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蒋介石带着台湾回归,会得到什么职位?周总理的许诺轰动国际

#历史开讲#

“周先生,如果中国统一台湾中国政府会如何安排蒋介石?是会让他在什么地方任职?,如果是在北京的话会不会给他一个相当于部长的职位呢?”

1956年12月周总理在访问印度的时候被一名西方记者当众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一年恰好是西安事变的20周年,全世界都很好奇国共的第三次合作会不会就此展开,以及共产党对于蒋介石的态度问题。

周总理想了想说道:“如果台湾归还中国的话,那么他蒋介石就有了贡献。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留在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至于你问的部长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个职位太低了。”

周总理的这番话并没有明说具体会给蒋介石一个什么职位,不过在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展开了接触,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我党给蒋介石开出的条件,的确不是“区区一个部长”能比的……

国民党败退台湾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正在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而此时此刻的蒋介石就没那么好受了,他在广州的公馆中无比慌张,度过他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天,但是更让他感到迷茫的是国民党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如果想要“反攻大陆”的计划重新实施那就必须保存现有军队的力量,而随着全国解放的区域越来越大,找到一块合适的新驻扎地才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事情。

蒋介石一连在屋子里待了好几天愁的茶不思饭不想。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对他说:“如果想要国民党的军队继续存活下去,那就只有一条路。退守台湾省”

蒋介石在听后表现的大惊失色,但在思来想去之后还是接受了此人的建议。要知道蒋介石天生就生性多疑一般情况下很难信任对方,而身边的心腹分为了三种分别是黄埔军校出身、同乡以及绝对忠诚于自己的人,而给蒋介石“指路”的是恰好就是蒋介石的同乡。

1941年3月15日,蒋介石在重庆的住宅中和一人相约见面,他就是陈布雷是当时是国民党党内的“第一笔杆子”,也是蒋介石当时的一名谋士。不过这次陈布雷是带着另一名“高手”来见蒋介石,他就是张其昀。在陈布雷对蒋介石介绍完其人后,蒋介石得知此人也是自己的同乡浙江人,顿时心中好感增生。

陈布雷

在后来蒋介石对张其呁说了一句话:“余后若是有需要的地方,望张先生可助一臂之力。”这是张其呁和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让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国民党日后退居台湾的决策与此人息息相关。

此人虽然并非军人也从未上过战场,而是一名足智多谋的“文曲星”。”陈布雷在世时对蒋介石说道:“如果将来我有了任何的不测,张其呁可接替我的位置”。所以张其昀在陈布雷逝世之后就成了蒋介石“幕僚”的接替人选。

张其昀

1948年底张其昀坐上了国民党“军机大臣”的位置,可是这时候的国民党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丝毫没有原来的蓬勃之态,而这时张其呁的智慧就派上了用场。1948年三大战役开始前,国民党已经进入了衰败之势。

蒋介石一边强撑着与解放军周旋一边在思考退路,因为他清楚哪怕是“4.12大屠杀”一桩罪行,就足够让他命丧在共产党的枪口下了,所以现在保命才是关键,保存力量“反攻大陆”等则是次要的,不论是哪种想法蒋介石寻找新的“容身之地”的事已经是毋庸置疑了。只不过去哪里是个问题。

当时国民党的将领们在商量后给出了三种选择分别是:一.退居西南地区;二.海南岛;三.台湾岛。

前两者因为地势不利和物资匮乏被否决掉了,台湾因为有海峡的天然屏障和日本殖民时期留下的基础建设,所以成为了退守的最佳之选。

可以见得蒋介石并非想要的是一处可以“养老”的地方,而是一处能守能攻之地,他向张其昀问道:“中国共产党确实攻不进来,但是等我们储存力量之后又该怎么反攻大陆呢?”

张其昀坦然一笑说道:“我们手里握着的是太平洋的命脉,美国为了能封锁中共台湾是处在绝对的战略地位,有什么事美国一定不会置之不理,我们要做的只需等待时机即可。”

蒋介石在听完张其呁的口述之后,开始沉浸在重新当上大陆领导人的美梦当中,于是后来拍板决定了先“退守台湾”韬光养晦,等到时机合适再一举反攻。

武统台湾

在刚建国的时候,台湾问题就被当做建国后的头等大事而被提上了日程,中央军委对此是策划了各种方针,从1949年的6月到1950年6月,在整整一年的时间内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对这一战役进行了认真而有紧张的战略筹划。

1949年五月中旬,派中共中央代表团前往苏联,与其同行的还有刘少奇,不过对于刘少奇带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所提议的,向苏联方面请求海军和空军的支援,不过被斯大林给否决了。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主席第一次访问苏联并在12月16日见到斯大林的当天,我方当时向斯大林说出了台湾目前在建海空军基地,由于大陆的海军和空军都在发展时期,这这方面大陆拿不到胜算,我们的一些将领请求苏联进行支援,比如可以派支援飞行人员,特种部队或者其他的军种,但这些都被斯大林给婉拒了。

斯大林讲:“援军如如果是从表边上来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这么做的话美国就有了借口来干涉台湾问题,如果说是指导人员的话随时都可以援助你们,但是派士兵的话事情就会变得无比复杂”。

1950年,海南和舟山群岛陆续被解放,等于说是割断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的手和脚。而下一个必然就是台湾岛。而解放台湾岛除了需要海军和空军的配合作战还有岛内我党的内应来传达情报之外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依靠陆军,而这个任务需要派谁去完成呢?

毛主席选择了“粟裕”,显而易见,身肩解放东南地区任务的第三野战军在对台作战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粟裕也自然的成为了该战最合适的将领。

粟裕设想用50万部队攻台分两次运送这和国民党的总兵力保持了大体相当,虽然不是绝对性的优势,但是解放军的作战实力是明显高于国民党军的。所以只要能登陆成功对于胜利粟裕是有着绝对的把握。

中央在听取了粟裕的作战方案后决定采取“大兵团渡海攻台作战”,如果只是单单的靠海军的运输船是不够的。

1950年1月,粟裕在报告中计算出了攻台作战以50万人计算的话,所有的弹药粮草等一切后勤物品重约13.54万吨,也就是说需要吨位千吨以上的船只五百余艘。但是数量如此巨大的船只只是在短期内是难以解决掉的。

正当粟裕和毛主席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积极准备攻台作战时,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在6月27日悍然宣布了台湾未来的地位尚未明确,他下令让美国的第七舰队看住台湾海峡防止有任何进攻,以此来防止战争的蔓延和加强了台湾的“中立性”。

毛主席对此发表了演讲,号召“打败美国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但中央此刻很清楚目前自己没有能和美国现代化海空军进行海上作战的可能性,形势的变化对攻打台湾增添了巨大的麻烦,所以只好把“攻台”的计划向后推延。

由于当时东北其重要性和东北的安全以及国家的安全。毛主席选择了暂停对台湾的进而是北上抗美援朝。

三年后抗美援朝以胜利结束,但是时过境迁解放军在经此大战后需要长时间的修生养息,武装台湾的某些条件也不复存在。于是中共中央毛主席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周总理给出的承诺

1956年,为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于是周总理带着中国的代表团踏上了一场特殊的访问之旅,那时的新中国虽成立不到七年。但是由于周总理在各国的周旋下代表团的工作进行的也算一帆风顺。

然而在到达印度后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为了表现中国的诚意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国家了解新中国,周总理在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举行了大型的记者招待会,或许是处于对中国的好奇心这场记者招待会“十分热闹”几乎是座无虚席。

在一开始记者们的提问还都是很正常,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提的问题开始变得逐渐尖锐起来。

周总理早就料到了会有这种情况,所以在会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招待会临近尾声时一名记者突然起身问道:“周总理,如果蒋介石选择带着台湾主动回归大陆,你们会怎么对蒋介石进行安排,会安排他一个部长的职位吗?”

如此尖锐的问题一出,会场内顿时一片哗然都在议论纷纷,因为在这几年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紧张,几乎是其他人鲜少会提及的一个敏感话题,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记者竟然在这种场合下公开的提问了出来。

所有人的视线都对准了周总理,想要看他怎么回答。

但是周总理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人,依然面带从容淡定的回答道:“部长?哈哈,这职位太低了,如果他愿意主动回归的话会考虑给他更高的职务,可以的话甚至不亚于国务院总理一职。”

周总理自己也明白这番话明日或许在国际上又会掀起一波惊涛骇浪,但是他面对如此刁钻的问题表现出从容的表情和不卑不亢的态度也向世界证明了新中国期盼台湾回归的决心和对蒋介石表现出的绝对诚意。

第三次国共合作失败

美国曾经向蒋介石提过建议“一边一国”,蒋介石想都没想一口回绝,为此差点惹怒了美方,可老蒋依旧坚持。

不为什么,而是蒋介石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根在大陆。如果他这么做的话他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罪人,而且这是中国自己的家务事,再打再闹也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需要美国来搞分裂。

毛主席知道此事后,破天荒的说起了老蒋的好话:“蒋介石还有一点良心。”

既然现在已经不具备武力统一的条件,蒋介石也不会选择让台湾走上独立这条路,那么两党或许有“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

在1955年时,周总理曾作出如下宣布:“我们会争取在非武力的情况下统一台湾”

我党的诚意已经非常真诚了,并选择有两党之间交流经验丰富的章士钊先生任此职,携带毛主席提出的协议前往台湾与蒋介石洽谈,尽量争取到在非武力的情况下让台湾回归祖国,毕竟都是中国人谁也不想自相残杀。

在这封毛主席的亲笔信中,大陆为了可以让台湾和平回归条条充满诚意:

“第一,中央只管理台湾地区的外交;第二,中央将在台湾地区经济出现困难时予以帮扶;

第三,台湾地区的社会改革可听取蒋介石等人员的建议;第四,国共双方需要互相尊重,不伤害彼此。”

可是,蒋介石每次看到我党的实力正在与时俱进,尤其是曾经身为过大陆的“领导者”这让他心中十分不服,他不愿意就这样把台湾“拱手相让”。于是,这事儿便一拖再拖。

蒋介石之所以不甘心,是因为他始终觉得自己还有机会。但是到了70年代,我党在不断的和各个国家建交和大陆“原子弹”的诞生他逐渐落寞,更让他感到绝望的是国民政府在联合国中被我党取代,这几乎是压倒他心中最后的一根稻草。

现在的他的处境就像台湾一样,海上的一座孤岛。蒋介石有了妥协的想法,希望能够邀请毛主席或者周总理亲自来台湾谈话。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蒋介石没有等到那个时候1975年就离世了,周总理和毛主席在蒋介石去世时身体情况也很糟糕。两位关键的领导人的身体情况根本不允许他们去台湾这么远的地方。在蒋介石去世后的第二年,二人也都与世长辞。

就这样本来有着大好机会的和平统一,由于蒋介石的优柔寡断也被耽误了。让台湾问题时至今日还是中国人民的一块心病。

但是我们坚信台湾是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台湾   中央军委   蒋介石   斯大林   苏联   职位   我党   作战   美国   新中国   国民党   中国   诚意   部长   大陆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