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的不臣之心到底有多偏执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次子,自小便偏爱武艺而荒废了学业。明太祖朱元璋派他到京城读书,但他不用心,荒废了学业,又经常放纵自己的言行,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即使是他的舅舅徐祖辉多次劝告,也无济于事。朱高煦凶悍残暴,甚至有过在涿州杀害驿丞、屠杀百姓的罪行。

明朝建文帝继位后,他试图削弱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引起了朱棣的反感。朱棣作为燕王,曾立下赫赫战功,但他害怕受到清算,于是装疯卖傻逃到北平,后起兵反对建文帝,这便是“靖难之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白沟河之战”中,朱高煦表现出色,斩杀了建文帝派来的都督瞿能,多次救助朱棣于危难之中,军功卓著。朱棣十分喜欢他,甚至曾夸赞他很像自己,并在某次战斗中让他代替身体不好的世子上阵。朱高煦凭借军中威望,变得越来越骄横自负,行为也越来越出格,经常违法乱纪。

明太宗朱棣成功篡位天下安定后,他开始考虑册立储君的事宜。他左右为难,因为一方面有自己偏爱的次子,一方面是勤勤恳恳广受好评的嫡长子。经过权衡利弊,朱棣最终按照历代的优先册立嫡长子的规矩,立朱高炽为太子,而派朱高煦去藩国云南驻守。但朱高煦不愿离开政治中心,希望留在皇帝身边,谋划夺取太子之位。明成祖因为儿子的缘故,被他的哭闹所烦,同意让他继续留在京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朱高煦并不安分,自视为唐太宗李世民,不遵礼制,招募士兵,杀官员,又构陷太子,企图篡位,但未能成功。明成祖将他封到青州,但他拖延时间不肯前往,甚至开始胆大妄为,杀官员,使用天子的车马器物。这些行径引起明成祖的愤怒,将他废为庶民,将他的亲信爪牙诛杀。

虽然明成祖后来心软,将他封到乐安州,但朱高煦已经心怀怨恨,开始积极策划谋反,嫉妒自己的哥哥。

明成祖在永乐二十二年去世,由太子朱高炽继位。当时首都已经从南京迁到北京,朱高煦派遣他的儿子和忠诚的部下前往京城打探消息,他想趁机制造混乱并趁机举兵起事。然而,明仁宗是历史上难得的仁慈之君。上任伊始,他平反了方孝孺、解缙等名臣,释放了建文帝时期被关押的人。尽管他深知弟弟朱高煦图谋不轨,却没有惩罚他。相反,他将朱高煦召回京城,并给予他丰厚的赏赐,提高了他的俸禄,又封赏了他所有的儿子。最后才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乐安州。明仁宗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用心良苦,醒悟过来,安分守己,不再犯错。

图片来源于风络

然而,明仁宗在位仅十个月就去世了。如果他活得再久一些,历史会有所不同。太子朱瞻基当时留在南京监国,得知父亲去世后,急忙前往北京举行葬礼。与此同时,朱高煦仍在策划野心勃勃的计划。他并没有因哥哥去世而感到悲痛,反而感到欣喜,并怨恨为什么他不早点死,这样他就可以直接继承大位了。朱高煦打算在路上截杀赶往北京的太子,但太子似乎有所警觉,绕路而行,未被朱高煦得手。

朱瞻基继位后,仍对朱高煦这位叔叔慷慨相待,给予他比其他亲戚更为丰厚的奖赏。朱高煦经常向明宣宗提出各种建议和要求,宣宗也很给他面子,基本都答应了。然而,朱高煦是在试探明宣宗的虚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误以为宣宗软弱无能,自己的野心也越来越大,造反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

朱高煦在宣德元年八月正式发动了造反行动,他利用自己在山东地区的势力和高官厚禄来笼络军队,成功地发起了起义。当时的御史李浚在山东老家守孝时,听到了朱高煦的阴谋,于是乔装打扮,从小路赶往北京,向皇帝报告,让皇帝早做准备。但明宣宗并没有出兵,他舍不得对亲叔叔、父亲的弟弟发起讨伐。宣宗只派宦官送去书信,劝朱高煦停止反叛。但朱高煦却不予理睬,甚至派人给朝廷写信,怒斥朝中大臣不识时务。宣宗只好公布朱高煦谋反的事实,并派遣薛禄率大军讨伐他。大学士杨荣建议宣宗御驾亲征,以展示声威和安抚人心。宣宗采纳了建议,并向朱高煦承诺只要他交出怂恿他谋反的逆贼,就可以既往不咎,所有的优惠待遇也都不变。但如果朱高煦执迷不悟,到时候只有成为阶下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宣宗率领大军到达城下,朱高煦内心恐惧,但他还是佯装镇定,写下战书,约定明天开战。宣宗不忍心强攻,于是继续用弓箭射进城内,劝降的书信,但朱高煦却置之不理。宣宗只好下令强攻,箭雨如雨倾泻而下,声势浩大。朱高煦感到无助和绝望,最终投降,叛乱得到平息。

朱高煦被带回京城,群臣纷纷上书要求杀他以表明正义,毕竟这是严重的谋反罪行,必须进行严惩以威慑天下。但是宣宗并没有听从群臣的意见,只是将朱高煦和他的父亲废为庶人并关押在皇城中。此外,宣宗下令处决了六百四十余名逆党和同党,同时将涉案的贪官污吏发配到边疆。

后来,宣宗前去探望被关押的朱高煦。此时朱高煦被关在囚室中,身上被脚铐锁链所束缚。宣宗与他亲切交谈,并查看了他的囚室。但当宣宗走过朱高煦身旁时,朱高煦突然伸出一只脚,想要让宣宗滑倒。宣宗很生气,因为他一直顾念着亲情,却遭到了这样的恩将仇报。他下令拿来了一个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关在里面以示惩戒。但朱高煦不肯屈服,竟然一下子将大铜缸顶起来,以示不服。

宣宗非常愤怒,他接着命令点燃铜缸周围的木炭,将火烧得旺盛起来,最终把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铜缸内。朱高煦这个一代枭雄就此殒命。但其实他的死是由于自己的鲁莽决策所致,因为他并没有看清大势,一意孤行,贸然发动起义,最终把局面弄得一发不可收。他的野心勃勃,机关算尽,却反误了自己的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乐安   囚室   京城   群臣   次子   野心勃勃   偏执   北京   太子   皇帝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