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李宗仁回国后找到沈醉:听说蒋介石17年前曾让你暗杀我?

1965年7月18日,曾经的国民党桂系军阀、中华民国代总统、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李宗仁返回大陆。

李宗仁的回国,对于当时的海峡两岸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他参加过北伐,是著名的革命将领,治理广西的时候,对于地方百姓也是有功的。

抗日战争时期,更是率军打出了台儿庄战役这样标志性的大捷,而李宗仁的老部下,到现在还有很多人都在台湾任职。

不过,归国后的李宗仁只是想叶落归根,便没有参加任何政治活动,每天也是深居简出。

李宗仁在家的时候也会经常收看新闻,关注时事,有一次他在报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居然是详细讲述当年蒋介石意图刺杀他的内幕,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沈醉。

这个沈醉也不是平常人物,他是当年军统元老、云南站的站长,曾经深受戴笠和毛人凤的信任。

他当年被捕公审之后被关在功德林战俘营,1960年特赦后就在文史馆工作,编写当年的历史资料。

李宗仁看完这篇文章后,当即吓出一身冷汗,立刻去找沈醉详细讨论当年的事情,当面向其询问:蒋介石17年前曾让你暗杀我?

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蒋介石为什么要杀李宗仁?沈醉又在当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李宗仁


让我们一一解答:

一、逼蒋下台的代总统

李宗仁和蒋介石可以说是老对手了,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在背后下的手。

蒋介石好不容易靠着两广事变,桂系内乱的时候重新上台,李宗仁又来找麻烦。

于是蒋桂战争爆发,李宗仁大败,被迫和白崇禧逃到了国外。要不是有张发奎进攻广东,导致蒋介石后方内乱,李宗仁都不能回国重掌广西。

再后来就是中原大战,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三家打不过蒋介石一家,桂系的核心黄绍竑还被老蒋策反了过去,弄得李宗仁的桂系差点散架。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内部的军阀混战停了下来,但是勾心斗角始终还在。老蒋的中央军虽然能压桂系一头,但李宗仁却始终惦记着老蒋屁股底下那张椅子。

1948年三大战役结束以后,蒋介石的中央军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统治力量的基础被削弱之后,内部反对声音一下就爆发出来。

李宗仁


蒋介石就想着推一个傀儡出来,替自己在台前顶住压力。他选定的人是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孙中山的这个儿子虽然一直活跃在中国政坛,但却始终是个扶不起来的纨绔子弟。

李宗仁看到了时机成熟,立刻趁火打劫,先是亲自带桂系大军到了南京附近,又让白崇禧将部队布防在长江沿线。

大有接管长江防务,把控“党国”命脉的架势,之后更是赶去大使馆会见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

力不从心的蒋介石,只能顺水推舟宣布下野,自己跑回了老家奉化溪口,遥控南京事务。

1949年1月,李宗仁正式出任国民政府代总统,过了没几天,也就是25日,李宗仁就下了第1道总统令,宣布要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等一切在关押的政治犯。

在溪口的蒋介石得知消息以后勃然大怒,让蒋经国立刻把毛人凤叫过来。

蒋介石和李宗仁


蒋介石见到这位军统局局长,立刻就大怒:“你们军统怎么这么不中用!”

毛人凤急忙向蒋介石表忠心说,军统局始终与总裁共进退,还低声跟蒋介石说,他已经将军统挥下的所有财资、文件、重要人员和指挥系统都秘密转移到了台北,还主动将军统局长的位置让给徐志道,被给李宗仁留下了一个空壳的军统。

蒋介石闻听这个神色才缓和下来,叹口气说道:“这一次你走在我前面了。”

而对于李宗仁这条1号总统令,毛人凤的处理方式是释放一批不太重要的政治犯,借以缓和舆论。

杨虎城则秘密的的送到贵州,没有蒋介石的命令,谁也放不出来,至于张学良,他早在1946年就被送到台湾去了,李宗仁的命令还管不到台湾。

李宗仁夫妇


同年2月份,毛人凤又被蒋介石秘密招到溪口,这一次蒋介石面色柔和,但语气中却透着一丝阴冷:“现在形势紧张,必须用些非常手段,你们保密局给我拟定一份名单出来。对于那些心存异志危害党国的害群之马,不能心慈手软了。要在短期内,以非常手段肃清。”

“是,校长!”毛人凤立刻点头称是。回去以后仔仔细细的拟下了一份名单,上面几乎囊括了蒋介石的所有政敌,最后这份名单连他自己看着都有些触目惊心。

这份名单上有84个名字,第一个就是李宗仁,后面是龙云、白崇禧、刘斐、李济深、梁漱溟、柳亚子、彭泽民、邓初民、马寅初、张澜等等……

蒋介石在审阅完这份名单后,又提笔在上面加上了宋庆龄、张学良、杨虎城三个名字。

看到宋庆龄的名字,就连毛人凤都大吃一惊,他当即问道:“这三个人也要添上?”

“你毛人凤什么时候成了菩萨心肠?”蒋介石狠狠的白了他一眼,然后嘱咐:“你现在就着手准备,名单上的所有人都要严密监视。具体怎么行动我会通知你,事情要严格保密。

毛人凤


二、要动手的头号目标

李宗仁上台之后,在政治上处处受到蒋介石的掣肘,蒋介石先是让孙科把行政院搬到了广州,李宗仁一个政府官员也指挥不动。

紧跟着把持着经济命脉的宋子文和孔祥熙,就断了李宗仁的军费,然后又让嫡系汤恩伯把中央银行的金库统统搬到了台湾,可以说将这位李代总统完全架空。

美国人依旧支持李宗仁,这让蒋介石极为不满,于是他再次召见了毛人凤,准备动手除掉李宗仁。

蒋介石亲自担任总指挥,然后询问毛人凤谁来负责直接行动,毛人凤思考了一阵,推荐了行动处长叶翔之。

蒋介石沉吟一阵问道:“这个叶翔之做什么的,你有把握他能完成这件事吗?”

毛人凤也思考了一阵,小心回答:“这个叶翔之以前是重庆站的秘书,后来进入的行动处,算是半路出家。但是这个人头脑灵活身手不错,之前几次行动都取得成功。”

蒋介石却摇摇头说道:“不行,文人只能动动笔杆子,这样重大的事情必须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才行。”

说到这儿,蒋介石突然想起当年戴笠死的时候,主动请缨去寻找戴笠下落的那个年轻人,于是问道:“你们军统有个非常年轻的少将,现在在哪里?”


毛人凤立刻明白蒋介石说的是谁了,他急忙回答:“校长说的应该是沈醉吧,他现在在云南当站长,是不是立刻叫他回来?”

蒋介石点点头:“这件事竟你立刻亲自去办,记住,一定要高度保密。”

蒋介石之所以会想到沈醉这个人,就是因为当年戴笠死的时候,是沈醉主动请缨去岱山寻找戴笠飞机的坠落点,并查明戴笠的真正死因,因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沈醉也确实算得上经验丰富,早在军统成立之前,他就加入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特务处。

之后深受戴笠信任,被提拔为上海法租界的情报处处长,后来又升为少校行动处处长,1935年恐吓迫害宋庆龄的阴谋,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军统成立之后,省队从河南招收了800多流亡青年加入了戴笠组建的训练班。

借着这份功劳,他在戴笠面前一路高升猛进,到1942年就升为了少将,在军统内部更是跟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并称四大金刚!

戴笠死了之后,沈醉并没有像其他军统的元老一样,受到毛人凤的排挤,依旧在云南做站长,当他的地头蛇。

蒋介石


回到南京之后,毛人凤立刻拉上沈醉,带他去见蒋介石,沈醉被叫回来,心中也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向毛人凤询问。

毛人凤也没瞒着他,对他说:“校长这次要把那位死对头除掉了,校长指定你来负责这次行动。”

沈醉好奇的询问这个死对头究竟是谁,毛人凤回答“还能有谁?李宗仁!”

沈醉闻听心下忐忑,李宗仁可不仅仅是个空壳子代总统,还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的地方实力派,真的让自己去刺杀他,谈何容易!

但这些话自己想想也就罢了,是不能真的说出来的,两个人来到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非常和蔼的让沈醉坐下,还跟沈醉聊了一会儿闲天。

之后,蒋介石语气一变问道:“毛人凤有没有跟你说这次任务?”沈醉赶紧回答:“我已经知道了。”

蒋介石满意的点点头:“这次把你叫来,主要是信任你。这次任务事关整个大局,所以我只能采取这个办法,把咱们内部先统一起来。共产党迟早是可以打败的,但咱们内部却不止共产党这一个敌人。攘外必先安内嘛,所以,这个安定内部的任务我就交给你了。你回去一定要严密布置,做好一切准备,等候我的命令。”

沈醉


之后蒋介石又把沈醉夸赞了一番,还举出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刺客的例子,比如荆轲、专诸等人。

沈醉只能面露感动,但是心下更加不安,毕竟历史上的这些刺客,没有一个是好下场的。

沈醉回去以后,就跟毛人凤关上门开始密谋,他们在军统内部成立了一个“特别行动组”,专门负责这次刺杀李宗仁的事件。

毛人凤还把秦景川和王汉文调给沈醉当副手,这两个人都是军统中的暗杀高手,负责过很多暗杀事件。

秦景川枪法极准,王汉文更是东北的土匪出身,而沈醉本人也是善使双枪的神枪手。

他们研究了一套很详细的计划,一部分人负责监视李宗仁,另一部分人则负责暗杀。

沈醉等人将李宗仁住处外的拐角处作为伏击点,因为这里是李宗仁出门的必经之地,而汽车在这里拐弯的时候势必要降低速度,从马路两侧都可以进行射击。

为了保证刺杀成功,沈醉还安排一个特务在这个拐角处开了一个旧书摊。

既可以起到掩护和侦察的作用,刺杀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停留在这里假装买书,借以掩人耳目。

毛人凤还给沈醉他们三个各提供了两把手枪,并制作了一批喂了毒的子弹,这些子弹即便没有射中要害,也会引起血液中毒死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甚至在旧书摊内还藏了一挺冲锋枪和几枚炸弹。

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


这时沈醉又提出了另一个可能性,万一李宗仁不从家里出发,而是从办公室直接乘飞机离开南京怎么办?

于是特别行动组又从光华门到机场的路上开了一家杂货店,店里安装有专线电话,一旦发现李宗仁踪迹,立刻向沈醉和毛人凤报告。

毛人凤为此专门准备了两架战斗机,只要李宗仁乘飞机离开南京,战斗机就会起飞,将李宗仁的座驾击落。他们甚至将事后对外宣称“飞机失事”的借口和证据都准备好了。

为此计划,蒋介石还专门配合,将自己的座驾“美龄号”专机送给了李宗仁使用。

特别行动组为了防止李宗仁乘火车离开,在火车站附近又安置了一个香烟摊。

一旦李宗仁乘坐火车,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在之后的站点进行刺杀。

为了防止李宗仁乘汽车离开,毛人凤还给行动组配了两部快速汽车,并在南京通往汤山的路上开了一个小饭馆,一旦发现踪迹,立刻衔尾追杀。

如果李宗仁不出门,他们就关掉李家所在街区的电闸,然后两个特务会化妆成供电的工作人员去修变压器,到时候他们会站在电线杆顶上用机枪向李宅扫射。

总之,林林总总十几条计划,将李宗仁所有离开南京的路全部都堵死,人还没有杀呢,军统光置办的“三产”就已经不少了。

如今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蒋介石一声令下,立刻就能展开行动。

李宗仁在南京的公馆


四、逃脱杀身之祸

正在军统磨刀霍霍要动手的时候,国共和谈拉开了帷幕,李宗仁终究是明面上的“国家领袖”,他对于和谈寄予了莫大希望。

但李宗仁对于共产党提出的8项条件却并不支持,他里子面子都想要,一面向拉拢其他地方实力派,继续压制蒋介石;另一面与共产党虚与委蛇,利用谈判拖延时间。

可跟他合作了几十年的小诸葛白崇禧,却始终断定共产党不会过江,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反蒋上。

之后共产党百万大军过江,白崇禧精心布置的长江防线不堪一击,这位“小诸葛”又立刻认为只有蒋介石复出才能收拾这个残局,因此跟李宗仁产生了嫌隙。

何应钦


与白崇禧关系密切的何应钦看出了端倪,马上把消息告知了老蒋,蒋介石赶紧让何应钦去拉拢白崇禧,还专门给白崇禧送去了黄金。

李、白的分裂导致桂系分崩离析,前方的战事又不可收拾,李宗仁这个代总统成了一个笑话,对于蒋介石再没有政治威胁,而蒋介石也顺势轻松的重掌权利。

蒋介石还想利用李宗仁的桂系残兵败将拖住解放军的脚步,便于他向台湾转移。于是就叫来了毛人凤和沈醉,告诉他们终止对李宗仁的刺杀计划。

就这样,李宗仁阴差阳错之下躲过了这次暗杀,而那80多人的暗杀名单上,有些被蒋介石成功杀死,还有一些被其裹挟去了台湾,而黄炎培、李济深、张澜等人则被共产党成功解救逃过一劫。

“小诸葛”白崇禧


结语

渡江战役之后,李宗仁退回到了两广,组织军队继续负隅顽抗。

但历史的车轮又岂是他能阻挡的,49年的11月份,白崇禧所率的军队大部分被歼灭,李、白的桂系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1949年的12月,李宗仁飞往美国,直到十六年后才回国。

而当年刺杀的执行者沈醉,则在1949年卢汉起义的时候被扣押,后来送进功德林战俘营服刑,并在1960年被特赦,成了第一个被特赦的特务人员。

之后他就跟所有被特赦的战犯一起送到文史馆,担任文史专员。

沈醉在担任文史专员期间,写了将近300万字的材料,写出了《戴笠其人》、《军统内幕》、《魔窟生涯》、《人鬼之间》等反应军统内幕的作品。

揭秘刺杀李宗仁的内幕,也是沈醉整理的材料之一,这就引发了开头的那一幕。

两人见面后,沈醉以悔过自新的口吻向李宗仁叙述了当年的事,李宗仁听完之后只能悠悠的感叹一声:“蒋先生喜欢打打杀杀,总爱用一些江湖手段。”

参考资料:

秘密刺杀李宗仁内幕 中安 人民公安 2008-03-25

密杀行动——蒋介石欲杀李宗仁内幕 张宗高 福建党史月刊 1995-08-15

蒋介石曾想干掉李宗仁 史宗义 文史博览 2009-08-05

沧海沉浮——沈醉回忆录 李清华 科技文萃 1994-05-28

沈醉刺杀李宗仁和毛人凤 俊德;周保林 文史月刊 2009-06-01

编辑:张墨

责编:林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两广   蒋介石   代总统   军统   特务   台湾   南京   共产党   内幕   当年   年前   李宗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