰的,和后来在中英的谈判中,他试图通过公正的方式进行斡旋。

这与早期外国税务署的性质有很大关系:第一,这个外国税务署并非中国政府的产品,是由英、法、美三方出于各自的目的,强行施加在中国,尽管税收处从中国拿到薪水。

但在国内外,却没有人认为他们是中国官方的人,英国税收处已经不再担任领事,而是全职工作,法和美税收处还兼任了各自国家的领事,换句话说,税收处基本上都是为自己国家办事,并非为中国办事。李泰国是上海海关税务处处长,他对英国的贡献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前期税务处的工作都是从自己国家的大使馆里抽调过来的,他们对国外的事情非常了解,所以在对外谈判上做得很好,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不是为了中国的利益。

李泰国参加了中英《天津条约》的磋商,以及中英两国《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的磋商,为中英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中英关系初期,我们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中英两国都想利用李泰国,但是最后却常常是由海关来提供更多的协助。

[参考文献]

  1.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中外旧约章汇:第1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3.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第4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4. 苏州博物馆,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5.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第6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6. [英]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上).陈美才,等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泰国   鸦片战争   中国政府   税则   英国   天津   条约   皇上   北京   中国   大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