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酋长碰到大国权臣—到底谁才是蛮夷?

学习罗胖子,每天三百字,历史小趣事,点滴有意思。

1827—066 坚持日更第66天,还有1761天



部落酋长碰到大国权臣—到底谁才是蛮夷?




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春秋时期的部落酋长蛮横无理,侵扰华夏百姓,但是,《左传》里的一篇文章记载,却不小心反驳了这种说法。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559年,晋国召集鲁、齐、宋、卫、郑、吴等国在向地(今安徽怀远县)集会,在教训了吴国不守道义后,又打算拘捕戎子驹支。按照惯例,范宣子先为驹支定罪,没想到他举出的几项罪行却遭到了驹支强有力的反驳,在事实面前,戎人不惟无罪,反而有功,范宣子只好服输而待之以礼。


这真是一个少见的例子,反映了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真实交往案例,改变了我们以往的印象。

文章开头范宣子一上来就是:“来,姜戎氏!”像怒气冲冲的主人呼唤惹了祸的奴隶,态度粗鲁生硬。接着居高临下,夸示晋先君对诸戎的大德大恩,而后毫无根据地把“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的罪责一股脑推给驹支。“盖言语漏泄”,分明是推测、怀疑,“职女之由”,则是武断定罪,“与,将执女!”恐吓之声,令人不寒而栗!范宣子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神态纤毫毕见。


驹支面对气势汹汹的指斥,面对即将遭受拘捕的厄运,则临危不惧,据理力争。针对范宣子强加于己的不实之词,逐层辩驳,洗刷被泼在身上的污水,维护自己和部落的清白。从答话可以看出,驹支虽为戎族首领,但其语言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的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据理力争又没有过激言辞。

二是形象生动,比喻准确。尤其是关于“捕鹿”的比喻,极为确切生动,且符合人物的身份。

三是咏诗引导,颇具策略。《青蝇》所赋:“恺悌君子,无信谗言”,驹支将范宣子恶意相加的罪名解释为“听信谗言”,给了范宣子一个下台的台阶,把范宣子说成“恺悌君子”,也让这位盛气凌人的权臣感觉舒服。春秋时代,诸侯外交,讲究赋诗言志。范宣子没有赋诗言志,反不如驹支。


读完这段记载,我不禁沉思,到底谁才是蛮夷?

是那些披着斗篷,拿着荆条的姜戎?还是那个穿着华服,手握重权的大国权臣范宣子?特别是,这个时候的范宣子,好像就是晋国的君主,掌握生杀大权,压根儿看不到晋国国君的影子,这到底谁才是文明人呢?



参考资料:

(1)[清] 吴楚材,[清] 吴调侯,钟基 译注等著.古文观止(中华经典藏书).中华书局.2016:3.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cWuMzE7tX0HF0pK

(2)百度百科词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蛮夷   权臣   怀远县   酋长   晋国   大恩   部落   谗言   据理力争   华夏   大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