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别人受宠靠的是才学,而他靠的却是蹲监狱

出名的方式千千万,靠“蹲监狱”出名的,整个大明王朝就杨溥一个。杨溥进了锦衣卫昭狱以后,不吃饭,不喝水,只要书。朱棣都气乐了,吩咐手下把书给他,看他能读出什么名堂?

杨溥是太子朱高炽的老师,他从永乐二年开始辅佐朱高炽,哪怕他尽心尽力辅佐,随着储位之争越发白热化,太子还是屡遭弟弟陷害。在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归来时,朱高炽因为接驾来迟又一次被弟弟弹劾了。

这一次朱棣不仅将太子和东宫一众属官问罪,还差点气到要废太子,杨溥也被连累关进了锦衣卫昭狱。幸好朝中不少老臣力保太子,朱棣这才息怒,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保住了,杨溥等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被关在幽暗潮湿的昭狱之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此时朱高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怕有心搭救也无能为力,昭狱里的杨溥也看清局势了,他明白最坏的境遇也不过如此,与其在绝望中等待救援,不如趁此机会读书磨炼心性。

第二天,杨溥请求狱卒给自己寻几本书看,起初狱卒没当一回事儿,这些朝不保夕的犯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犯不着费那功夫。谁知杨溥脾气倔,没书看就绝食,还把自己饿得奄奄一息。

狱卒这才慌了,火速请来了长官,长官一看杨溥这模样,到底不敢让他真这么死了,立即将此事禀报给了朱棣。

朱棣一听气笑了,让手下去给杨溥寻书,他倒要看看杨溥能读出什么名堂?杨溥拿到书后竟然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读起书来,在昭狱中待了十年,他就读了十年书,甚至把经史子集都读了数遍。

等到太子朱高炽即位,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师杨溥解救出来,杨溥先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后被任命为太常寺卿。然而朱高炽当了20年太子,却在即位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过世了,此后他的儿子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

明宣宗很看重杨溥,把他召入内阁与杨士奇、杨荣共同主管政务,史称“三杨”。这是整个大明王朝最牛的宰相天团,在他们主政期间,大明海清河晏,时和岁丰,出现了继“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之后的第三个盛世——仁宣之治。

入了内阁的杨溥为人更加谦逊,哪怕见到再小的官员,他也会停下脚步与对方问好,没有半点骄矜傲气。有一次他儿子从老家来看他,他随意地问儿子:“你从老家一路过来,遇到的哪个官员最好?”

单纯的儿子脱口而出:“官员们对我都挺好的,只有天台县的县令范理不好,他让我吃粗茶淡饭。”

没多久杨溥向皇帝举荐范理,范理很快被擢升两级,范理身边有人让他写信感谢下杨溥这个贵人,谁知范理不屑于钻营,杨溥听说后也不以为意。谁也没想到杨溥过世后范理前来祭奠,他的哭声真挚哀婉,闻者落泪,众人感叹:杨溥真是独具慧眼。


杨溥一生朴实正直,廉洁恭谨,他的很多故事都被收录在冯梦龙所著的《智囊全集》里,此书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了历代智慧故事共1238则,涉及管仲、范蠡、萧何、魏征、狄仁杰、包拯等不少历史名人,冯梦龙曾评价这本书:“天下无余智”,意思是说普天之下所有的智慧都在书里了。

读史可以明智,我们普通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遇到问题时如果只根据有限的认知,难免会瞻前顾后,难以抉择,但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增加人生体验,拓展我们的视野,积攒阅历和经验。

有人说历史书看得头秃,其实这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姿势,《智囊全集》虽有部分文言,但更多的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加上作者本人的精彩点评,看起来真的毫不费力。

而且书中每个小故事,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每次看后都有新的感悟,可以培养我们用历史的思维看待问题,指引我们做出明智的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大明   锦衣卫   狱卒   王朝   才学   受宠   智囊   内阁   永乐   红人   太子   监狱   官员   皇帝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