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中国不是世界的中心,一张世界地图看出这个明朝皇帝的格局

自古以来,历史上的中国人观念里就视本土为世界的中心,所谓“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宋代石介《中国论》),中国四周都是夷狄,用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来称呼四方,寓指周边都是文明的边缘或未经教化的野蛮之地。

但这个观念却在明朝随着一个人和一幅地图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图注:利玛窦(左)与徐光启(右)

中国历史上第一幅现代意义上的地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答案是1584年,明朝万历十二年。

当时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广东,广东这个地方在历史上一向是比较开放的,所谓开眼看世界的窗口,由来已久。当地知府王泮就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在他的支持下,利玛窦刻印了《山海舆地全图》。“山海”和“舆地图”都是中国古籍的名字,但是这幅由利玛窦绘制的地图可与此前中国任何一幅地图都不一样,可以说有本质差别。

毋庸置疑,传教士到来之前中国就有自己的“世界地图”,但利玛窦带来的更接近真实的世界地图给当时士大夫巨大的思想冲击。

第一,新地图和地球仪显示,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圆形的,传承一千多年的“天圆地方”观念受到了巨大挑战。

第二,在新地图里,中国不再占据世界地图的绝大部分,“四夷”不再是零星散乱的、依附在中国周围的小邦。士大夫们惊奇发现,中国在世界上只占一小部分(至少不是大部分),原来世界如此广袤,在他方存在着那么多彼此相当的国家。

图注:《坤舆万国全图》摹绘版

在利玛窦有机会觐见万历皇帝之后,他将新地图、地球仪呈上给皇帝看。一开始,利玛窦都担心皇帝看见自己国家在地图上这么小,会雷霆大怒,但结果出乎意料,万历皇帝不仅接受了利玛窦的新地图,还命令太监立马以利氏新地图为基础绘制大幅的《坤舆万国全图》。这幅《万国全图》实际上由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而成,为了讨好万历皇帝和士大夫,利玛窦特地将中国放在地图正中央,以此来呼应“中国”的名称。后来这幅地图屡屡被收录进各类官方知识全书里面,意味着很多人在渐渐接受新的地理观念。

图注:万历皇帝(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

可以说,万历皇帝接受利玛窦新地图的举措,是开放思想、开放格局的表现,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不容易的。

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以前就有张骞出西域,玄奘到天竺等对外探索活动,再加上明成祖朱棣年间,郑和下西洋探索了广阔的海域,让官方知道海外还有大片的土地和国家,已经在事实上打开人们的眼界,然而,一直到明朝中后期,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下”,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禹贡九州”的基本格局上的,中国——四夷的对应关系。万历皇帝在那种传统观念相当牢固的环境下,作为权力和道德至高象征的皇帝,他隐隐突破了渊源已久的“中国中心”观念,去迎接更接近真实的“世界空间”,是很难能可贵的。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易经·泰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明朝   中国   皇帝   万国   士大夫   世界地图   万历   格局   新地图   观念   地图   世界   利玛窦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