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党”路历程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聆听关于我的“党”路历程。欢迎批评指正。

初识共产党是我在初中的时候,记得当时父亲要参加单位组织的合唱比赛,还要穿上量身打造的新郎西服,曲目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父亲在家一遍又一遍地练,我就一遍一遍地听,于是我慢慢地就学会了。为了一身新衣服,我发誓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向往。

高中时代,我当然记得这个梦想,更因为如果是党员,就可以当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的升旗手。于是发狠劲的学习,从班里的中游水平,进步到班里前三名,可是阴差阳错,还是与党员失之交臂。为了当升旗手,我发誓努力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奋斗。

大学时代,我更记得这个梦想。特别是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独有的先进性,它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它领导我们走上康庄大道,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它在各种客观规律中寻找平衡点的尝试和探索……想来之前的衣服、升旗手是多么幼稚,为了自己能符合党员的世界观、价值观,我会为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奋斗终生。于是我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离党员进了一步。我自豪。

研二的时候,我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距成为正式党员只有一步之遥,可是我不敢有丝毫放松。在一次次的党支部的活动中,在和党组织成员的交流中,在多次锻炼和成长中,在潜移默化中……我终于成为了其中名正言顺的一员。我骄傲。

后来,我开始思考,我能为党做什么呢?对我而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必须做到内外兼修,厚积薄发。

首先是备课,备课有很重要的三要素,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我认为备课要在一个大语文观的基础上,首先确定本课语言积累、文化积累和用语文的方法,准确解读本课文本问题的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三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是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无穷,板书演示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在让学生交流讨论时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提问要遵循激发兴趣的原则、启发思维的原则和难易适度的原则。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认真总结经验。

最后,我想说,时代在发展变化,教育也在发展变化,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场考验,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当然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所具备的素养远远不止这些,我会向名师学习、向同行学习,尽快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因为我相信:课堂的精彩来自于学生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来自老师的精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2021年4月12日

找到以前的一篇文章,纪念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中国共产党   班里   价值观   共产党   党员   语文教师   历程   原则   结束   精彩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