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丧葬是一种掌握民众的手段?晋朝禁乐废戏如何改变了人们观念

#历史开讲#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禁乐废戏在今天看来就是禁止各种娱乐节目,但其实在古代,这是统治者用来维护统治,进行教化民众的手段。

丧事的举行为封建统治者使用这种工具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更合理的时机。在晋朝,因丧禁乐废戏成了一种常见的普遍现象,其对社会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晋朝时期因丧禁乐废戏的原因

晋朝时期的禁乐废戏其实是对前朝这种现象的沿袭,只不过在晋朝时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和频繁。

对于禁乐废戏,古人认为是由于戏剧中充满了各种不正常的内容,比如奇装异服、奇技淫巧、奇声怪唱,人们观看这种表演后容易情绪失控,引发各种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文献通考》记载:“其诡怪百出,惊俗骇观,非所以善民心,化民俗,适以滔堙心耳,归于淫荡而已。”

还有就是各种戏剧乐曲会使得君臣陷入享乐之中,往往会因此荒废朝政,使得政权不稳,江山不固。

实际上这种顾虑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封建统治者因噎废食,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艺术的创作。在晋朝之前,很少会发生因为丧失而全国性的禁乐废戏的事情。

那么,晋朝的统治者究竟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才将这一现象推向了极端呢?

晋朝的统治者司马氏本身就是世家大族,长时间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在建立晋朝之后,手中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对礼乐制度的发展和实践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晋朝因丧禁乐废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统治者对于儒家思想的尊崇,恪守孝道丧礼。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一直讲儒家倡导的“仁”、“孝”、“礼”等作为社会价值观的核心,汉代的选拔官吏的察举制度中,其中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孝”。

汉武帝时期就发生过诸侯因在母丧期间发生奸淫、饮酒作乐的事情而获罪自尽;海昏侯刘贺被废除帝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丧期间违背礼制。

曹魏时期,对于孝的推崇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明确将丧礼纳入到了法律体系当中,和定罪量刑联系起来。

丧礼是体现孝道的一种典型的方式,甚至这种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如今看来,丧礼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评判人是否孝顺的一个重要标准。

到了晋朝,一方面继承了汉朝和曹魏时期的丧礼制度和观念,另一方面又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把因丧禁乐废戏在全国进行强制性的实施。

其二是晋朝统治者想通过因丧禁乐废戏来向天下人做个尊崇孝道的表率,这样就能够够达到以孝治国,控制百姓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晋朝十分重视“孝”文化的建设和“孝”思想的传播呢?

那是因为晋朝的天下是通过巧取豪夺而来的,如果宣扬“忠”的思想,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个出发点和立脚点就存在先天不足。

于是,晋朝的统治者就另辟蹊径,将立国的根本变成了孝,将“以孝治国”作为晋朝的治国思想。

而丧礼作为孝文化的重要表现,于是为了凸显对孝的重视,晋朝统治者每逢国丧就会禁乐废戏,长此以往形成了惯例也就不足为怪了。

《宋书》记载:“晋武帝以来,国有大丧未除,正会亦废乐。《晋书》记载:帝临轩,不设乐。……太子丧未除,及元会又废了。”

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来看,因丧禁乐废戏始于晋朝,这彰显着统治者的一种权威,也是强制性全国为皇家服丧的表现。

二、晋朝时期因丧禁乐废戏的方式

晋朝从建立之初开始就有了因丧禁乐废戏的措施出现,由于重视“以孝治国”。

因此晋朝皇室也会率先垂范,做好全国的榜样,在遇到皇室成员去世之后,就会通过律令、布诏和奏议的方式来实行。

如史料记载:诏曰今既以天下体之……至娱耳目之乐,阙之。孝武崩……通婚嫁不得作乐。

也就是说,在晋朝的时候,全国性的因丧禁乐废戏已经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确定下来。

无论是律法规定的,还是通过朝廷降诏、臣子奏议,都是通过官方的形式来进行,这就说明晋朝的封建统治者将禁乐废戏推向了历史的顶峰,而且是强制性地在全国实行。

其实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那就是在晋朝时期,人们对乐戏的看法和理解已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那就是不再将音乐视为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将其和政治相联系。因此因丧禁乐废戏不仅仅是一种对逝者表达哀悼的方式,更是一种彰显统治者权威的一种工具。

三、晋朝时期因丧禁乐废戏的影响

如果把晋朝时期的因丧禁乐废戏的影响和其国祚联系在一起,就能够发现,这是一种多么荒谬,多么鸡肋的统治工具。

晋朝将禁乐废戏和孝道、丧礼联系到一起,以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

但是这种对民众的教化工具在如今看来,只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一厢情愿,其效果和影响并没有达到统治者的最终目的。

统治者认为因丧禁乐废戏是孝的体现,但是这并不代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孝应该是这个样子。

比如晋朝阮籍的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和别人下棋。当他知道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不仅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先和别人把棋下完,并且在居丧期间还喝酒。

但是阮籍也会大哭/吐血,这在人们看来是极度悲伤的表现。

虽然阮籍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完全不符合当时的丧礼制度,但是阮籍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更符合人们失去至亲所应该有的状态,这样才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人们认为阮籍非常孝顺。

从这一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孝的理解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标准,也不再是由统治者所能左右的情况,而是逐渐产生了不同的评判标准,人们对孝的理解也有了很大差别。

晋朝的统治者显然忽略了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出现了和社会发展相矛盾的禁乐废戏的措施

孝实际上是属于情的部分,但是晋朝统治者要将其进行工具化的体现,将孝作为统治的工具,并且将其推向了一个极端,这实际上是政治上的失败。

如此强硬的精神控制和禁锢,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况且在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已经逐渐收到佛教和道教的双重冲击,新的社会思潮也在孕育之中。

晋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导致儒学发展缓慢甚至停滞,门阀世族兴起。

孝作为一种儒家思想,也是维持家族秩序的基因,晋朝统治者不得不选择用孝来作为维持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工具,显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与此同时,随着门阀世族的不断壮大,皇室逐渐衰微,社会也动荡不安,所谓的因丧禁乐废戏也无法顺利地推行下去,维护统治者权威的作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结语

因丧禁乐废戏是晋朝统治者为了实现“以孝治国”、维护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项措施。

但是由于在推行过程中没有更好地控制礼和法之间的关系,使得禁乐废戏走向了一种极端化的状态,结果和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为了晋朝国祚短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晋书》

《通典》

《文献通考》

《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

《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晋朝   晋书   目的   丧礼   丧葬   孝道   统治者   封建   民众   观念   手段   时期   古代   工具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