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日本人视为五四运动的唆使者,晚年更是“龙生九子”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中国也参与其中。


西方列强不仅要将战败国德国在华的原有特权转移给日本,还要北洋政府在凡尔赛和约签字。消息传到国内,举国哗然。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们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开始爆发。


实际上,关于五四运动还有两点隐晦的关键细节。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即英德两极格局的主战场在欧洲,中国到底以什么条件参加这次和会?又是什么身份?


其次,从巴黎到北京相隔万里,以当时中国的通讯科技,何以使民众及时得知会议的内容?是谁将“北洋政府即将签字”这个消息传到国内?


而要溯源这两个问题,就不得不提这位被日本人视为五四运动的唆使者——梁启超

本篇文章,作者带您回顾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代风云人物的刀剑如霜与柔情似水。


一、清末

梁启超生于1873年2月23日,家庭位于广东省新会县茶坑村,祖父梁维清,父亲梁宝瑛,都曾是士绅,是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梁启超自幼跟祖父识字,在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居多。或许因为这种教育,梁启超的聪慧远高过同龄人,难以想象八岁时就可以写文章,九岁时便可以诵读千字文。在1884那年,更是在会试中成为了秀才,于后5年的乡试中,又中举人,可谓古今罕见,堪称“奇才”。


二、变法

在1895年,梁启超举人后的第6年,他已师从著名的大思想家康有为。当时要入京参加会试,恰巧正是清廷与日本侵略者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梁启超以康有为之命,“鼓动各省,鼓动粤中公车,上书言拒和”。同年4月8日,由康有为、梁启超牵头发动了对中国政治运动首次评击,即著名的公车上书,1000余名举人联合上书清廷,要求拒签,实行变法。


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开始实施。康有为出资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并由梁启超作该报的主要编辑。内容主以倡导西学,乃至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因变法损害到了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从而遭到强烈反扑。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动戊戌政变,重新垂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皆被杀害,历时百余天的变法彻底宣告失败。戊戌变法中的两个领袖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则侥幸逃到了日本。


三、观潮

当时,同样流亡到日本的还有孙中山等人。“既然同是清廷通缉的逃亡者,就该风雨同舟”,孙中山便主动托日本友人向康有为表示此意愿。康有为放不开情面,将梁启超派去与孙中山见面了。


会晤回来后,梁启超建议康有为理应与孙中山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却遭到康有为的严词拒绝。康有为认为,即有保“皇”,自以帝师之称,根本瞧不起孙中山这些革命人士。


或许是在日期间吸收了各种新知识,梁启超的想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梁启超对孙中山很是有好感,并且合作的念头一时掐不掉。


康有为被清政府施压,逃离日本。千载难逢的机会,留在日本的梁启超开始频繁和孙中山、陈少白等革命党人接触,有时还拥着被子长谈到三更半夜,一个合作建党的密谋就此诞生。


不料,东窗事发。梁启超的同门暗中将事情告诉了康有为。康有为非常恼火,这是其不愿看到的,便立即勒令梁启超前往檀香山处理保皇党要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揣摩着这个思想的梁启超习惯了为康有为做事,故而离开了日本。


梁启超到檀香山之后,就打起“名为保皇、实则革命”的旗号,募获了革命派一大笔钱。


后续当孙中山去檀香山时,大为震怒,公开宣布与梁启超绝交。原来,梁启超这么容易把这笔钱捞到手,实则因为有孙中山的介绍信。那是在梁启超临行前的,希望他们接待和帮助梁启超。


四、潮升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梁启超对此敏锐地意识到:世界格局会从两极转变到多极,中国一定要参与在其中。意识的角度上,他做出一个大胆的预言,认为在英德两极格局中,德国必败无疑,而中国崛起的转机是加入协约国,才能收回此前失去的权益。


为此,梁启超日夜赶稿在多地方发布文章。数次向袁世凯建言,中国应主动对德宣战。可袁世凯未听取这个缪言。毕竟一战前的德国,不仅是世界第一陆军,同时还是世界第二大海军强国,有足够资格令各国胆寒。反观英、法,一个世界海军霸主,另一个是第二陆军强国,看着差距不大,但明面上,德占比还是最高的。


于1917年,作战双方都已损失巨大,而英、法两国连兵源也几近断绝了。


机会再一次出现了。中国参战了。


中国向协约国支援了大量粮食,17.5万名华工源源不断地赶往欧洲战场。没出多久,便喜讯连连,直至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宣告结束。


一时间,举国欢呼,人们纷纷夸梁启超的高瞻远瞩。梁启超也不是居功自傲的人,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去趟欧洲。


1918年12月28日,梁启超顺利抵达英国伦敦。这是他第一次真正以个人名义出国,此举与国家没有关系,对外他如此说。实际上,他组织了一个民间团体(赴欧考察团),意在鼓动外国人,获得更多支持,以此为中国争取到合理利益。


1919年2月18日,梁启超马不停歇的赶到巴黎,与中国代表团的首次会和。在此期间,梁启超任劳任怨,不仅为中国代表团提供多处便利,还积极与别国官员交好。对他来说,他不仅想要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还希望这次会议能够解决关税自主、领事裁判权等问题。


但是,事态超乎所有人的预料。这场会议名则是为重建战后世界秩序,事实就是法英美三国会议。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索要回被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竟被日本采用各种手段阻拦,甚至还想将其据为已有,而英法因英日绅士协定和法日密约率先做出决定。


北洋要求中国代表团签定凡尔赛和约!


事情发展的让人非常失望。“所有华工的鲜血难道要白流了吗?签下这份和约,中国只会在丧权辱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梁启超气急败坏,很果断将这发生的一切告知国外交家林长民,建议警醒国民,绝不能支持和约上签字!


1919年4月30日夜晚,林长民不眠不休,迅速写出《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亲自送到了报馆。次日早,这篇文章如约登上了《晨报》


四、潮涌

5月3日,由北京大学和其他在京院校的学生发起了五四运动的初潮,也是举行的首次示威游行活动。


5月4日下午2点,北京游行中的规模达3000余人,高呼“还我青岛”、“还我主权”“拒绝签字”等口号。反帝反封建的战吼划过寂静,冲破伪政府军警的重重阻挠,就像一团烈焰,在林中越烧越旺。所以为什么梁启超会被日本人视为五四运动的唆使者,是因为他及时往国内传递重要情报和唤醒民众的爱国之心。


这下,全国各地各阶层民众纷纷响应,千年中国都未曾出现过的情景: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大家同舟共济。


6月28日,北洋政府给中国最后的签字日。此时,驻巴黎的中国使团已收到共7000余份拒签的电报。


有些旅法华侨和留学生1万多人赶到中国使团的驻地,扬言“谁敢去签字,当场扑杀!”。除此之外,竟还组织出一支敢死队,只要有成员不幸牺牲,就由预备的人去补位置。


最终,北洋派出的代表团真没有一个人敢去签那份合约。


1919年发生的五四风雷猛烈而强大,唤醒了无数国民的认知,从而明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只能靠自己实现,这个古老的国家再度焕发出新的活力。


正如梁启超对封建史学的批判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史学的主张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五、潮退

梁启超除了在国家大事上尽心尽力,还在教育子女上颇有建树。“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被誉为近代最会教育的父亲。


梁启超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梁思顺。梁思顺小时候受到父亲的影响,十分喜爱诗词音乐,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编有《艺蘅馆词选》。日常除了帮梁启超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


大子梁思成。梁思成幼时受到父亲的影响,有极高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心。为了推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填补当时中国对这方面的空缺。因为贡献卓越,1948年,他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的院士。


二子梁思永,被称为是近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为什么考古?因为国人还没有考古的意识,很多外国人来到我国挖掘宝物,然后偷偷拉到国外卖掉从中牟利。他要断绝这种可能,故而致力于我国的考古学事业。期间不仅为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和规划做出了系统的论述,还发掘出了很多这方面的人才。与梁思成同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的院士。


三子梁思忠,就职炮兵上校。1932年,还参加了著名的淞沪会战,表现极其勇猛。不幸的是,在后来的一次战役中,因患了腹膜炎,又逢战时,年仅25岁逝世。


次女梁思庄。起初是按照父亲的规划的人生,而选择生物学,但发现不感兴趣后而改图书馆专业。这里就不得不提,梁启起是真正做到了把良好的德行实践到生活里一个好父亲,他只会根据子女的兴趣,为子女选择专业,却只是建议从不强求。因为当梁启超在得知梁思庄改专业后,并没有指责她半句,而是十分后悔自己当初的干涉,便立刻写信予她,道说自己的错误。而梁思庄也争气,精通4国语言,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图书馆事业,成为我国图书馆领域名声响亮的专家。


四子梁思达。毕业于我国南开大学,是个杰出的经济学家,曾在中国银行任职,还参加了《中国近代经济史》这一巨作的编撰工作。


三女梁思懿,四女是梁思宁。两姐妹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支持者。梁思懿毕业于燕京大学,参加过著名的“一二九”学生事件。后来一直在妇联和红十字会工作。梁思宁则是在姐姐的影响下,加入了新四军,为革命工作奋斗了数十年。


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一位使中国人民挺成腰杆的人物。为了中国的工业兴国,他先后在普渡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就读自动控制和电机工程专业。


1949年,学有所归的梁思礼回到祖国,和我国第一批航天工作者并肩作战,投入到我国第一颗导弹的研制中。


1960年,我国第一颗导弹——东风一号研制成功!


因为梁思礼对我国做出的巨大贡献,1993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总结

梁启超先生可以说是革命的先驱,他的儿女们也个个都是革命党,他们才华横溢,将一腔热血挥洒在中国大地上。


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能立志成为下一个钱学森、梁思礼、袁隆平,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安居乐业而奋斗,将梦想、动力、前进方向与祖国的未来相连接,把自己的一腔热情,挥洒在中华民族这片热土上。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檀香山   中央研究院   北洋   和约   巴黎   德国   日本人   日本   晚年   中国   父亲   我国   龙生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