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北洋政治集团想要趁此时机让袁世凯“黄袍加身”

#历史开讲#

一、袁世凯与心腹幕僚的复出谋划

八月二十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至河南彰德。此时北洋军事将领、袁世凯心腹幕僚等正在彰德为其庆祝寿辰。

袁世凯随即停罢寿宴活动,与众人商讨湖北鄂变及应对措施。各方对于鄂事之态度莫衷一是,对于袁氏是否应趁此时机东山再起,也意见不一,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派以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王锡彤等人为代表,极力反对复出;

一派以张一麐、倪嗣冲等人为首,不仅赞成袁氏复出,而且劝其趁此时机“黄袍加身”。众人意见纷纷,当日并无定论。从袁世凯罢官中后期与清朝权贵、北洋集团等的联络变化可知,袁世凯此时是倾向复出的,但是是否应如张一麐等人所言推翻清廷以自代,则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不予考虑。个中缘由,徐世昌曾对张国淦有过如下解释:

第一,袁世凯世受国恩,他认为从孤儿寡妇手中夺取权力,定当为后世诟病;

第二,清政府当时仍有一批与北洋势力相当的封建旧臣,譬如两江总督张人骏、云贵总督李经羲、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等,他们是忠于清廷的;

第三,北洋军事将领如姜桂题、张勋、冯国璋等,尚未灌输称帝思想;

第四,北洋军事集团势力尚未波及长江以南地区,即使现在称帝,也仅有北方半壁江山,而且内部或仍有问题,对南方也须使用武力征服;

第五,南方各省民气发展至何程度,袁世凯尚无定论,故不可贸然称帝。

基于以上五点考虑,袁世凯最终并未采纳张一麐等称帝的劝进。二十四日,阮忠枢携带庆亲王奕劻的亲笔信函至彰德敦劝袁世凯复出。杨度与阮忠枢同来,一改往日希望袁世凯复出之态度,力劝袁世凯不要应命。

二、清朝权贵与清廷中枢对袁世凯复出态度的转变

与袁世凯有密切交谊的清朝权贵奕劻、那桐等人,自袁世凯罢官后,即为袁世凯复出做着不懈努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向载沣谏言的机会。但是清廷中枢的其他权贵如载涛、载洵、载泽、载沣等人对袁世凯复出的态度,却各不相同。至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朝权贵与清廷中枢对袁世凯复出的态度才渐趋一致。

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为敷衍海内外立宪人士的宪政梦想,缓解统治危机,于是月十日发布谕旨,宣布设立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内阁阁员名单一经公布,便招致海内外立宪人士的联合抵制。各省谘议局代表在北京顺治门外松筠庵开会,要求请政府“另简大员组织内阁”。

徐世昌则借此大好机会暗中鼓动那桐上疏奏请起用袁世凯。次日,奕劻、那桐、徐世昌便“具折恳辞”内阁总理大臣以及协理大臣一职。那桐辞折中有“查有开缺军机大臣尚书臣袁世凯,智勇深沉……其才具固胜臣十倍”等语。此时的载沣虽感到时局艰难,但也不是“非袁不可”,故对那桐、徐世昌等人的奏折置之不理。

因各省谘议局的联合抵制,摄政王载沣的掣肘,以及西方列强对其有名无实的批判,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在十一日、十二日也两度上折恳请收回成命,最终得到清政府数月之后“再候谕旨”的批复。

据此,外界纷纷猜测负有声望的袁世凯极有进入内阁的可能。是年七月,那桐、徐世昌再次保奏袁世凯出山,剿抚四川境内的人民反抗运动,但仍未征得载沣的同意。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二十一日朝议,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提议重新起用袁世凯,奕劻表面“不开口”,实则附议那、徐之意见。

载涛主动请缨,愿以“军谘大臣恭代大元帅”赴鄂亲征,但因无实战经验,且资历尚浅被载沣回绝。因载泽此时尚在休假期间,且革命形势并失控,故载沣并未急于起用袁世凯,仅将瑞澂革职,并暂先委派曾在德国学习军事的荫昌为统帅,督兵南下。

因武昌起义爆发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英、法、德等列强之间矛盾异常尖锐,故对中国革命采取“中立”态度,并不打算干涉这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但是,为了不使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受损,帝国主义者却也不愿看到清政府的垮台。

在感知到“清政府现在似已没有希望”后,以美、英两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便将“剿杀”革命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因为在他们眼中,袁世凯是一以为强有力的人物,是“政府所能遇见的最好的倚靠”。

武昌起义次日,四国银行团的美方代表戴德坦言:“如果清朝获得像袁世凯那样强有力的人襄助,叛乱自得平息”。此言一出,即得到列强的纷纷支持,英国公使朱尔典、美国公使也多次拜访内阁总理大臣奕劻、摄政王载沣,向表达他们希望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的意愿。

据莫理循记载,时刻关注武昌起义发展的日本武官青木宣纯将军也不断强调:“他(袁世凯)是皇室的唯一希望”。因而,就在湖北前线战事焦灼之时,北京东交民巷响起了“非袁不能收拾”的呼声。宣统二年至三年间,坊间疯传的列强将要瓜分中国的传言,致使清朝统治者惶恐不安,因而在此危机关头不能忽视列强的意见与态度。

至八月二十二日,武汉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革命军先后占领武昌、汉阳、汉口。迫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外交压力,以及湖北日不可遏的革命形势,当日早朝时,军谘大臣载涛表示赞成那徐起用袁世凯之建议,载泽也“力争之”,海军大臣载洵也附和道:

“此次大局,非袁世凯不能收拾”,并暗中授意御史史履晋陈奏:“若派袁世凯署理湖广总督,责以督率各镇克复已失城池,似觉略有把握。”至此,清政府内部终于对重新起用袁世凯一事达成一致。

三、袁世凯的复出与待价而沽

宣统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袁世凯即已回复庆亲王奕劻,表示接受清政府湖广总督的任命。据此,学术界部分著作在论述袁世凯复出过程时,普遍指出袁世凯借重北洋新军势力,要挟清政府,提出了“六项出山条件”,有些学者也称作“政治六条”,以此作为袁世凯不愿出山的理由,及向清政府要挟的证据。

据刘路生考证,“六项出山条件”最早见于李剑农先生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书中写道,袁世凯接到清政府的起复诏命后,以“足疾未痊”为由不肯复出,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见袁不出,便微服出京至彰德劝驾,袁世凯顺势提出六个重要条件,清廷若不答应,则决不出山。

这六项条件即:一、明年即开国会;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宽容参与此次事变的人;四、解除党禁;五、须委以指挥水路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六、须与以十分充足的军费。

因李剑农先生所列六项条件,并没有出处,故刘路生从徐世昌并无冒险“微服出京”之必要、袁世凯彼时仍以大局为重,并无要挟清政府的打算等方面,论证李剑农先生所谓的袁世凯出山的“六项条件”是不存在的。

学者朱文亮曾对此“六项条件”追根溯源,指出其最早出自军谘府要员哈汉章曾经透露的“四个条件”,李剑农的说法并非毫无根据,但是朱文亮认为诸如“明年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等并不能算做是“条件”,而应当归属于“政策建议”。

不可置否,袁世凯在复函奕劻时确实以:“旧恙实未痊愈,在平日精神尚勉可支,特近因入秋骤寒,突患痰喘作烧之症,头眩心悸,思虑恍惚。现赶加医治,一面料理筹备。一俟稍可支撑,即力疾就道”为由,表示不能立即督师前线。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袁世凯接受清政府任命复出,与赶赴湖北督师的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袁世凯迟迟不愿动身,不能看作是他不愿复出的表现。而且,应当看到在九月初九日督师南下前,袁世凯的筹备态度是十分积极的。至于袁世凯所言“一面料理筹备”,实际上也是在等清政府对其开具条件的回复。

八月二十七日,袁世凯在复函湖南提法使张镇芳时,明确表示:“兄断不能辞,昨已具折谢恩。……另又开具节略八条,大意谓无兵、无饷,赤手空拳,何能办事。”袁氏信中所言仅有两条,刘路生先生考证,此“节略八条”的具体内容为“筹饷、募兵、不为遥制、选将三条、宽容被裹挟者以及赈灾”。

“湖北防营早已陆续裁汰,陆军第八镇暨混成协均为乱党所胁,是湖北已无一兵可用。至各路援军,闻有河南开去防军一营。此外沿江各省大抵自顾不暇,势难分兵援鄂。是督臣袁世凯所节制调遣者,除河南一营外,亦无一兵可用也。其所恃以平鄂者,惟赖荫昌萨镇冰所带水陆各军。

然仅会同调遣,不归该督节制,似亦未能迅赴事机。自来统帅不专,是为行军所忌”,“今既倚该督定乱,事权若不专属,诚恐军心观望,各有从违。即使临时电商,事机已多贻误。”因而,恳请清政府“明将谕旨,饬荫昌即行回京。

所带水路援军,统归袁世凯节制调遣,迅速赴鄂,剋日荡平。免使各省不逞之徒闻风蠢动。”因此,应认识到袁世凯虽向清政府开具条件,以便成行,但此举的初衷是为了确保北洋新军在战争期间能够占有优势,故不应将袁世凯此举看作是对清政府的要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北洋   武昌起义   宣统   黄袍加身   清廷   列强   湖北   内阁   大臣   清政府   时机   条件   政治   集团   袁世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