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宣言解读(上)-回到最初的美好,政府存在的意义!

18世纪中叶,英国持续的对北美殖民地实施诸多不公正政策和制裁,各种赋税和贸易管制使得北美殖民地的人民苦不堪言,忍无可忍,13个殖民地决定联合起来,宣布独立!

战火是在所难免的,但要想让全体200多万殖民地人民携起手来,组成人心一致,所向披靡的队伍,一定要有一份可以引起共鸣,掷地有声的精神纲领。

《独立宣言》,应运而生!

1823年原件摹本——维基百科

托马斯·杰斐逊的《独立宣言》可以让当时的人民感动到哭,哭过后,心中又会泛起澎湃而平静的力量,成为当时农民起义军乃至正规大陆军的精神纲领。

托马斯·杰斐逊画像——维基百科

但是它的意义,其实远不止如此,它深深影响着美国社会和司法体系的发展,再读《独立宣言》,你会幡然感悟,如今强大的美国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仿佛都可以从这份宣言中看到影子,但是我们不能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这个国家已经强大了起来,强大到,让当权者完全可以忽略建国时的初心,忘却这份《独立宣言》所讲述的最初的美好,只留下现代人民的不满和抱怨。

独立宣言-前言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

美利坚十三州联合宣言

在人类发展史上,当一个人民组织欲要和原有的组织解除政治关系时,并要夺回自然界造物主赋予他们的独立,平等享有自然法则的权利时,出于尊重,他们要将独立的理由阐述出来。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无需证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了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民才建立了政府,政府权利来源于人民的同意。

无论何时,无论以何种形式,当政府背离人民时,人民有权利改变或推翻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政府存在的基本准则以及它组织实施能力的形式,都应该是使人民感觉到更加安全和幸福。但谨慎客观的说,一个长期存在的政府不会被轻如鸿毛的理由推翻,历史显示,人民更倾向于去忍受,只要还能忍,他们就不会去推翻一个久已习惯的政府,但是在长久的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下,在绝对的暴政统治下,在他们的人口在被不断消减下。他们就有权利,他们也有责任,抛弃这样的政府,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庇护!

独立宣言-前言:解读

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农民起义推翻暴政的方法,锄头铁锹,撸起袖子先干再说,或者简短的口号以奋人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美国人民在推翻英国统治前,礼貌客气的做了这样一份宣言。心中怒火中烧,还要面带微笑的阐述宣言。你再看宣言的内容,好像就能够理解美国社会上现在的一些现象:

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好意思驱赶逗留在门口的流浪汉,只能任由他们自由发挥,心中却是一万匹草河马。

燃气公司在调价前,会邮件礼貌的通知大家,我们下个月要涨价了,如果用量不变的话,预计你下个月的账单会是本月的1.5倍,我们要获得更大的利润,目前好像没有其他方法。

越是市中心,治安,卫生越差,流浪汉越多,因为政府的行政庭都在市中心,流浪汉们估计都明白,政府会保证他们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以自由在城市的墙壁上挥墨如纸,可以将公交厅霸占为自己的床榻,反而不愿去相对偏远的郊区。造就了郊区的治安和卫生明显好于市区的状况。

美国市区一角商业区-Google 地图

美国郊区一角居民区-Google地图

——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独立宣言   美国   托马斯   自由权   政府   流浪汉   殖民地   郊区   宣言   最初   权利   美好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