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法

商鞅主张尚奸,尚奸必生恶政,恶政包含五术以驭民,与儒家、墨家提出尚贤,是区别于儒家,提出尚贤者选拔重用奸邪之士。《商君书》有曰:以善民治奸民,国削至乱;以奸民治善民,国治至强。尚奸必出恶政,商鞅之恶政包括驭民五术: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

一、弱民。

《商君书·弱民》有曰: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 又曰:政做民之所恶,民弱;政做民之所乐,民强。 弱民是不让人民拥有兵器。秦统一天下后,收天下之兵于咸阳,铸十二金人。以弱天下之民。

二、贫民。

法家不仅要削弱人民的武力。还要削弱人民的财富,即贫民。 让人民在贫困线上挣扎,使人民‘’家无积粟‘’。商鞅认为,‘’家有余食,则逸于岁‘’。

三、疲民。

还要让人民疲惫不堪——疲民。 商鞅要求,百姓在耕地时,眼睛不能乱看,耳朵不能乱听,嘴巴不能乱说。

四、愚民。

愚民就是实行文化专制,让百姓愚昧无知。商鞅谓之:民愚则易治。 韩非谓之: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五、辱民。

考古出土的秦简中,老百姓家养的牛瘦了几斤,就是犯罪。就要受刑——人不如牛。法家为何如此辱民?商鞅回答:民辱,则尊官。

不过,单从文字而言,多数人都认为商鞅的“驭民五术”十分的邪恶,这是商鞅专门提供给君王使用的,是君王的手段,是天机密布,外人绝不能知道。所以,商鞅的“用人驭民五术”,到底是强国之术?我们从其中的“贫民”一章着手进行分析,看到底是否真正能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

商鞅认为“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也就是说,底层的老百姓不能过度的富有,过度的富有就会比较容易放纵,没有那么喜欢安逸,时间日积月累的长了,这样一来国家就不好控制这些他们。

所以国家要想强大就必须合理地夺取人民财富,使人民因为生计而疲于奔命,而没有精力去追求其他精神层面的需求,于是国内的人民也不会再犯乱,所以这个国家就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为了达到“贫民”强国的目的,就要想方设法让老百姓”家无积粟”。甚至还曾下达命令,如果人家牛饿瘦了,就要打死主儿,遭受酷刑折磨,在商鞅的治理下,老百姓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尊严,甚至连牲口都不如。

他的道理也非常简单:“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也是说只有民众贫穷,他们才愿意坚持奋斗,才愿意为了战场上的赏赐不惜拼上性命。由老百姓这样的老百姓组成的军队,自然而然战力一般都是很强悍的,可以在战场上不用拼命尽全力,那么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强军百年难得一见健将的境界。

商鞅“贫民”政策的整个操作流程是这样的。先把民众搞穷,国家垄断一切资源,个体只能顺应分配;之后,不能独立生活的人,要想分得资源,就要用经济手段。完全看权势脸色;最后是老百姓已经极度贫弱,商鞅用终极大杀器军功爵位制度,目的就是诱惑民众效力国家,唯有勇猛杀敌才能摆脱贫困卑微。

可以说,商鞅确实是有手段的。《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并且人人纷纷报名参军,英勇杀敌,秦国"虎狼之国”的美誉传遍人间。

一方面,它具备积极意义。

用国家法令替代以往的宗法制、贵族世卿世禄制,主张不分亲疏远近、职位高低、出身卑贱,把政治利益、荣华富贵完全跟爵位挂钩,而爵位的获取只有一个渠道——农战。短期来看,这一理论瓦解了周礼所维系的阶级固化,摧毁了贵族特权,强化了君主集权,充分调动了全体百姓的积极性,秦国正是以此而走向强盛。

此外,虽然封建时代的“法”是为了强化君主权力,但用法律条文取代特权、自觉性,时至今日仍具备积极意义。以西方世界为例,他们之所以更加遵守公共秩序,并不是因为“素质高”,而是出于对法律的惧怕。人性永远是自私的,仅仅靠自觉不可能形成社会公德心,所谓的高素质都是罚出来的,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另一方面,它的局限性也一目了然。

它过于信奉惩罚、利诱等刺激性手段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了人们的动物性,扩大了人们对物欲的追求,却忽视了个体的不同需要以及在精神层面的需求。

辱民、弱民、贫民等理念,毫无感情色彩,把人们当成了君主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

为了让人们惧怕法令、尊重朝廷,法家崇尚轻罪重罚,以血腥的手段惩罚那些违背了国家意志的百姓。据说当初为了推行变法,秦国出现了“号哭之声动于天地,畜怨积仇比于丘山”的惨状,商鞅也给后世留下了“刻薄、少恩”的印象。

总而言之,法家的理念是直接、干脆、赤裸裸的,虽然短期内很有效,但它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封建王权,容易沦为封建帝王作恶的工具;同时,由于过于严苛,让整个社会随时都形同一根绷紧的弦,一旦失去敌人就很容易丧失动力,之前一直被压抑的个体需要随之爆发,政权难以实现有序发展。

秦朝虽然灭亡,但在其后两千年的封建史上,历代封建统治者一直遵循着“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帝王的素质高下决定着政权的兴衰,其实这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根源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秦国   目的   愚民   爵位   法家   贫民   封建   老百姓   百姓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