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真正的昭君出塞,和你所知道的完全不同(上)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不严肃的历史君

全文202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文:风一直吹 ‖ 排版:文一直吹

昭君出塞图

今日主题:昭君出塞绝非汉帝国“更无一人是男儿”,把两国交锋的事儿压在一个柔美娇弱的江南女子身上。



提到古代四大美女,我们首先会想到的,都是“美人忧伤”。

特别是王昭君,仿佛只要提到这位"落雁"的美人儿,一股淡淡的忧伤便萦绕在心头。

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原男人不争气,送出女孩儿家出塞下嫁匈奴求得和平;昭君远离中原故土,只能演奏琵琶以解思乡之愁;最终思念成疾,黯然埋骨他乡,无法魂归故里;

但是,你所知道的这些,都不是真的,不是真的!而且,恰恰是反的。

汉强雄弱是“赐婚”的历史背景

昭君出嫁匈奴是匈奴呼韩邪单于“求婚”,要以汉家女婿身份为汉朝守卫边疆,汉元帝时以宫女王嫱(昭君)赐婚,绝非汉朝“和亲”

虽说汉朝初期因为“白登之围”将开国皇帝刘邦吓破了胆,开启了延续近百年的“和亲”之举。

但皇帝又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到匈奴受苦,就挑选皇室其他成员的女儿,封为公主,带上金银珠宝、布帛棉麻等匈奴人社会生活的紧缺物资,勉强维护汉匈之间脆弱的和平关系。

但我们还是要承认,汉家的男儿也是有骨气的,今天的低三下四,只是权宜之计。

毕竟国家刚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但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后,汉武帝勇敢挑起了历史赋予的重任。

一代天子有一代天子的使命,经过了汉初三代皇帝的蓄力,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已经到了一雪前耻的时候。

于是汉武帝文斗武攻,派张骞向西穿越河西走廊寻找盟友,共同对付匈奴,同时选拔卫青、霍去病等一批杰出将领带兵猛揍匈奴。


虽说打仗是消耗了大量财富,但却实实在在的把汉人的雄心壮志彻底给激发了。

等到了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时,大汉综合国力抵达巅峰,大汉天威远播西域。

而匈奴在大汉的持续暴击下,又遭天灾,人畜死伤无数,内部纷争白热化,各大势力纷纷自立为单于,一时间有五个单于争夺权力。

最后呼韩邪单于被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心有不甘,就带人向南投奔汉朝,到甘泉宫拜谒汉宣帝。

史书记载,对于呼韩邪单于来降:汉待以客礼,使“位在诸侯王上”,并将其部安置于光禄塞(在今包头西北)下驻牧。

这就是匈奴历史上第一次分裂,北边飞扬跋扈的哥哥就是北匈奴,南边抱汉人大腿的弟弟就是南匈奴。

虽然最初是北匈奴势力更大一些,但相对于正处于巅峰状态的汉帝国而言,两个匈奴政权都是渣渣。

当时南北匈奴单于都送儿子到汉朝当人质,汉朝都接受了。

从此汉朝开始“以夷制夷”,帮助南匈奴揍北匈奴,同时与北匈奴保持接触,并封锁着南北匈奴之间的直接联系。

而对北匈奴,汉朝也是打而不灭,确保了南匈奴对汉朝的忠诚。因此当时的形势下,汉帝国根本无需对匈奴开展“和亲”政策。

昭君出塞的前一年,已经逃到康居国当上了小霸王的郅支单于,在西域飞扬跋扈。

更过分的是,他不讲外交礼节,杀害了汉朝的使节,汉朝西部边境顿时危机四伏。

汉朝西域都护副校尉(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战区副司令)陈汤,抓住有利时机,假借皇帝的命令,召集了藩属国的部队,千里出击,一举攻灭了郅支单于的都城,带着郅支单于的头颅回国。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就是历史上千古留名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典故。

呼韩邪单于一看,大汉没动自己的一兵一卒,就把哥哥的头颅从几千里外带了回来,心里的震动不是一般的大。

哥哥的实力自己是知道的,自己这个单于正主儿,当年可是被哥哥这个自封的单于打的落花流水。

他一方面被汉帝国的强大实力震慑,另一方面担心没有了北匈奴,自己的存在价值也打了折扣,对未来也着实有些担忧。

于是呼韩邪单于火速到长安觐见汉元帝,请求赐婚,让自己做汉家的女婿,世世代代忠诚于汉家,为汉家守卫边疆。

这才有了汉元帝将宫女王嫱赐婚给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见到昭君后,又惊又喜,封昭君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也十分宠爱她。

对此,《汉书·元帝记》记载:“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其中有几个细节很值得玩味:

一是身份,要知道以前“和亲”,虽说不是皇帝的女儿,也一定是宗室的女儿,好歹是皇帝的亲戚,被选中后还得封个公主。现在,待诏掖庭,宫女,而且都连个名号都没有给。

二是要求,赐为“阏氏”,就是说赐婚给你,让她当皇后。以前是绝不敢如此要求的,现在直接点名要求了。

三是反应:《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呼韩邪单于很开心,表示愿意替大汉守卫边疆,并永永远远地好下去。

而昭君在匈奴备受尊敬,也不无娘家实力雄浑的鼎力相助。要知道,正是汉朝的支持,呼韩邪单于才能重新控制匈奴全境,重回草原霸主的宝座。


因此,我们在怀念昭君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美人的时候,也请记住,那是堂堂汉家男儿如霹雳一般喊出响彻云霄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




由于文章略长,为方便阅读,分为上中下三篇为大家呈现

本篇分享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

中篇分享昭君“自愿请行”的历史谜团

下篇分享昭君手中“琵琶”的有趣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昭君   汉家   单于   西域   帝国   汉武帝   汉朝   匈奴   大汉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