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时,​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家为何不出手相助?

#头条创作挑战赛#

曹操旗下有赫赫有名的八虎骑,其中夏侯家就贡献了三位名将: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

他们的后代在司马氏篡位时,各自都有怎样的表现呢?

夏侯惇一脉出名的人物不多,唯有安西将军曾镇守过长安的夏侯楙稍有著名度,夏侯楙娶了曹操之女清河公主为妻,与曹丕甚有交情,但本人无甚能力,性无武略,而好治生

夏侯尚的后代名气就大多了,出了一个名士:夏侯玄。

时人形容他: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玄学领袖何晏: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


颍川荀氏的荀粲:夏侯泰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隙。二贤若穆,则国之休。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


司马氏专政后,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密谋杀大将军司马师,让夏侯玄代替他为大将军,不料阴谋暴露,涉及此案的夏侯玄被司马师所夷灭三族,夏侯尚一脉断绝;


唯有剩下的夏侯渊人才济济,后人一直活跃到西晋。

咱们依次介绍下;

长子:夏侯衡

夏侯衡作为长子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还娶了曹操之弟的女儿,特别受恩赏宠信(长子衡,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恩宠特隆

他死后,儿子夏侯绩继承,为虎贲中郎将,孙子夏侯褒也依序继承(衡袭爵,转封安宁亭侯。黄初中,赐中子霸,太和中,赐霸四弟爵皆关内侯。衡薨,子绩嗣,为虎贲中郎将。绩薨,子褒嗣)

夏侯衡这一支能承嗣爵位,说明其没有反对过司马氏,否则司马氏断然不会如此宽容。

次子:夏侯霸

夏侯霸的名气应该是诸子中最响的。

初,右将军夏侯霸为曹爽所厚,以其父渊死于蜀,常切齿有报仇之志,为讨蜀护军,屯于陇西,统属征西。

在陇西,夏侯霸也许因为汉中之战郭淮没有出力,导致其父夏侯渊阵亡,与郭淮的关系弄的很僵(平素与郭淮不和)

此时的夏侯霸受曹爽庇护,深受眷顾,自然不把郭淮放在眼里(霸,正始中为讨蜀护军右将军,进封博昌亭侯,素为曹爽所厚)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很快就诛杀了曹爽,夏侯霸认为此番必然祸害及身,加上与郭淮的矛盾,于是逃入蜀汉(闻爽诛,自疑,亡入蜀。以渊旧勋赦霸子,徙乐浪郡)

随着夏侯霸入蜀,夏侯家也失去了最坚定的反司马骨干。

三子:夏侯称

夏侯称名气不大,但其从小就展露了用兵天赋。

自孺子而好合聚童儿,为之渠帅,戏必为军旅战陈之事,有违者辄严以鞭捶,众莫敢逆。

夏侯渊看到儿子召集一帮幼童玩行军统兵作战的游戏,私下觉得很好奇(渊阴奇之),于是让夏侯称研读《项羽传》同时学习兵法。

夏侯称的答复很牛:能则自为耳,安能学人?

带兵打仗的才能是天生的,怎么能去学他人!

似乎有一定道理,霍去病、李世民这些从少年时代就展露才华的名将之前也没有打过什么仗。

夏侯称本人的武力也十分强悍,年十六,渊与之田,见奔虎,称驱马逐之,禁之不可,一箭而倒。

不仅武艺十分了得,夏侯称文治也很强, 每次参加宴会,连机辩之士都压不倒他,当世名声响亮之人大多愿意追随他(每宴会,气陵一坐,辩士不能屈。世之高名者多从之游)

曹操听说夏侯称的事迹后,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我终于得到你这样的人了!(名闻太祖,太祖把其手喜曰:我得汝矣!)

夏侯称与曹丕也十分友善(与文帝为布衣之交),这样的人一旦成为魏国的统帅,蜀吴的压力可想而知,曹魏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宗室没有人能在军事上压制司马懿,试想如果夏侯称能担任雍、凉都督,后面还有司马懿什么事嘛?

​可惜的是夏侯称年仅十八就走了,这不仅是夏侯家更是曹魏的极大损失。

四子:夏侯威

夏侯威这一支在魏晋最为荣耀。

贵历荆、兖二州刺史。子骏,并州刺史。次庄,淮南太守。庄子湛,字孝若,以才博文章,至南阳相、散骑常侍。庄,晋景阳皇后姊夫也。由此一门侈盛於时。

父子都担任过地方大员,次子夏侯庄的女儿夏侯光姬还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母亲。

要论与司马师的亲密程度,夏侯威这一族最甚。

五子:夏侯荣

夏侯荣小时候就很聪明,七岁就会写文章,每天读很多书,用不了几天就记住理解(幼聪惠,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之)。

文帝闻而请焉。宾客百余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

夏侯荣看一遍就记住数百人的名刺(相当于名片),难度可想而知,因为名刺上不仅有名字还有每个人的籍贯等信息。

​夏侯荣就可以做到不弄错一人,曹丕感到非常惊奇(帝深奇之)

夏侯荣随后追随父亲参加了汉中之战,夏侯渊被黄忠阵斩,属下都劝夏侯荣赶紧逃命,夏侯荣不走,对属下说:我父亲已经为国捐躯了,我怎么能逃跑苟活于世!(汉中之败,荣,左右提之走,不肯,曰:君亲在难,焉所逃死!。)

乃奋剑而战,遂没阵,此时的夏侯荣才多大呢?年十三,死的壮烈,令人叹息!

六子:夏侯惠

夏侯惠资料不多,记载其担任过乐安太守。

七子:夏侯和

论官位,夏侯和在夏侯渊后人里做的最大,干到了九卿之一的太常。

夏侯和和司马昭关系密切,曾担任相国府的左司马(左司马掌管相国府的兵权,可见司马昭对其信任有加)

钟会在成都密谋造反时,夏侯和明确反对

前逆臣钟会构造反乱,聚集征行将士,劫以兵威,始吐奸谋,发言桀逆, 逼胁众人,皆使下议,仓卒之际,莫不惊慑。相国左司马夏侯和、骑士曹属朱抚时使在成都,中领军司马贾辅、郎中羊琇各参会军事;和、琇、辅皆抗节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

西晋建立后,又历任光禄勋、河南尹。

总结下:

除了夏侯霸只身投往蜀地,其余渊诸子孙,或保持中立,或以姻亲之故迎合司马氏尽心佐命晋室。

曾经作为曹操左膀右臂的夏侯氏,在司马氏篡位时,决然抛弃了曹氏,与司马氏实现了利益绑定。​

加上曹氏诸王都被软禁在邺城,皇帝再无任何政治上的盟友,魏晋易代势不可挡。。。。。。。

假使夏侯称、夏侯荣两位少年英才还在的话,曹氏与司马氏的对决,胜负犹未可知也。

几点小说明

1、咱们这个系列的特点

图多,这也是开始写作的初衷,让历史读起来很易懂。

非历史专业,业余写作,如果出现史料引用错误,也请谅解,咱们欢迎理性讨论,上纲上线的请绕道。可以称呼胖猫,不要叫小编!!!

2、为了大家阅读体验,咱们不搞付费,也不在文中强插广告,当然如果你读完文章,关注、转发,就是对咱们最大的支持。

3、查看之前历史文章的方法

点开胖猫读历史首页,找到下面带框的栏目,向右移动,找到合集,里面就有之前的文章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陇西   太守   夏侯   汉中   司马   虎贲   中郎将   左膀右臂   相国   太祖   大权   长子   出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