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养着漕帮,满朝文武都怕他,为啥雍正却不管

雍正年间,李卫凭借着勇于任事、操守廉洁而受到皇帝的青睐,他本人也实现了由“一介微员”到“封疆大吏”的转变,巅峰时期,他治下的漕帮、盐帮更是关乎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不过,史书也有记载称“李卫粗率狂纵,负气好胜”,他和同僚的关系也不太好,可由于雍正的宠信,满朝文武也都对他十分忌惮,并没有人敢于拿他怎么样。

脱颖而出的李卫

随着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热播,片中的一个角色也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便是李卫。

这个在影视剧中小名为“狗儿”的角色出身寒微,后来还被委以重任,然而历史中的他,人生要远远比电视剧中精彩。

出生于江苏徐州的李卫其实根本不是正经科举出身,反而是靠“纳捐”当上了官,也就是说,他这个官根本就是买来的。

通常来说,买官者多为纨绔子弟,可李卫并非如此,他自幼习武并练就了一身“定国之志”,决心要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抱负,也许正因如此,他和雍正之间才能对上眼,开启自己别样的精彩人生。

康熙晚年间,皇子明争暗斗将朝廷拖入了一个深渊,当时朝中上下都在忙着处理这些事,阶级矛盾直接激化,清国政权的稳定也遭受着严峻考验。

脱颖而出的雍正对于这些事也相当清楚,他想要建功立业,就必须要去打击朋党。

官场的腐败在当时似乎形成了一种惯性,雍正在大规模展开钱粮清查时,更是发现了各省官吏已是盘根错节、地方势力非常顽固,对于皇帝触碰他们“蛋糕”的行为也充满了抗拒。

雍正绝不是好惹的,面对这种情况,他必须要重新提任起一批勇于任事、操守廉洁的官吏来更新官僚队伍,被改授云南盐驿道的李卫当时36岁,他也成为了雍正边疆重地的心腹之人。

盐,放在现在看起来似乎不值钱,可放在封建王朝,那是财政利税的一大项。

通过清前期的史料也能发现,盐课是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可到了康熙末年盐务松弛,尤其是云南的盐政之弊为天下之冠,有的地方官员在挖出了盐井后甚至都不上报,此外贪污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些都是“从皇帝口袋里偷钱”的行为。

李卫到达云南后马上开始了整顿云南盐驿道的工作,他也从吏治开始着手。

前任盐道沈元佐亏空十一万九千余两、原巡抚甘国壁私自挪用盐课,这些事都被李卫全部查出,他责令这些人悉数归还。

在李卫抵达云南短短半年之后,云南盐政就从亏空变成盈余三万余两,雍正得知后更是夸赞道:“一切放胆去做,自有朕做主。”

有了皇帝撑腰的李卫更加放心了,本就不怕得罪人的他,动作幅度越来越大。

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盐的问题得以解决,盐帮也在起着作用。

盐帮早在汉朝时期就出现了,在历朝历代中,若是国家缺钱或者商贾之流主动捐款的话,一些皇帝就会颁发贩盐许可证,这就为盐帮的壮大提供了条件。

李卫在短时间之内就能“扭转局势”,光靠自上而下的力量是很难办到的。

当然,当时的李卫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就连云南督抚对于李卫的工作都表现出明显的敌意。

云南的盐井分布是极为不均匀的,从各盐井运送路途遥远,运价高、盐价也贵,而且还经常缺额,李卫还专门想了一些办法。

他将原来销售的黑盐运往昆明重点销售,而大姚、广通等五处的原食白井盐则改食白井沙卤盐。

这样的变动也很快促使食盐获得了“就近行销”的机会,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课额收入,降低了官方的管理和缉私难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边疆的经济秩序。

他的改革也建立在亲身调查之上,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肃清了云南官场,调节了盐在生产和销售当中的关系,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并避免了云南盐务的恶性循环。

也正是因为李卫,导致了很多云南官吏被革职,可这一系列的革新政策却被雍正视为“治理地方的难得人才”。

就在李卫不断得到雍正宠信的同时,年轻气盛的他却和贵州威宁总兵官石礼哈不相融洽,于是被调到了浙江。

这个时候,李卫的思路变了:在云南的他打击的是吏治,而到了浙江他反而去打击走私盐业的行为了。

在他的一系列高压政策下,浙江的盐政也出现了“食官盐者多,食私盐者少”的局面。

此后出现的“两淮盐政改革”等,几乎都是在抄李卫的作业,而且,也只有李卫有这个本事,从后续的历史来看,李卫一离任,私盐和盐帮又重新兴起,当然这都是后话。

除了盐之外,李卫需要治理的方向很多,因为从雍正3年开始,他的身份已经成为了浙江巡抚。

想要在这个位置上完成任务,李卫也深深知道自己的压力有多大,保持稳定,就得让各方势力均衡。

浙江是清朝的重要财富区和海上门户,南明之人“反清复明”的重要通道也在此处,李卫到来后,很快就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雍正年间,有一个“黑社会”组织获得了合法地位,那便是漕帮。

“漕帮”一词是民间的称谓,可其背景却十分深厚。

在明清两朝,粮食会通过大运河向北运输,围绕漕粮的运输和征收是统治者关注的重点,因此也形成了一套潜规则体系。

在漕运的过程中,不同的运军和漕船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又按照不同的地域营卫划分为“帮”,出名一点的德州帮、兴武三帮等都是这个阶段的产物,每个帮派所持有的运输船数量也不同,多的有大几十艘,少的也有一二十艘。

之所以说漕帮能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黑社会”组织,主要是因为漕帮的三个特点。

其一,漕帮的成分非常单一,他们都以无产男青年组成,还有一部分底层读书人。

其二,他们都有着严密的帮规,维持着体系的严肃性,若是有人触犯了帮规,那么惩罚措施也是极为严厉的,甚至还有死刑。

其三,他们主要维持着军事化管理,还有专门的旗语和暗语。各个帮派之间还有协约,因此维持着总体上的平衡,而正是因为雍正给了他们合法的身份,这也使得这些人都需接受官府的管理,李卫来到这一带,他们就得接受李卫的管理。

在漕船的流动中,也包含着物资的流动和人口的流动,若不加管理,这些社会群体将会成为不稳定因素,也是潜在的破坏力量,依靠漕运生活的劳动力高达百万之巨,而他们个个都是走南闯北的“武夫”,还有着“黑社会”标签。

很显然,李卫有这个本事将他们管理控制好。

在浙江,李卫还掀起了一系列文字狱大案,目的就是为驯服江浙官场,并保证中央赋税的征收。

和云南类似的是,浙江也出现了前几任巡抚和地方官员留下的亏空问题,那也成为了无底洞,若是不采取强硬措施估计也很难弥补。

很快,李卫推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将浙江的摊丁银平均在1钱4厘5毫到2钱左右,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此外,由于浙江是沿海地区,雍正也要求李卫要留意海洋形势。

李卫的行动很快,他第一时间就向雍正报告了海商、渔民、治安等问题。

其中有一处名叫玉环岛的岛屿,由于海禁的原因变成了荒滩,可民众还是会背着官府前去垦殖,几乎是屡禁不止。

雍正知道这件事后,让李卫找个合适的办法。

李卫登岛后发现此处能够开垦的土地达到了10多万亩,而且岛上的地形险要,完全可以用来抵御海盗,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人多地少的矛盾,那倒不如让民众上去开垦,并采用强化管理的方式。

雍正对于这样的措施大加赞赏,他甚至在朱批上写道:看到筹划如此详细,如果朕不感到高兴,除非是呆皇帝也。

即使他的手段是雷厉风行的,可当地的老百姓还是认为他关心民间疾苦,还有兴修水利、开发海岛的工作,算得上是一位好官,浙江人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

而且,浙江和江苏两处是明清时期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雍正让李卫放心去干,更是体现了对他的认同和信任。

安稳,靠的是情商

跟那些科举出身的为官者相比,李卫的身上缺少了读书人的典雅,他似乎总是在处理各种人事间的纠葛。

雍正欣赏他,可雍正同时也欣赏鄂尔泰、田文镜,当年雍正挂榜招贤办理漕运的时候,就是田文镜在处理这些事,可是李卫和这两人的关系都不太好。

田文镜曾仗着自己得到赏识就去弹劾李卫,雍正并没有什么反应,这件事传到了李卫的耳朵里,梁子也就彻底结下了。

估计是田文镜看到李卫并不好惹,于是便想着改善关系,大家都是吃皇粮的,哪怕是个点头之交都比交恶要强,然而李卫却从不给田文镜台阶下。

在李卫的母亲去世时,田文镜专门派了人携带重礼前去吊唁。

李卫看到田文镜的名字就来气,他直接将田文镜的使者推出了门外,甚至还将写有田文镜名字的纸都丢到了厕所里。

而浙江因为有了李卫的出现,治安都出现了明显的好转,有关扒手、赌博、拐逃等犯案数量都有着明显的减少。

雍正并不是一个喜欢听小报告的皇帝,他看重的是能力,在看到了李卫的真本事后,李卫的人生也“水涨船高”,浙江总督之后,李卫还先后被升任为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和直隶总督,速度还是“几年一个台阶”。

在雍正的眼里,李卫就是一个优秀的为官者。

他本人曾提出过“重能轻贤,重才轻守”的用人原则,李卫廉洁操守,做事能力一流,雍正不青睐他都不现实。

此外,在雍正的用人过程中,就算他知道某些官员有着一些缺点,他还是会想尽办法将对方的优点扩大。

李卫是个不近人情的人,因此也惹来了众多非议,当年他还在云南的时候,就有同僚告御状,说他“不顾公论,专任私情”,雍正了解李卫,所以他看到这些密折的时候一点反馈都没有给回去。

雍正也比较自信,他认为有才干的人就该放心大胆去用,就算用到了“魑魅魍魉”也逃不出皇帝的手掌心,所以没有什么好畏惧的。

对于李卫来说,和同僚的矛盾都是小事,处理这些事并不是“情商”的体现,真正的“情商”是要处理好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在李卫的脑海里,“忠君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只有在面对皇帝的时候他才会谨慎小心。

雍正6年,李卫远在家乡的堂弟不守法理,李卫得知后直接将堂弟给囚禁了两年,雍正知道这件事后更是非常高兴,认为李卫是忠君尽责的典范。

李卫的那些为政措施,也是为了以卓越的政绩来获得统治者的信任来换取仕途,雍正对于李卫的信任也是在于李卫对皇权的捍卫之上。

李卫更聪明的一点,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该办什么事”。

他触碰了很多同僚的利益且不徇私情,完全秉公执法,导致被很多人上告,可当时的雍正正在面临吏治败坏的局面,他必须要有剔除积弊的行动,那么李卫就是最合适的那只“手”。

因此,并不是说雍正不管李卫,而是李卫所做的一切,都和雍正的设想一致。

参考

运河漕帮、盐帮 中国大运河漕运文化

“模范督抚”李卫 李秀兰 历史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雍正   盐政   漕运   盐井   吏治   巡抚   同僚   云南   浙江   皇帝   文武   李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