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风云:林怀部怒杀张啸林!

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是无人不知的人物。抗日兴起,这三人发生严重分化。


八一三战败,蒋介石在西撤前,担心这些人被日本人拉拢利用,落入敌方阵营,曾多次交代戴笠等人动员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一起离开上海到内地。结果,杜月笙因坚持抗日的立场,怕日军进驻上海后对自己不利,就转道香港。

黄金荣以年老体弱为借口,不肯离沪,但以同样的借口回绝日本人的拉拢。这汉奸当不得,黄金荣估计还有点头脑。

可这张啸林就是另类了。

杜月笙临走前受蒋介石的委托曾警告过张啸林,叫他不要与日本人合作。但张啸林官迷心窍,就是不听。相反,看到杜月笙去香港,张啸林则认为正是自己独霸上海的良机,故不肯离沪。

1937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后,很快看中了张啸林在上海的势力,要拉张啸林落水来替日本人维持局面。日军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很快便与张啸林勾结上了,并达成了协议。张啸林本是个毫无国家民族观念的帮会流氓,于是一拍即合,欣欣然当起了汉奸,并建立了一个“新亚和平促进会”的汉奸组织,他自当会长。

他原本自视颇高,想要日本给个伪上海市长或伪浙江省长当当,可日本人则不以为然。虽然日本人的态度不称他的心,但给日本人当汉奸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他派人去外地为日军收购粮食、棉花、煤炭、药品,强行压价甚至武装劫夺。为日军提供大量的战略物资,乘机大发国难财。张啸林实际上是干起了资敌亡国的罪恶勾当。他还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广收门徒,扩展实力。

张啸林的投敌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不安。蒋介石指示正在武汉的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

戴笠接到训令后,就要组织实施。

他深知张啸林的势力遍布上海各个方面,在租界内更有一股恶势力。如果张啸林和日军结合在一起,“孤岛”租界就会很快被汉奸势力把持,军统在上海的处境就会很艰难,甚至会被完全挤出租界,后果不堪设想。但要采取措施,戴笠马上想起了杜月笙。

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这三者关系根深蒂固,对张啸林采取制裁措施,不能不考虑到杜月笙。不过,戴笠也明白:这件事没有杜月笙的理解和支持是不行的。

戴笠既要让杜月笙暗中认可自己的行动,又要让社会上认为,发生在张啸林身上的事,只与军统有关而与杜月笙无关。

1938年5月,蒋介石在汉口召集国民党各省市负责人谈话会,戴笠代发通知电邀杜月笙到汉口参加。

谈话会的间隙,戴笠宴请杜月笙、上海市党部负责人吴开先、陶百川。让杜月笙的心腹弟子、上海市党部委员陆京士、汪曼云作陪。注意,此时汪曼云没有投敌,他是1939年才先后与李士群﹑丁默邨和周佛海勾结上的。

酒席上,戴笠与客人先是东南西北随便谈了一阵闲话。饭后,原来属于上海市党部的两头面人物吴开先、陶百川先后辞退。于是席间只剩下戴笠与杜月笙、陆京士、汪曼云三人继续对斟。

戴笠看看正是时机,于是单刀直入地挑出话题:“杜先生,大帅(按:张啸林)是不是转不过身来?”

杜月笙回话谨慎:“这也谈不到转不过身来与否,我想或许还是由于我们相隔较远,传闻失实吧?”

杜的语气重在替张作辩解。

戴笠听了这话,站起身,双手在胸前打了个八字,唔几声。他在室内的地板上兜了两个小圈子,又突然用双手拍拍杜月笙的肩胛:“杜先生,你要大义灭亲!”

陆京士、汪曼云见此情景,神经也紧张起来。

杜月笙似乎很激动:“我的人绝不杀他。”

杜的话已讲到端头,无退让的余地。戴笠一时不好相强,但心中却认为已达到了目的。于是把话题转了方向,直接对从上海沦陷区赶到汉口开会的汪曼云说:

“曼云兄,你回上海对他们说,要再是这样搞下去,别说我要他的脑袋。”

汪曼云只是唯唯诺诺。

在归途的汽车里,杜月笙对陆京士、汪曼云两个人流露心思说:

“听雨农今天的话,我替隔壁很担心事哩!”

应该说,戴笠最了解杜月笙的为人。他素知杜月笙一再宣传的“三碗面”理论,而“三碗面”中的“人情面”堪称是杜大官人的特色菜点。这种靠“帮”吃饭打天下的帮会人物,把“义”标榜为第一信念。这义,就要讲究重视人情面子﹑讲究江湖名声,义是用来要维护帮规门风的核心信念。所以戴笠要处置张啸林,不与杜月笙私下秘密讨论,却要在杜的弟子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公开宣布,让杜月笙表示不赞成。这次戴笠利用陆京士、汪曼云等人在场可作证的场合公开议论,将来传闻出去,就可以说杀张啸林全是戴笠的主张,与杜月笙无关。

其实,张啸林在上海的一举一动,杜月笙在香港十分关注。从杜月笙角度看,黄老板已经老朽昏庸,在上海难成气候,唯张啸林野心勃勃,大有取而代之势。而且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张啸林是一清二楚的。假使一旦张啸林翻脸勾结日本人联手对付自己的话,杜月笙将受到严重威胁。但杜月笙与张啸林又是结拜兄弟,如果将来江湖上一旦传出张啸林之死与已有关的话,那又将引起非议。这点正是杜月笙十分忌讳的。

反正,今天宴会上,戴笠把话挑明,杜月笙也为张啸林辩护过了。今后发生的事,杜月笙自不容他人非议。

此后,军统安排过两次对张啸林的伏击,都被逃脱。

1939年,张啸林在福熙路(今延安路)逃过于松乔的伏击。

陈恭澍到上海后,又奉命组织了对张啸林的截杀。

1940年初夏,陈恭澍在蒲石路(今长乐路)张啸林外出汽车的常经之地设下埋伏,等张啸林汽车开到时数枪齐发,一阵狂射,但张啸林汽车狂闯脱险,子弹没有伤着张啸林。

张啸林公馆在华格臬路214号,就是后来的宁海西路180号,与宁海西路184号的老杜公馆相邻。如今这一带已成片拆除为城市绿化地,180号和184号的张公馆和老杜公馆不复存在。张啸林深居简出待在自家公馆里,雇用武装保镖多达28人,此外还向日本人要来了一个宪兵班,大门口安排内外双岗,凡有人来访,未经他同意一律不得入内。偶尔外出也是前呼后拥。

对此,军统方面一筹莫展。

但意外的是,1940年8月15日《申报》等沪上大小报纸,刊登了张啸林的死讯:

昨华格臬路血案,张啸林遭枪杀,凶手即张保镖。定16日下午3时在寓所入殓……

1940年8月14日这天,三声枪响,惊动了上海。横行大半辈子的流氓张啸林在贴身保镖的骂声中吃枪子而亡。死前,他听得明明白白,保镖林怀部骂他为汉奸,随即射来子弹。

这天下午2时许,华格臬路214号张公馆,张啸林正在二楼与他在杭州的心腹门生、时任杭州码头工务局长的吴静观密谈,突然楼下的天井里传来一阵喧哗。脾气暴躁的张啸林勃然大怒。他跑出屋子,趴在二楼栏杆上破口大骂……

原来是张啸林新选拔的保镖林怀部与司机王文亮(阿四)争吵。阿四当时正好在院子里擦车,林怀部特地挨前找话头,他对阿四说:

“我家里有点事,你能不能帮我到楼上和老板说一声,让我请假休息几天。”

阿四说:“这可能不大好,老板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在会客的时候,是不允许我们去打扰的。”

林怀部故意话中带刺地嚷着:“你平时不是很神气吗?还是张先生的贴身心腹呢!现在看来,还不是和我一样,原来你是吹牛啊!”

那阿四听到这样的话自尊心大挫,把手中揩布一丢,捋袖握拳:“忘恩负义的臭瘪三,敢再说一句?”

殊不料林怀部的声音更响:

“侬才是臭瘪三,老子怕你不成?不识相要你好看!”

两人便在院子里对骂起来。

这张大帅哪容得下人如此放肆?特别是在他的学生吴静观面前。

他走到栏杆前,朝下怒吼:

“吵你妈的×啊,烦死人了,不想干就替老子滚。老子多叫一个东洋兵来,用不着你了。”

林怀部斜目瞟了一眼:“是的,老子还真不想干了,又哪能?!”

张啸林气极:“你他妈的别不识抬举,阿四,帮我把他的枪卸掉,让他滚。”

司机阿四便上来搜林怀部的枪。

林怀部大声回话:“不用你赶,我自己走。”

一边说着,一边从腰间拔出了手枪,像是要主动交给阿四。

张大帅骂骂咧咧的,似乎还不解气。

林怀部高声喝道:“你骂什么骂的?”

突然回手,把就要放到阿四手里的枪抽回向上一指:

“我林怀部今天要为民除害,打死你这个汉奸。”

话音未落,“砰”的一声,一颗子弹向楼上射去。

骂声戛然而止。随之是扑突一声,一具庞大的身躯砰然倒地。

林怀部开枪后,没有往外跑,相反,他快步奔到二楼,踢了倒在地下的张啸林一脚,看到满地的血,原来子弹从张啸林张开的嘴巴里射进后从后脑勺穿出,这张啸林张大帅已一命呜呼了。

林怀部听到房间内的电话声,立即推开房门对准正在打电话报警的吴静观连开两枪,吴静观倒地身亡。林怀部确信张啸林已死,飞步下楼,准备逃离张宅。

此时天井里已挤满了保镖。接到电话报警的法租界巡捕房的安南巡捕赶到,包围了张公馆。

林怀部到楼梯口,几个保镖喊着:

“这事不关我们,你林怀部是好汉,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

众人跟着围了过来,但没有人拔枪。张啸林另一保镖刘德元拦腰要抱住林怀部,林怀部把手枪套在手指上转了一圈,然后潇洒地一扔,高声说:“不劳各位动手,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保镖们全部住手,齐齐刷刷地看着林怀部下楼梯来,走向安南巡捕,伸手让巡捕套上手铐,带走。

这年,林怀部正是而立之年。

在张家女人一片嚎哭声中,张大帅和吴静观的死尸被抬放到天井里。

隔壁184号杜公馆管家万墨林匆忙赶来,跑到天井里,看着张啸林的尸体发了一阵呆。杜家女眷们也围进院子,“张伯伯”长“张伯伯”短地号个不停。

两小时后,香港的杜月笙收到万墨林的电报,军统香港区区长王新衡此时也正巧在他家里。杜大官人对王新衡惊叹:

“没想到张大帅今天落到这么个下场!”

据说,林怀部原系上海法租界一名华人巡捕,其父亲曾经在北洋军队里服役。后因枪法好,由阿四推荐,充任张啸林保镖。

林怀部去法租界巡捕房后,自供中说,因为每月只有20元工资,难以维持生活,原本就心情不好。加上当天请假不获准,又遭到张啸林的辱骂,因而出于气愤开枪打死了张啸林。

林怀部坚持杀人是一时被骂而意气用事,而非事先预谋,更无谋杀抢劫财产或其他的目的。林怀部更不承认与重庆国民党方面有任何联系。巡捕房一时无法以故意杀人来指控。加上此时法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的对立,法租界也不同意将林怀部引渡给日伪。

法租界巡捕房最后将“林怀部刺张案”定为泄愤报复的刑事案,向法院起诉。上海特区第二法庭判了林怀部有期徒刑15年。

要知道,此时上海特区法庭的主审法官还是由抗日当局委派的。前文提到的郑苹如老爸,就是该庭的检察官。

起初,林怀部被关在租界监狱中,日本过问不了,而华捕敬他是英雄,开头没吃什么苦。

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人接收了监狱,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林怀部受尽折磨,尤其是他那双手,那双出枪奇快又百发百中的手,受尽摧残。

林怀部的寡母哭瞎了双眼,妻子替人帮佣谋生,抚养一家老小。

1945年抗战胜利,林怀部出狱,他被整整关押了四年。此时,他儿子快十岁了,因家庭贫困,没能上过一天学。

就林怀部的结局有三种说法:

1.新中国成立后,林怀部进入上海市房管局下属的一个房管所工作,一直到年迈退休。

2.非常落魄,也就是帮人家打打零工,有时候看家护院,做做保镖。然后就不知所终了。

3.老死于上海劳教农场——苏北大丰农场。

林怀部究竟是什么人?

陈恭澍否认林怀部是军统杀手。陈恭澍在他写的回忆录《无名英雄》时,还再三表示:这件事肯定不是军统干的。

林怀部是奉杜月笙的命令下的手?也不是。

杜月笙和万墨林都从来不承认这事与他们有关,林怀部自己也从来不曾承认。事后林怀部一家人生活艰难,并没有得到军统方面或帮会方面的暗中接济。

但以下是铁的事实。

他开枪前严正声明:“我林怀部今天要为民除害,打死你这个汉奸。”

汉奸张啸林没有逃过正义的惩罚。林怀部是平凡的中国人,不论其行动是否出自正义的动机,他都代表中国人行使了正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巡捕房   军统   上海滩   租界   大帅   汉奸   日本人   公馆   日军   保镖   上海   风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