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和司礼监辅佐皇帝处理朝政,为何最后反而加快了明朝灭亡?

#历史开讲#

封建统治下,皇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权对于皇权造成的威胁,是历代君王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虽然理论上,相权是属于皇权的一部分,但历代君王无一不忌惮相权对君权的威胁。

明太祖朱元璋,权欲极重且生性多疑,为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大明王朝能长盛不衰,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罢丞相一职,大权独揽,可日理万机的朱元璋难免焦头烂额,不得不将拟旨、批答、奏章等文书类工作交予翰林院中的编修人员,这些翰林学士充当皇帝的机要秘书,组成所谓“内阁”。

而与之相抗衡的,也出现了一股势力——宦官机构司礼监,可以说内阁、司礼监和皇权组成了明朝统治阶层的决策权。

而作为辅佐皇权的内阁和司礼监,对于明朝的走向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一、被废后又逐渐兴起的辅政制度

1、明朝辅政的发展过程

作为明朝皇权辅政的重要机构,内阁和司礼监并非明朝刚建立就存在,而是随着权力的发展演变逐渐产生的。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遵循旧制,沿袭了丞相制,在中书省设立了左右丞相,但朱元璋一直忌惮相权的存在。

随着明朝王权的逐渐巩固,愈发猜忌多疑的明太祖朱元璋以胡惟庸叛乱之名,废中书省,罢丞相一职。

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半年左右,由于自己身上担子过重,不得不挑选一些辅官来更新辅政制度。

而因为担心皇权被分,朱元璋别有用心地选取一些难以日理万机的耄耋老臣,并采取轮班制度,不让他们久任,由于工作没有连续性,体力、精神都也难以为继,这些老朽书生也揣摩皇帝的真实意图。

有些人因为害怕惹祸上身而告老还乡,有些人因为被猜忌而遭到诛杀,短期试行很快就失败了,迫使朱元璋不得不寻找新的辅政制度。

朱元璋在斥退那些耄耋老臣之后,开始选用翰林院的新进士辅政《明史》记载:“洪武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益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秋皆正五品。”

在翰林院工作的学士都是一些职位低微的人员,权利仍然集中在朱元璋手中,朱元璋可谓牢牢握着治国大权,将皇权和相权集于一身。直到朱棣时期,才对明太祖的祖制逐渐改变,给予内阁重用和发展,一直到朱高炽死后,内阁制度才趋于定型。

2、内阁

内阁这一部门的设置之初,是为皇帝草拟诏书或为决策提供意见,是“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的班子;在宣宗朝时期,内阁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内阁有了官署。

此外,内阁还具有票拟的权利,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即内阁成员把对奏章的处理意见写在小纸条上,呈递皇帝,当皇帝遇大事不决的时候,常命内阁票拟。

但明代时期内阁的权力是很不稳定的,一般来说,内阁的大臣基本上都是侍从之臣出身,入内阁之后,自身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票拟被采用的情况。

明代时期的辅相业绩没有唐宋时期那么明显,也由于内阁臣子基本上都出自于翰林院,他们从政的经验很薄弱,对政事确实难以提出可行的措施;另一方面他们的权利一直被限制,被皇权压迫,被司礼监掣肘,即使有能力也没有施展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元璋废丞相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是达到了。

3、司礼监

司礼监是宦官机构中的首席衙门,主要的权利有行使皇权、掌管厂卫,司礼监的作用十分重要,一是由于地位特殊,能够在最高决策者身边授权执行指令;二是通过宦官的视角,可以监视文武官员,司礼监的权势常凌驾于内阁之上。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对于宦官的约束是极严的,“太祖之制,内官不得识字预政,备扫除役而已”,但实际上这个制度并没有持续很久。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夺位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宦官出力,宦官在从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宦官的权力对皇权影响最深的是司礼监宦官代为皇帝批朱,这让他们能够直接参与皇权决策。

对于内阁的票拟,皇帝亲自批朱将耗费大量精力,有时批朱会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代为,因此可以这么认为,明朝皇帝的秘书机构班子除了内阁之外,还有一个隐秘的秘书机构——司礼监。

历朝历代都有宦官干政,明朝最盛,主要原因就是明朝的司礼监秉政宦官弄权,危害皇权极盛,所以,司礼监的地位和执掌,是直受皇帝控制的秘书机构,也使得它与内阁冲突时常能凌驾于内阁之上。

二、内阁和司礼监的冲突与联盟

1、内阁和司礼监之冲突

司礼监和内阁常发生权力冲突,皇帝通过司礼监来限制内阁的权力,同时司礼监也受到了内阁的限制。

这两个不完全独立又有一定实权的机构,或争权夺利,或争得皇帝的宠信,不可避免会发生权力上的冲突。

内阁和司礼监权力的互相压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皇帝年幼或宦官势力较弱时,内阁容易出现执掌大权的那个权臣;而在皇帝年长疏懒或内阁成员无所作为时,司礼监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

可以认为,内阁和司礼监就是保持皇权平衡的两个政治砝码,二者之间相互限制并引起冲突,这种冲突对于内阁和司礼监而言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冲突的同时,他们又不自觉地遵循着平衡的机制,这使得皇帝在年幼或疏懒之时,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在明朝,无论权臣或者宦官无论如何专政,都未尝出现篡位的局面。

相反,当他们专权指皇权难以控制之时,都将身败名裂,这其实就是互设内阁和司礼监抗衡的妙处,可以认为,同时设立内阁和司礼监机构的皇权是衰而不弱的。

2、内阁和司礼监之联盟

明朝的内阁和司礼监为在皇权的平衡下常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互有胜负,但司礼监常占上风,这种现象的本身,是由于皇帝想利用司礼监来限制内阁之权力。

明中叶以后,皇帝多深居后宫,安于享乐、不理朝政,司礼监常代行“批红”大权,“然内阁之拟票,不得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而内阁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与宦官周全,甚至妥协,这种妥协是内阁成员无奈之选。

其实,即使没有司礼监的存在,内阁也是在皇权的掌控之下的,权利的约束性很强,故而即使内阁中出现了权臣,也不会有大的作为。

而在与司礼监的冲突中,内阁的妥协使双方都尝到了甜头,于是双方都开始思考由被动的妥协到主动的联盟,通过二者联盟达到与皇权相抗衡的想法

这种想法在幼年即位的神宗时期找到了实现的机会,并形成了张居正冯保联盟体——张冯联盟。

该联盟虽然为当时的统治者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居正之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为之左右也”,但归根结底还是影响到了皇权的集中。

对于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而言,皇权必须是牢不可破的,长期下去,统治者将无法容忍,于是,随着神宗长大,皇权巩固之后,先夺了张居正的太师之位,后抄其家,再发落冯保,张冯联盟体瓦解,但明朝的统治危机却并未因此中断,更大更严重的冲突也不可避免。

3、明朝后期的弊端

在明朝的后期,内阁和司礼监相互掣肘的平衡机制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封建专制带来的种种弊端,两个部门之间的权力纠葛也并非像前期那样易于解决。

崇祯皇帝继位后,操纵了一次内阁与司礼监的冲突,暂时稳定了局势,但对于崇祯皇帝而言,控制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已变得尤为艰难,他曾无奈感叹:“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矣。”崇祯皇帝开始花费大量的心思去解决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矛盾的问题。

同时在另一方面,崇祯皇帝对于宦官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最初的打压、不信任,到后来的宠信,最终导致权力的平衡彻底失控,崇祯皇帝和内阁、司礼监之间的权利平衡也难以稳定,最终落个煤山自缢的下场,明朝也随之灭亡。

总结

可以看到,明朝辅政格局的形成初期,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皇帝的控制之下,率先将相权废除,但由于相权的缺位,皇帝分身乏术,不得不寻找替代辅政之人。

随着辅政格局的发展,相权实际上被一分为二,即内阁和司礼监,他们之间主要是相互掣肘、相互制约的关系,虽然也曾有过联盟,但最终还是走向冲突对抗的结局。

虽然导致明朝的灭亡的因素有很多,但内阁和司礼监对皇权的撼动在明朝的后期愈发难以控制,明中叶及后期,历任皇帝都将精力花费在如何解决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上,这也说明了明朝的灭亡迹象也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明史》

2、《明会要》

3、《中国政治制度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明朝   翰林院   内阁   崇祯   皇帝   皇权   宦官   朝政   丞相   权力   冲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