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真实原因,明末赋税加重只是无奈之举,康熙说出了真相

引言

浩浩荡荡的大明帝国,带着历史的齿轮前行了276年。

从揭竿起义的洪武帝朱元璋,到自缢煤山的崇祯帝朱由检,他们的成与败都是后人争先研究探讨的话题之一。

康熙帝上位后,通过对明朝君臣的治世研究,总结出了一句话:“有明二百余年,其流风善政,诚不可枚举。”

康熙更是通过对明朝的政治评价,总结出一套独创的治国理念,并且把这种评价体系贯彻到政治实践中,对清朝往后的统治产生了源远流长的影响。

那么后人津津乐道的明朝皇帝,他们究竟是怎么治国的呢?

朱元璋

“苛政于官藏富于民”,新皇上任的两把火

明朝共传16位皇帝,每一代帝皇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环境和治国特点,但最瞩目的,当属开国元勋明太祖。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文化层面依旧坚持奉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政治方针,力图效仿古法,传承儒家的“以德治国”理念,试图将皇权最大程度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而在民间的治理上,朱元璋却坚持“藏富于民”的观点。

在经过多年战争的洗礼后,明朝人口大量锐减,百姓早已疲惫不堪,急需休养生息。

为了增加人口,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朱元璋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释放奴隶,提倡早婚,鼓励移民,轻徭薄赋,并且提高对入教僧侣的要求。

这些举措都对人口增加产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也为中国之后庞大的人口基数奠定了基础。

到了公元1603年,官方记录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六千六百余万人。

直至明朝末年,人口甚至飙升至一亿。

除了在人口上做文章,朱元璋还积极拓宽耕地面积。

根据后代学者统计,明朝初期的耕地面积达到了四百万公顷,比元朝扩大了至少一倍。

人口和耕地是封建时期农业发展的两项重要因素,再加上统治者减轻赋税,百姓安居乐业,年年有余粮,由此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在了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里,民间一些大门大户开始自由雇佣劳动者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明代知名画家仇英,参照北宋的张择瑞《清明上河图》,画了明代苏州城的社会生活情境图,画中作坊一名雇工就在进行印染的工作。

不过虽然明太祖的一系列政策极大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是百姓对他的印象却是一分为二。

有人说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有人则认为他是阴狠的皇帝,因为在朱元璋统治之下的明朝官员大都苦不堪言。

苛政于官是朱元璋统治时期的一个特点。

根据《明史》记载: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系死者数万人。

明太祖对于贪污官员的整治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当时法律规定,官员一旦受贿八十贯钱就要被处以绞刑,贪污银子六十两及以上就实行剥皮实草刑。

而且这些法律并非唬人的一张纸,洪武时期举国震动的四大贪污案,就是明太祖为了整顿官吏,肃清政风而策划的。这四件包括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恒案,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

这些案件当时牵连人数甚广,其中主要犯人还大都是跟着朱元璋开国建业的功臣,但是朱元璋惩治下来没有任何心慈手软。

此后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统治,废除了中书省,罢免宰相,另设内阁。

由此宰相这个存在千年的官职,停在了洪武帝手中,原本明太祖以为只要最大程度把控权力,就能确保后世的千秋万业,但人算总归是不如天算,明朝的统治终究还是被推翻了。

末代皇帝无可奈何的“救世之策”,将帝国推向绝路

明朝末世的乱局,清朝的康熙帝将这一切都归结于末代皇帝的懒政和奢靡,甚至他还认为,崇祯帝之所以会自缢,并非愧对于先祖、百姓,而是“恐受辱于贼”罢了。

但不管后人再怎么批判崇祯帝,朱由检也并非一无是处。

他在位期间,也曾颁布多项政策,试图扭转帝国颓势,只可惜国运已失,大势已去,一切都于事无补。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宦官已经在中枢权位获得了非同凡响的权力,几乎可以与朝廷的文官抗衡。

而明末文官结党营私现象异常严重,“唯以门户胜负为念,置封疆社稷于度外”是明末群臣的常态。

国库空虚,天灾人祸,民乱四起,关外异族频扰,兵饷却在不断增加,对于这些烂摊子,崇祯帝优先选择打击宦官集团。

他大力清除以魏忠贤为首的团体,先是罢免崔呈秀职务,归籍守制,再是遣返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回老家,让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之地,然后再一步步清算宦官的罪行。

扳倒魏忠贤后,崇祯帝颁布一些措施打算充盈国库。

虽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想法很美好,但国家积弊已久,百姓已经孱弱得不堪一击,这也为后来的覆亡埋下了隐喻。

首先进行的就是币制改革,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根据《续文献通考》的记载:“户工二部进崇祯新钱式,帝令每钱一文重,一钱三分,务令宝色精彩。”

改革币制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只可惜后来因为民间铜钱大量私铸,以及国库财政难以为继而停罢。

其二就是开源节流,开源无非就是增加百姓的赋税,在已经多如牛毛的税种中,又见缝插针的再加上几个,辽晌、剿晌、练响就是明末著名的三项赋税加派。

辽晌的赋税征收在崇祯四年达到了顶峰。

盐课银、关税银,甚至是天启时期都十分谨慎的田赋银都开始肆无忌惮的征收。

当时除了贵州免除征派外,其余河间,保定等六府,都记录了“每亩加派六厘 , 较之别省减免一倍, 岁可得银二十二万二千余两”。

剿晌最开始于崇祯十年征收,这项费用的征收目的是用来镇压全国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

当时山西,北直,湖广,四川等多个省份都有起义活动,甚至还越过了陕西边界,直逼京都。

最后内乱的剧烈程度远远超过了外敌的叨扰,成了当时朝廷的燃眉之火。

但所有税收中,占比最大的依旧是田赋税,当时的广大农民是最主要的税收承担者。

为了确保钱粮能足额上缴朝廷,崇祯时期还执行了非常严厉的“考成之法”,强调各级地方官员征收必须百分百达标。一旦征派没完成三分,该府掌印官必须立马离职或者被降职,没有完成三分以下,各府印官的俸禄全部罢免。若是八分以上都没完成,那就直接将官员革职打成农民。

在严格的考成之下,官员的降罚成了稀松平常的事。

有些贪污官吏,在严格的催收之下依旧死性不改,只能多方剥削,百姓苦不堪言。

明末于谦就曾写过一首《入京》,来讽刺当时的官场贪污成风的现象:“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就在百姓生活难以为计的时候,全国各地又发生了大灾荒,“河之北苦旱,千里赤地。河之南苦水,一望白波。”

在天灾人祸之下,被压迫最严重的北方地区率先起义,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提出“免除税收”的口号,这一口号对于广大穷苦民众来说,可谓是久逢甘露。

李自成农民军所到之处“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而迎”,就连遥远的江南佃农在听到起义军反抗时也开始抗租抗粮。

1644年李自成攻破京城,将各皇帝的后妃子嗣全数杀尽,崇祯帝仓皇逃生,后于煤山自尽,年仅三十四岁,明朝的统治历史因此落下了帷幕。

结语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句话出自《荀子·王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惯用口头禅。

身居高位者常常因为脱离百姓太久,而缺乏对群众的共情和了解。再加上官吏的刻意美化和瞒报,造成统治者实施错误的政策,导致国家覆灭。

明太祖朱元璋本身就和李自成一样是揭竿起义,对于当时百姓的具体情况可以说了然于心,所以他将权力最大限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且返利于民,开创了一代盛世。

只可惜明朝越往后,怠政皇帝层出不穷,加上官员腐败,将大明帝国彻底耗空。

崇祯十二年,杨嗣昌任职湖广督师时,看到有士兵瘦得基本只剩下骸骨,穿着破烂的衣服,执着不堪一击的武器在站岗。

问其原因,竟然是已经将近五个月没发工资。

底层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和群众加入起义军的队伍里,壮大李自成的力量。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洪武实录》

《续文献通考》

《明史·刑法二》

《明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明朝   赋税   明末   崇祯   帝国   官吏   康熙   官员   皇帝   真相   人口   无奈   原因   百姓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