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典民主制度与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一直在史学界饱受争议。而这一争议点主要在于,苏格拉底的死亡究竟能否避免。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苏格拉底本人代表着对真理的向往与追求,甚至愿意因此而毅然赴死;而那个将他亲手推向死亡的古雅典城邦政治,则可以被看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当真理与民主发生碰撞,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双方究竟孰对孰错?

01 雅典民主制度诞生与发展

公元前7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度衰落,贵族制度逐渐在雅典城邦崛起。所谓贵族制,其实就有点类似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贵族阶层掌握大权,普通公民则只能受到压迫。

随着贵族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多,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

在这时,一位名叫梭伦的改革家站了出来,他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简单概括,就是通过提升公民大会的权利来打压旧贵族的利益,同时还推出了公民均可参与审判的公民法庭。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公民大会的参与人员并不涵盖城邦全体公民,因为这时还有财产门槛,达到某一财产要求才可以参政议政。

可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公民财富的提升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能够参与公民大会的公民变得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变成全民参与。

在此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雅典民主政治接连经过了庇西特拉图、克里斯提尼以及伯利克里的改革,使得民主政治变得更加深入人心。

其中尤其以伯利克里为代表,以他为执政官时期的古雅典城邦,是整个古雅典最为辉煌的时代,如今我们看到的许多古希腊废弃建筑,几乎均是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修建。

除此之外,伯利克里的民主改革也可被称为最大胆且激进,这最终导致贵族阶级几乎失去了所有政治权力。

但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古雅典民主发展至顶峰的时代,苏格拉底被城邦陪审法庭处死,雅典民主制度也开始走向衰落。

02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度主要由四个政治机构组成,它们分别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公民法院以及十将军委员会。

所谓公民大会,其实就可以理解成全员参与讨论的民主政治会议,由于参与人数较多,通常会在雅典中心广场上举行

每当开会时,广场上的公民可以各抒己见,最终将商谈出来的决议送至五百人议事会。

五百人议事会就是第二级政治机构,专门负责处理公民大会上产生的政见章程,同时需要选举出一名议事会主席。

如何防止议事会主席以权谋私呢?伯利克里采取了这样一条规则,那就是主席任期仅为一天一夜,专门负责当日的议案章程,且每位雅典公民终生只可担任一次。

通过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城邦内部的事情都可以在公民表决下得到处理。如果有人犯下过错又应当如何处置呢?这时就需要公民法院来发挥作用。

公民法院同样需要由公平抽签来选举出审判员,在评判一起案件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审判员当然也有任期,一年后便必须卸任,然后再评选出新的一批审判员。

至于战争以及军事领域,则全部由十将军委员会负责,每位将军的权利平等,在战争时轮流执掌指挥权,从而避免某一方军事实力过于强大。

通过上述提到的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位雅典公民,这一生都可以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可这也同样产生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漏洞,那就是参政议政的人员构成,是否真的就一定能尽职尽责地处理问题。

03 苏格拉底之死与民主制度革新

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城邦的由盛转衰,在他年轻时,雅典城邦曾一度成为古希腊文明的掌舵者;但随着斯巴达城邦的侵入,雅典城邦又被迫成了异族的奴仆。

这种身份上的转变,让许多伯里克利时期的思想家开始重新审视这套沿用许久的民主政治制度,判断其内部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

在苏格拉底看来,全民政治固然有利于民主,可随着全民参与政治生活,却导致他们忽视了对内心纯洁的约束。

这一套本用来维护多数人利益的政治制度,最终却演变成了许多人追求私欲、打击异己的工具。

就好像是真理总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那句话一样,生活在古雅典城邦,如果你的思想不能紧随大众,就有可能被当作异端而遭到审判,苏格拉底自然就成了那个不幸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利用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绝大多数民众并不精通于政治。

他们或许是农业、纺织、捕鱼领域的专家,但却是政治方面的菜鸟。让这些人参政议政,反倒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让擅长种地的人去种地、擅长纺织的人去纺织、擅长政治的人去参政,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要求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去强行参加政治。

在那个将城邦法律视为神授的时代,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显然有些过于超前,而他向青年才俊宣扬这套理论,也被当时的公民视作为蛊惑青年。

最终,苏格拉底因信奉新神、蛊惑青年这两项罪名判处死刑,直到苏格拉底死后14年才被新任雅典法庭改判无罪。

苏格拉底死后14年能够获得清白,就是因为这位在雅典乃至整个古希腊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哲人去世以后,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多数人统治的民主政治是否存在缺陷。

恰逢此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民间拥有较高威望,他一边推行老师的“专家治国”理论,一边提出了完整的法治理论。

使得西方民主政治与法治思想相结合,宪政思想第一次出现在古雅典政治社会,甚至奠定了西方世界后续千百年的法治思想基石。

结语

苏格拉底的死是古雅典民主制度的一个悖论,而他毅然赴死的决心也终于换来了回报。从这一点上来看,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生后,都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苏格拉底   雅典   古希腊   伯利   城邦   公民   贵族   民主   时期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