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

#历史开讲#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群雄逐鹿,战乱不断。

诸葛亮《出师表》有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刘备在关羽被杀后,愤懑不平,执意要攻打东吴,为二弟报仇,却被陆逊打败,在永安因病去世,最终未能实现大一统的心愿,而亲手建立起来的蜀汉帝国也在40年后毁于一旦。

史料记载:“会即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藉,数日乃安集。”

蜀汉灭亡后,曹魏的士兵大开杀戒,烧的烧,抢的抢,昔日辉煌的都城里流满了无辜百姓们的鲜血。

蜀汉覆灭的惨相,实在令人悲叹不已,可是蜀汉这一庞大帝国又怎么会轻易消亡?这其中又有何玄机呢?

灭亡前兆 蜀汉诸雄相继逝去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了解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一开始是靠卖草鞋起家的。

虽然刘备江湖人称“刘皇叔”,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是他的早年生活并不发达,“织席贩履”就是他的生计。

乱世之下,打仗是家常便饭,而除了必要的军用物资,草鞋、草席这样的日用品也十分紧俏。

刘备云游四方,也不忘结交好汉,后来,刘备认识了关羽、张飞,也开始了一席霸业。

可是多年后,三人终逃不开生离死别,如落叶般相继凋零。

公元220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公元221年,张飞被下属张达、范强杀害。公元223年,刘备于白帝城托孤病逝。

40年后,蜀汉灭亡。

自刘、关、张这些蜀汉的开国元老相继去世后,蜀汉已不再是当初辉煌的那个蜀汉。

军师诸葛亮为了保住刘备留下的大业,日夜操劳,但无奈有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即使诸葛亮再怎么力挽狂澜,也无法阻拦蜀汉灭亡之势。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和费祎先后接手二当家的位置,但朝局不稳,虽然他们都有心作出贡献,但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成效。

又过去二十多年,姜维逐渐掌握蜀汉的兵权,成了蜀汉的大将军,诸葛亮作为姜维的老师,对他有知遇之恩。姜维十分感激诸葛亮,想完成他生前未竟之事,也就是北伐。

抱着北伐的执念,姜维的想法是,要么大败曹魏,要么被曹魏打死。他先后发动了十一次北伐,虽然胜多败少,但都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进展。

公元263年夏天,魏国司马绍派遣钟会、邓艾以及诸葛绪等人率大军攻蜀。

钟会的10万大军被姜维阻拦在剑阁,久攻不下,而且粮草短缺,本想就此退兵,结果魏国的邓艾偷偷率军绕后,打到蜀汉的都城。

而刘禅没有丝毫要抵抗的意思,在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下直接带着大臣投降了。邓艾见刘禅顺从地投降,许诺不会大开杀戒,也善待蜀汉君臣与百姓。

可为什么后来蜀汉都城依旧没逃过被屠城的命运,魏军在城内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许多文臣武将都被灭门了呢?

关羽全家惨遭灭门

当时,几十万魏军在成都烧杀、掠夺,持续了几天几夜,蜀汉城中大乱,成人间烈狱,城中百姓四处逃窜,互相践踏。

魏军早已杀红了眼,看见人就砍,死伤的人不计其数。老百姓们连东西都来不及收拾,拉上家人往城外跑,可哪里跑得过曹魏大军的铁骑,跑得稍微慢一点,就死在他们的血刃之下。

刘备的几个后人也难逃这场灾难,太子刘璿因出来保护百姓,被一刀斩杀,刘禅则躲在宫里,不敢出来。

魏军大破宫门而入,侮辱了妃嫔宫女,还抢走了许多金银财宝,最后,一把火把宫殿烧了。

火势蔓延到宫外,城中成了一片火海。

一个国家灭亡之后,那些曾经的权贵也难逃厄运,蜀汉也不例外,蜀汉开国元老关羽的家族,便是其中之一,在蜀汉灭亡后被灭族。

当初,关羽起兵北伐,和曹魏军队作战,在襄樊一战中,天下大雨,引发水灾,魏国大军受困,骑虎难下。关羽乘船进攻,乘势俘虏了曹魏大将庞德。

但庞德不服,甚至辱骂刘备,根本不可能投降,关羽恼羞成怒,将其斩首。杀父之仇岂能轻易忘却?庞会一直怀恨在心。

因此,蜀汉政权灭亡时,庞会以此为由,私自带兵将关羽府邸包围,随即瞅准机会,冲进去乱砍乱杀一通,将关羽后代一家全部灭口,以报杀父之仇。

史书上也相应的记载:“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幸好张飞娶的是曹魏大将夏侯渊的亲侄女,张家才逃过一劫。

想当年桃园三结义,意气风发,而如今却落得满门抄斩,落土无根,尘归尘、土归土。

关云长忠心耿耿,一心为了蜀汉,关羽家族的泯灭,也让后世敬仰之人感到无限惋惜。

表面上看,关羽一家被灭门似乎是一起个人报复事件,是庞会趁乱泄愤,以报当年杀父之仇,不过这一切的起因,还与另一个人有关。

假意投降 暗中策反却遭反杀

事情还要从刘禅刚投降后不久说起,刘禅投降后,邓艾答应不会进城屠杀百姓,原本一切相安无事。

当时姜维远在剑阁与魏军死战,听到刘禅投降的消息后,仰天长叹。当年投奔蜀国,正是靠着老师诸葛亮的赏识,姜维才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眼看着老师生前六出祁山未果,在他病逝后,自己又被蒋琬、费祎压制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掌握大权,能为蜀国争取更大的版图。而眼下,钟会缺少粮草,也撑不了多久,马上就要退兵了。

而邓艾率军不多,若刘禅能坚守都城,偷袭未必能成功,可没想到主城就这么沦陷了!

姜维顿感自己的毕生心血就此毁于一旦。

诸葛亮的教导之恩涌上心头,姜维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他一生致力北伐,消灭曹魏,这是老师的遗愿,也是他今生的执念,不能就这么算了!

忽然,他心生一计,决定先假意向钟会投降,然后劝说他策反。

而另一边,钟会也十分郁闷,自己和姜维鏖战许久,却被邓艾绕到后方偷偷攻下蜀汉,坐收渔翁之利,折兵损将,到头来功劳全成邓艾的了。

此时的钟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之中,姜维向他投降后,便挑拨离间道:“你手里握着这些重兵,现在蜀汉也被攻下了,与其被人压在下面,不如起来造反,称霸一方!”

钟会一听,认为有道理,便心动了,把姜维当成自己的心腹,两人开始筹划造反的事情。

他们最想解决的人就是邓艾。

邓艾攻下蜀汉后,也得意忘形,他见刘禅十分配合,便自封他为魏骠骑将军,还对其他投降的蜀汉君臣加官进爵。

这一举动触犯了司马昭,他本来就想篡位夺权,怎么可能再容忍一个自作主张的下属?

司马昭派卫瓘去监督邓艾,但邓艾态度十分恶劣,司马昭大怒,把邓艾父子抓起来,送回了京师听候发落。

最大的麻烦解决后,姜维悄悄给刘禅写了一封信,让他先忍耐,不要轻举妄动,自己已在筹划复国之事。

司马昭在邓艾一事后,也起了疑心,他告诉钟会自己即将率领十万人马到达长安。

钟会大惊,以为计划败露,于是来不及细细准备,便撺掇着手下的将领一同策反,但是,将领都不愿意跟随钟会。

软的不行,就只能来硬的,钟会只好把他们都关押起来,胁迫他们造反。

可这件事涉及面太广,消息还是不慎走漏了,最后,卫瓘暗中指使,发动兵变,把钟会、姜维给杀了,并释放了关押的将领。

没了制约的曹魏大军,开始疯狂屠杀蜀汉百姓,这些将领中,也有庞德的儿子庞会,他自然要为父报仇。

因此,也就发生了上述屠城的悲剧,关羽一家也惨遭灭门。

蜀汉覆灭悲剧 谁功谁过

后世都笑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也总是直接把蜀汉灭亡的主要原因归结在他身上。不过历史总是许多因素合力产生的,我们往往会记住个人,而忽视其他许多变量。

作为一国之主,刘禅的无能直接导致蜀汉的覆灭,但细细考究,还有其他的原因。

姜维不会想到,自己一生为了蜀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实际上,蜀汉覆灭的一大原因,就是姜维的执意北伐。

过早失去荆州后,蜀汉国力大损,并且缺少有能力的核心将才,加上姜维后来大举发动多次北伐,劳兵折将,后期的蜀汉已经很难对曹魏造成威胁。

蜀汉的失败还与多个政治集团之间复杂的利益冲突有一定的关联,在蜀汉内部,一直存在益州派、东州派与荆州派三大派别,益州派占据了大多数本土人口。

益州派为了保证日后在朝堂上能有一席之地,果断选择投降,投靠新王,因此以谯周为代表的一些本土势力也纷纷劝说刘禅投降。

刘禅选择屈辱投降,虽然保不住蜀汉帝国,但也能换自己和百姓的安宁,姜维则是为了整个蜀汉的辉煌,赌上一切也要复国。

安定与尊严,究竟谁对谁错?这实在是分辨不清了。

刘禅选择投降之后,姜维已经被困在了绝境,根本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可他仍然想以一己之力复国,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或许他也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发起这最后一击,表面来看,姜维的行为是引发屠城悲剧的导火索。

但北伐这些年来耗费的人力物力早已把蜀汉掏空,即使姜维成功了,也只能保证一时的平安,长久来看,蜀汉依旧难逃覆灭的命运。

而刘禅投降,或许也是众人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至少能把伤亡减到最低,况且,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曹魏的国力远在蜀汉之上,即使不投降,也没好果子吃。

从天下三分,到一家独大,斗了那么多年,最终还是要了结。

历史就是这样沉默地往前走,无论那些英雄豪杰留下了多少浓墨重彩,也只能停留在时光的长河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蜀汉   庞德   益州   魏国   剑阁   阿斗   都城   司马   将领   惨烈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