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史研读:帝国皇帝尤利安,在亲征波斯途中因伤重去世

#历史开讲#

罗马史研读:帝国皇帝尤利安,在亲征波斯途中因伤重去世——尤利安非常重视此次东征,在出兵波斯前他还派出使者联络了亚美尼亚国王阿尔萨克斯二世,相约亚美尼亚派出军队与罗马军配合,同时对波斯用兵。363年3月,尤利安率大军从安条克出发,用时5天到达了希拉波利斯,此次远征的所有水陆军队在这里集结。大约9万人组成的大军集结起来。

尤利安亲征波斯

除此之外,还包括由1000余艘为军队运送补给和工程装备等物资的船只、50艘战船、64艘为军队渡河而搭建浮桥的小船。大军集结完毕后,尤利安对他们发表战前演说,许诺奖励他们每人130枚银币。在滞留数天之后,尤利安前往位于奥斯罗恩的一个小镇巴特纳,随后大军到达了卡雷。

在这里,他召集高级将领制定了下一步行动方针,最终决定将军队一分为二:由塞巴斯蒂安和普罗科皮乌斯率领18000人的军队向东进军,前往重镇尼西比斯。这支军队有两项任务:其一是肃清尼西比斯附近的波斯势力,以保证主力部队的安全。其二是接应此前承诺会出兵协助罗马的亚美尼亚军队,与他们一同攻占米底地区,然后南下与皇帝的主力部队会合。

尤利安自己则亲率主力部队65000人沿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顺流而下,剑锋直指波斯帝国的首都泰西封。在进入波斯领土后,尤利安将骑兵部署在左翼,一部分步兵位于右翼排列,另一部分殿后,负责运送辎重补给的军队置于部队中央,防止敌军袭击。

在布阵完毕之后,尤利安派遣卢西利安努斯带领一支1500人组成的队伍前去侦查敌情。凡是遇到有波斯军队驻守的堡垒时,尤利安都会首先劝降,并做出保证他们生命安全的承诺,可见他并不想将时间浪费在逐个城池的争夺,而是意图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夺取泰西封。而大多数城池在面对罗马大军时,也都选择了归顺,其他没有归顺的城池也大多都在轻微的抵抗后也选择投降。

罗马军队在波斯境内的行军非常顺利,直到到达一座叫作波萨博拉的城市。这座城市的官员欺骗了尤利安,他们先假意答应归降,但要求霍尔米斯达与他们商讨相关事宜。霍尔米斯达是波斯的流亡王子,他曾陪同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皇帝参观罗马,尤利安在此次东征波斯的战役中带上了他,其意图可能在于击败波斯后,将霍尔米斯达扶植为新的波斯国王。

在霍尔米斯达到达后,波萨博拉的守军立刻扣押了他,并拒绝了尤利安的劝降。他们的欺骗行为引起了罗马皇帝的愤怒,当即下令攻城。波斯守军无法抵挡数量庞大的罗马大军,便放弃了外城墙,退入了卫城。尤利安命工程兵在卫城旁建造起了比卫城城墙更高的工事,罗马弓箭手居高临下对城内射击,波斯守军伤亡惨重,最终选择投降。

在这场战斗后,尤利安为了表彰士兵的英勇,向他们每人分发了100枚银币。在攻占波萨博拉后,罗马大军继续攻城拔寨,尤利安发现了一条运河的遗迹,当地人告诉他,这是图拉真皇帝在远征帕提亚时下令挖掘的。尤利安决定重新疏通这条运河,为他的舰队提供一条进入底格里斯河的河道。

由于此地已经距离泰西封不远,波斯军队在河对岸进行阻截,尤利安命令士兵登船渡河作战,在一番鏖战之后,罗马军取胜,随后通过修复完毕的运河,罗马大军成功抵达了底格里斯河东岸。现在,罗马军队终于抵达了泰西封城下,波斯的大军早已在此地严阵以待,双方展开了会战,波斯军不敌,撤入城中进行坚守。

尤利安指挥军队进行攻城,但泰西封毕竟不是此前攻下的小城,此城作为波斯帝国的首都,城内守军数量庞大,一时间难以攻取,并且罗马方面尚且不知波斯国王沙普尔所率领的波斯主力大军的位置,在这种围城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沙普尔随时有可能率大军前来援救泰西封。尤利安遂召集将领进行商讨,他们一致认为:需等待普罗科皮乌斯和塞巴斯蒂安的军队以及亚美尼亚的援军到达之后才可攻下泰西封。

然而,如同敌军的主力的动向一样,罗马的这支军队也至今不知踪影,没有消息传来。在与众将商议之后,尤利安决定暂缓攻打泰西封,他下令大军北上寻找普罗科皮乌斯和塞巴斯蒂安的军队。但对于船队来说,逆流而上极为困难,如何处置随军而来的庞大舰队则成为了尤利安需要决策的另一个问题。

最终,为以免把船队留给波斯人,尤利安决定焚毁这支舰队。他为士兵保留了仅供20天所需的补给,除了少量行军所必需的船只与搭建桥梁的船只外,将1000余艘船只被付之一炬。这无疑是一次重大决策失误,这一失误也使罗马大军失去了后勤补给,逐渐陷入困境。被焚毁的船队使底格里斯河顿时火光冲天,仿佛也象征着帝国的残阳。

帝国最后的银鹫旗

与在高卢率军时所使用的基督教军旗所不同的是:此次由尤利安发起的东征波斯的战役中,罗马大军使用的是顶端装饰着银制老鹰的银鹫军旗。该样式的旗帜虽是罗马军团的传统旗帜,但自从马克森提乌斯在爆发于312年的与君士坦丁为争夺帝国统治权的米尔维亚桥之战中使用该传统旗帜之后的50年间,罗马帝国的军队所使用的一直是代表着基督教的军旗,罗马传统的银鹫旗帜早已长达半个世纪没有使用。

尤利安改用银鹫旗帜是在向世人宣告:他所率领的罗马军团是一支传统的罗马军团,而绝不是一支基督教的军队。波斯在面对烧毁船队、丧失大量补给的罗马军队时采取了焦土战术,他们烧毁了村庄、灌溉系统、食物、饲料等,使罗马大军在撤退途中无法得到补给。

同时,波斯军队不断的袭扰让本已疲惫不堪的罗马人苦不堪言。363年6月26日,罗马军行至马兰加时,埋伏在丘陵后的波斯军队突然袭击罗马大军的后方,尤利安闻讯,连甲胄都未穿就跳上战马,奔赴遇袭的大军后方,像往常一样亲自上阵激励士气。在后方之围暂解后,部队左翼遇到波斯骑兵部队的猛攻,情势危急。

尤利安马不停蹄,再次奔赴前线。这不免让人想到6年前的斯特拉斯堡战役,当左翼和右翼遇袭时,尤利安也总是第一时间奔赴前线督战,鼓舞士气。他命轻装步兵用投掷武器御敌,波斯人抵挡不住,开始撤退。在这危急关头,为了避免敌军退去后再次来袭,尤利安身先士卒,指挥并激励大军进行追击。

在混乱的战场中,突然飞出一支长矛擦过了罗马皇帝手臂,贯穿了他的肋骨,直插入他的肝脏。皇帝想拔出长矛,手却被锋利的矛头割破,失去知觉而昏厥并从马背上跌落。身旁的侍卫飞奔过来将他救起,离开战场,抬进了附近的帐篷中。

伤势严重的尤利安苏醒之后,仍然表现出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在得知主将安纳托利乌斯已经阵亡后,尤利安流下了伤感的泪水,并想再次奔赴战场。但伤势过重的他无法活动,他自知很快将面对死亡,便召集众将交代后事。他没有指定继承人,因为他认为如果无法获得军队的支持,他指定的继承人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

在后事交代完毕之后,尤利安吩咐马克西穆斯进入大帐,与他最后一次探讨哲学的问题。当天夜晚,尤利安崩殂。这天是363年6月26日,自从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去世后,尤利安独自一人统治了帝国仅仅一年零八个月。

尤利安生前并无子嗣,君士坦丁家族在他逝世后已经再无男性继承人,将领们在商议后决定推选内廷近卫军首领约维安为新君。按照先帝的遗嘱,约维安命人将尤利安的遗体带到了塔尔苏斯进行安葬。

约维安是一位基督徒,他废除了尤利安限制基督教以及扶持多神教的措施,尤利安的东征波斯计划与复兴异教的改革都随着他的逝去而失败。尤利安是由他的祖父君士坦提乌斯·克鲁鲁斯所建立的君士坦丁王朝最后的一个男性后裔,在他死后,君士坦丁王朝也随之灭亡。

“立法者”尤利安

在尤利安所拥有的多重身份下,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他“叛教者”的身份以及罗马帝国历史上唯二的深谙哲学的罗马皇帝的身份。由于尤利安在位期间出台法律的数量颇多,因此被同时代的史学家贴上了“立法者”的标签。

利巴尼乌斯在尤利安葬礼上的演讲中提到“尤利安的法庭对所有人开放,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地方。尤利安非常精通法律,他可以看穿心怀不轨的律师和政党的诡计;他做出判决时从不考虑相关涉案人员的声望,而且他比最谦逊的法官更加始终如一地遵守规则程序。”

同为帝国晚期历史学家的尤那皮乌斯同样认为“尤利安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法官,因为他平易近人且公正,尤其是因为他拒绝容忍因非法的手段而故意拖延审判程序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波斯   罗马   帝国   亚美尼亚   霍尔   基督教   皇帝   守军   大军   途中   军队   尤利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