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李大钊孙子被举报贪污,中纪委调查发现:20年骑坏4辆车

2005年,中央纪委办公室收到一封举报信,内容是举报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兼党组书记李宏塔贪污受贿。

这位被举报的李宏塔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杰出共产党人李葆华之子,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之孙!

李宏塔

父辈荣光犹在,李宏塔这样一位沐浴在革命家风的人物,难道也被贪污腐败的风气污染了吗?

中纪委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秉公办事,经过商议,决定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随后的调查结果却令人震惊。

革命家风,代代相承

“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

这话是对李大钊同志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是参与创建共产党的革命党人,亦深知自己是一名平凡的中国人,这种“平民意识”让他时刻为人民着想,也潜移默化地将“平民意识”传给家人,从而形成了李家的“革命家风”。

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女士是一位有着高尚情操的伟大女性,丈夫为革命奔波时她默默支持;丈夫被敌人杀害,她强忍悲痛,教育儿女们自强不息,不负先烈。

李大钊和妻子赵纫兰

几个儿女都很有出息,尤以长子李葆华为最。

父亲被杀害时,李葆华还是一个念中学的少年,他的心情可想而知,只能在父亲友人的帮助下逃到日本,并在学成后归来加入中国共产党。

“革命家风”对李葆华的影响几乎刻入骨髓,建国后他担任要职,在水电、金融领域都有贡献,主政安徽时政绩突出。

虽是身居高位,他却极其朴素,从不滥用职权,过着跟父亲李大钊一样勤俭节约的生活,人送绰号“李青天”。

这种清廉的作风,又潜移默化地对儿子李宏塔产生影响。

李宏塔

李宏塔,1949年5月生,河北乐亭县人。

当时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百废待兴之时,全国上下都忙着建设新中国,李宏塔的父母更不例外。

李葆华担任北平市第二副书记,妻子田映萱在长辛店机车车辆党委任职,两人都是工作狂,忙碌起来连家都不回,经常一个星期只回家一天。

刚出生才19天的李宏塔不得不被送到市内的托儿所照顾,这种状况直到他六岁时才结束。

在李宏塔的记忆中,父母总是很忙碌,但对孩子们的教育一点都没有落下,总是严格对待,不给予一点特殊照顾,因此他从小就有“平民意识”,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干部子弟。

李葆华

李葆华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时,某日,有人给家里送来一点小礼品,是几袋新疆葡萄干。

那时父母不在家,李宏塔少年心性,想都不想就接过礼品,还拆开一袋品尝。

等到李葆华下班回家后得知此事,他非常严肃地教育儿子:“你要记住,我们唯一的权利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做了一点工作就收礼,绝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

李葆华不仅将葡萄干退回,甚至就连儿子私自拆开吃掉的那包,他也按照原价给予退款,给儿子李宏塔作出了榜样。

青年李宏塔

后来,李宏塔逐渐从父母和周围人口中知道祖父李大钊的事迹,这才知道“平民意识”原来是祖父“遗传”给父亲的,父亲一直用行动营造“革命家风”,熏陶儿女。

他开始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在革命家风的熏陶下度过少年时期。

二十余载,骑行上班

1966年,李宏塔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农垦兵,父亲得知后很高兴,叮嘱他进入部队要“多吃苦”。

李宏塔没有让父亲失望,他从不告诉别人自己是李葆华的儿子,像普通的农垦兵一向犁地、播种、除草……每样都不在话下。

因为勤劳,他练出了一副好身板,也得到部队的认可,获得劳动能手、神枪射击手等荣誉。

几年后,他离开部队,接受组织分配到合肥化工厂成为一名工人。

李宏塔

当时的化工厂技术相当落后,远不及现在,工人上班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李宏塔眉头都没有皱过一下,他上班第一天就非常积极,迫不及待地操作起仪器来。

这令班长老包刮目相看,据老包所言,很少见到有人第一天就能动手操作,当下就让李宏塔成为他的助手,不久便推荐李宏塔参加中国共产党。

几年后,李宏塔因优秀表现被厂里推荐进入合肥工业大学,三年深造完毕,他依然选择回到工厂当一名技术员,与工人们同吃同住,继续发扬实干精神。

在基层服务多年,李宏塔的成绩有目共睹,他被推荐为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到1978年时又被任命为共青团合肥市委副书记。

1987年,李宏塔离开共青团,向上头请愿想去民政厅工作,因为他想做实事,民政厅直接给老百姓办事,实在。

于是,李宏塔被安排到安徽省民政厅,一干就是18年,期间做到了厅长的位置。

安徽历来是水灾频繁之地,李宏塔当上一把手立刻开展制定救灾预案工作,为摸清状况,他不辞辛苦,实地考察,亲自跑遍安徽省方才完善预案。

2003年,淮河、滁河流域发生水灾,李宏塔得知后第一时间组织救灾工作,连续大半个月亲身奔走于灾区,每天的形象就像是个“泥人”。

有个老干部见了不由得感叹:“在李厅长的身上,我看到了李大钊先生的革命家风,还有革命后人的精神风貌。”

别人的赞誉,李宏塔愧不敢当,他有自知之明,自己如何能与祖父、父亲比肩?只好更加努力,还给自己定出为官之道:一要干事,二要干净。

“干事”是要求自己坚持为民办事,“干净”则是要求自己为官清廉。

李宏塔当上厅长时,厅里原本要为他安排小汽车接送上下班,但李宏塔坚持拒绝。

过去,父亲李葆华在北京人民银行上班时都是步行而去,父亲一直秉承革命家风,他作为儿子不能抛弃这种朴素的美德,因此他拒绝了组织的好意,坚持骑车上班。

他把骑自行车当成一种体察老百姓生活的方式,一骑就是二十多年,以至于在他上班的路上,交警都知道这个每日骑行、满头白发的人就是安徽民政厅的厅长。

时间一长,安徽就流传着厅级领导干部李宏塔坚持骑行上班的事迹。

令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勤俭朴素的人却突然跟“贪污腐败”扯上了关系。

遭人举报,坦然应对

2005年,有人向中纪委投出举报信,内容是举报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贪污腐败,言之凿凿,要求调查。

李宏塔是革命后人,他的名声,中纪委有所耳闻,一位领导看罢信件直呼“不可能”,李宏塔的廉洁在安徽是出了名的啊!

尽管如此,中纪委仍高度重视,无论真相如何,既然有人举报就要调查,以事实作为依据,若举报内容属实便依法处理;若不实,也好还李宏塔一个清白。

中纪委迅速成立专案组,绕开安徽省纪检委,直接针对李宏塔本人、家庭、单位展开调查。

专案组首先到达李宏塔工作的民政厅,因为举报信说李宏塔贪污腐败,专案组想看看李宏塔平时上下班开的车,若是“豪车”,那恐怕就有嫌疑了。

在一位老门卫的帮助下,专案组来到民政厅的停车间,门卫指着一辆破烂的自行车说道:“喏,那就是李厅长的自行车了。”

专案组的人顺着指引望去,顿感不可思议。

映入眼帘的是一辆老旧、充满修补痕迹的自行车,与旁边其他花花绿绿的自行车形成鲜明对比。

一名调查人员特地上去检查一番,发觉车胎有多次修补的痕迹,车链锈迹斑斑。

堂堂李大钊之孙、民政厅厅长的“座驾”就这?

专案组的人以为搞错了,再三询问,老门卫笃定道:“错不了,李厅长一直是骑车上班的,二十多年来骑坏了四辆单车,这事很多人都知道。”

“厅里没有为他安排车辆上班吗?”

“有,他不肯用,就连出差他都很少用车,经常坐公交。”

调查的结果让专案组的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想到这或许是李宏塔故作低调的“障眼法”,他们还是不能立即下定论。

专案组又在李宏塔上班的道路上,询问沿途商贩、交警,证实李宏塔多年来确实坚持骑车上班,风雨无阻。

到这里,专案组的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但还是不能下定论,他们又到李宏塔的住宅附近调查,向李宏塔的街坊邻居询问。

街坊们提到李厅长时颇为感叹,因为这位李厅长与其说是领导干部,倒更像是个平民百姓,其他高官领导出行,动辄秘书开车接送,李厅长真是特立独行,一辆小单车来回骑行,乐此不疲。

这一结果与之前的调查相吻合,专案组最后决定,到李宏塔家里看看!

当真的到达李宏塔的家门外时,专案组的人都被见到的一幕惊到了——李厅长的房子这么小?

安徽省政府对干部住房有明确规定,以李宏塔的职位来说,他完全可以分到70到95平方米大小的房子,这对他这个民政厅厅长来说实在太容易了,而且这也是符合规定的!

但专案组看到的只是一间55平方米左右的两居室房子,而且位于楼房西边,属于冬冷夏热的位置,住在里面的体验可想而知。

专案组按下疑惑,登门造访,向李宏塔说明来意。

得知自己被人举报贪污,李宏塔颇感意外,但并不觉得委屈,他很快释然,表示愿意接受调查,并坚信:“组织一定会还我清白。”

于是,专案组踏进李宏塔的家门。

清白廉洁,荣誉加身

进入门厅,专案组的人见到墙上挂着李大钊同志及赵纫兰女士的相框,相片两旁悬贴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这里充满革命家风的气息!

真正进入屋子,专案组的人更感到空间狭小,家里的餐桌、椅子占去了太多空间。

“李厅长,你为什么不给自己分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交谈一会,终于有人忍不住疑惑发问。

据他们调查所知,李宏塔到省民政厅工作多年,先后四次主持建房、分房事宜,经他之手分的房子将近两百套,为什么不给自己分一套好一点的房子呢?

李宏塔坦言相告,不是不想要,而是不能。

分房原则本就是“先群众、后干部”,每次分房时都是房少人多,很多年轻的同志住房状况很差,一些人甚至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他实在不忍去“抢”,毕竟自己的房子虽然小点,但好歹是有住的地方。

“98年时最后一次福利分房,我不是没有过思想斗争,但还是放弃了。父亲在世的时候家里很朴素,祖父当年更是节衣缩食,把每一分钱都用来革命,跟他们比起来,我已经过得很舒服了。”

李宏塔淡然地向专案组的人解惑。

几年前,因为省里的同事替他鸣不平,有关部门已经补了一套小房子给他,虽然是临街的房子,每日噪音喧闹,但他很满足,便让儿子搬去那套小房子住,自己和老伴住现在的房子完全足够。

到这里,专案组的人已经基本确定,李宏塔是不可能贪污腐败的。

如果背地里贪污腐败,却为了掩盖犯罪,而让一家人住在这种狭窄的老房子十几年,试问谁能故作姿态到这种程度呢?

专案组没有了解到李宏塔腐败的证据,反而挖出了更多关于他的清廉事。

没过多久,中纪委就“举报李宏塔贪污”一事作出处理,认定举报纯属造谣。

为此,纪检部门令人在报纸上刊登一篇名为《在李大钊革命家风沐浴下》的文章,用以维护李厅长的名誉,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他的事迹。

举报风波到此结束,但李宏塔的清廉官途仍在继续。

2013年,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到北京参加“两会”,并提案建议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做出大幅调整,提高养老金水平。

2021年,72岁的李宏塔荣获中共中央授予的“七一勋章”,这是象征着党内最高荣誉的勋章,也是党组织对他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廉洁为官的至高赞誉。

年近古稀的李宏塔接过这枚荣誉勋章,却在同年7月将这枚勋章捐赠给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的“李大钊纪念馆”

“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这是李宏塔自己制定的座右铭。

自出生起,革命家风便熏陶着他,如今他不负先辈教诲,喜获荣誉,但这绝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誉,所以他将荣誉捐给纪念馆,告知先辈,革命家风后继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中纪委   民政厅   孙子   家风   安徽省   专案组   安徽   厅长   腐败   父亲   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