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度形象的解读

传统观念中印度与宗教紧密相关,这种宗教印象深入人心。近代印度同中国一样沦为西方列强占领下的殖民半殖民地,天竺佛国沦为落后的一级,成了脏乱差的代表。这两种观念深刻影响了行游者对于印度的想象,并通过行游者个体的体验付诸笔端,暗含在新世纪的印度游记中。

1.传统宗教形象的延续

印度在中国的传统形象与宗教密切相关。一方面,印度是佛教产生的地方,是古代中国西行求法的佛教圣地;另一方面,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宗教国家,印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林许文二和陈师兰对印度的描述就是从宗教角度出发的。他们认为印度是有灵性倾向的国家。虽然从现代人的观点看来,印度似乎混乱无序,不合逻辑。但是,印度的混乱都有着深层次的宗教原因——重视来世超过今生。从宗教的观点理解印度更加容易。

宗萨蒋扬钦在书中特别提醒诸位朝圣者,印度很多圣地都位于发展中地区,生活条件较差,看起来既不清净又不具灵性。但是朝圣者应当进入圣地环境的内围:在恒河中沐浴,看河边火葬仪式的进行,闻火烧尸体的气味,聆听缭绕的吠陀唱诵声,这样就能体验到三千年来不曾改变的宗教圣境,获得正悟。

印度作为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充满了灵性,是一个高度精神化的国度,这种观念古已有之。由于佛教的关系,从中国到印度的僧人学者众多。在魏晋时期,中国的僧人开始自发地西行求法取经。先后有朱士行、竺法护、法显等人。

玄奘自西域东归后创作了《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述了当地风土人情和宗教故事,描摹出唐初求法僧心中的印度形象。本书在记录印度佛教传说之外,还介绍了当地民风民俗,人物形象也正邪兼具。这种对印度积极正面的理解正是建立在对印度传统宗教文化的理解之上。 宗教是印度的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印度教徒深信“梵我同一”和“轮回转世”的信条。在他们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相分离,灵魂是永存的,肉体是暂时的。这种价值观,造成了现实生活中,他们满足于宁静清苦的生活,追求精神世界的氛围。

古鲁和苦修者是印度圣地的两大重要风景。不论是印度教的“遁世期”,还是佛教的云游悟道,苦修是跳出轮回、获得解脱的重要途径。着天衣,弃绝欲望有助于人得道正悟。初次到印度的旅行者会惊异于眼前的苦行僧们。他们满身灰尘,长发打结,破衣烂衫或是裸体,浑身都是斑点和伤痕,信仰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2.近代没落形象的留存

在中国语境中,近代印度人的形象最生动的代表无疑是“红头阿三”或是“印度阿三”。这个伴随着半殖民社会状况产生的“套话”成了先入为主式的概念和印象。这个印象具体且单一,虽然就其来历并无统一说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对上海租界替英国人挥舞着警棍的印度捕快们的蔑视称呼。

这一称呼在许多国人眼中沿用至今,影响了部分行旅者对于印度的认识,存留在新世纪的印度游记中。“阿三”用一个最小形态的载体,最大限度的释放了这一概念背后潜藏的文化意义。这些殖民地时期的包着头巾的骁勇善战的锡克教徒其实是印度警察的一个侧影,囊括了印度警察最显著的特征。印度警察这一群体颇为频繁地出现在众多游记中,因为旅行者不得不与当地导游打交道,而警察则充当了凶神恶煞的导游管理者的角色。印度人注重等级和秩序,警察身份相对较高。同时这些印度警察也视心情向那些摆渡者收取保护费,交不出保护费的人往往得到一顿乱棍。

众多行旅者笔下的印度乡村残败狭窄,排水沟里流淌着绿色黏液,牲畜和人挤在堆满了垃圾和食物的肮脏的泥巴屋子中,苍蝇成群,气味难闻。这种以现代角度看来匪夷所思的场景带给了他们失落和愤怒的感情。这种失落在见到印度人独特的入厕习惯之后达到顶峰。印度人对于厕所的坦然和自得令人惊异。

早在2500年前,古印度曾经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可使每个家庭通过下水道把废弃物直接排出的污水系统,可是现代印度却依然是一个被厕所问题严重困扰的国度。在部分印度人的观念中,随地大小便其实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而传统西式的厕所将人憋在火柴盒大小的房间里,不得不置身臭气当中。如果在露天的环境中,则可以在解决生理问题的同时仰望天空进行冥想。除此之外,他们的印式厕所环保洁净,不浪费树木。这种观念也可视作是印度独特“洁净观”的投射。

日益严峻的厕所问题阻碍了印度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广大印度农村中约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家庭有独立的厕所,剩下的三分之二不得不借助于为数不多的公共厕所和大自然的怀抱。这种困境造成了一部分地区妇女遭到猥亵的事故频发,事发之后由于害怕声誉受损又只能忍气吞声,无形之中助长了这种恶性循环。

传统的印度女性自由恋爱机会很少,大多依据种姓嫁人,极少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大多依附于丈夫生存,婚后与公婆同住。1991年拉奥执政以后,印度解除了经济管制,经济自由程度大大提升。新兴的经济范畴催生了大量就业机会,在印度的大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工作,获得了自身经济独立。但是即便是孟买这样的城市,参加工作的妇女也只占妇女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偏远城镇的比例更低。出门工作的妇女遭到各方的反对,传统观念中妇女的职业应该是全职主妇,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传统印度宗教、种姓制度、男权社会思想的三重影响,导致了印度社会弱势群体受歧视的状况迟迟得不到改善。

与儿童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众多行游者都对这一制度表达了自己的困惑。《罗摩桥》中,主人公在杰伊瑟梅尔酒店的餐厅里观看了一场拙劣的父子木偶表演。父亲卖力的演着木偶,当儿子演坏时他还骂儿子不努力、不争气;父亲市侩贪婪地向他们兜售着纪念品,旁边的儿子却是一脸的不屑和鄙视。这种制度的枷锁永远无法冲破,束缚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低种姓的人和高种姓的人之间始终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仅仅因为出生的差异就决定了社会地位的差异,无法公平的享受教育和社会福利,虽然有普及的民主制度,这些不可接触者始终不是国家的主人,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他们可悲的境遇很少得到改善。

3.当代新形象的游记表达

当代印度正努力在全世界树立崭新的形象。印度的好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这个古老的文明正在经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阵痛。虽然印度的贫穷让人触目惊心,我们也不应忽略印度社会为改善状况所做出的努力和印度高度发达的精神世界。新千年后印度加大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力度,初等教育普及计划目标是到2010年,所有6-14岁儿童应完成八年义务教育。经过20多年的努力,印度教育基本设施得到改善,学校学生数量增速很快,特别是女教师的数量有所增加。

印度信息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和离岸呼叫中心的成功,在海外广受欢迎的富有异域情调的宝莱坞歌舞剧,频频问鼎国际大奖的印裔作家,正变得更加显赫富有的印度社团,都展示着印度正以现代化的面貌登上国际舞台。倘若单纯从传统的角度去观察印度,会扭曲对印度的理解。随着当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达与传播速度的提升,大众传媒塑造的能歌善舞的印度形象在我国日益深入人心。从早期引进的印度电影《大篷车》里体态优美的主人公等都折射出印度追寻以平和态度对待生活的生命哲学。

伊洛在《去印度,去印度》一书中提到,她到印度之后逢人就提《流浪者》、《大篷车》,本以为这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影在印度应该更加如雷贯耳,结果出乎她的意料,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两部电影。印度电影年产量巨大,加之这两部电影年代久远,无人知晓也情有可原。不过从这种描述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印度电影在中国行旅者心中留下的能歌善舞的深刻印象。

印度拥有引以自豪的与西方相似的民主制度,拥有实效运作的议会两院,拥有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以保证印度选举制度几十年来的平稳延续,拥有良好的英语教育,拥有比较严格的金融管理和声誉颇佳的信息产业。印度人拥有强烈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富于活力的人口结构。这些因素都给印度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其连续多年仅位于中国之后,甚至有望在速度上赶超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为全社会带来了红利,社会也在努力改善社会的不平等状况。

总而言之,无论是传统的宗教形象的延续,还是近代印度没落形象的留存,以及当代印度的新形象,都是行游者们在亲自感受到印度之后记录下来的生动的印度形象,印度从来就是一个矛盾的国度,至今仍然摇摆于传统和现实之间。或许这些形象与印度现实不能完全吻合,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探讨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同样具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印度   求法   印度教   圣地   种姓   形象   佛教   印度人   中国   厕所   宗教   妇女   观念   警察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