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的贪官是怎么搞钱的吗?和珅见了他都得叫大哥!

在古代,贪污是会掉脑袋的!正常人都会想到自己一个人贪,并且是小心翼翼不让任何人发现。

说起贪官,我们第一印象就是和珅。

和珅出生于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和珅、和琳两兄弟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

和珅起初清廉为官,当然不会接受贿赂。但是有一次,在和珅任职侍郎期间,有位叫安明笔帖式送礼给和珅,希望能够升为司务。也正是如此,和珅像是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一发不可收拾,野心开始膨胀,大贪特贪,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贪官之一。

为什么说和珅是之一呢?

因为下面我要说的这个人,就连和珅在他面前,都要自叹不如!

古代做官有两条路,一条是正儿八经的参加科举考试,就算你寒窗苦读十余年,也不过是中个举人。而举人不止你一个,你需要排队,等轮到你了你才能做。

可是已经花费十年时间寒窗苦读,等真正做官之时,余生也所剩不多了。

许多人通过花费金银珠宝去买官做,而这便是步入仕途的捷径!

刚开始,也只能做一个些小官小吏,要是特别有钱的话,便可以从知县做起。

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王亶望,先是拿钱买了个知县。

知县掌管着一个县的人口、赋税、人事任免、纠纷案件,但这远远是不够的,权力会驱使他向更大的官职靠拢。

正常人升官靠业绩、靠运气、靠资历,但正因为是正常人,所以你需要慢慢熬,万一你熬到退休都没能升官呢?

于是,就出现了继续买官卖官的黑色利益链。

买官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为任期间需要贪更多更多的钱才能让你巴结上层官员。

搞钱搞的最多的人,升官的速度也就更快!

王亶望几年之后步步升迁,官至浙江布政使,并暂代浙江巡抚一职。他向上爬的秘诀就是用钱开路,没有钱办不了的事。

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被调任甘肃后,搞起了“捐监冒赈”的勾当。

所谓“捐监”,就是为解决粮食欠收问题,官府允许一些人通过捐粮换取监生资格。

王亶望把粮食折成银两,进行“监生”资格拍卖。他向朝廷谎报旱情,编造说把“监粮”用来赈灾了。

一边向朝廷申报赈灾款修建粮仓,一边用朝廷的粮款抵押给其他官员、百姓进行高利贷。

有着朝廷作为后盾,大家都想着赚快钱。

每当皇帝派人下来巡查时,他就花钱买通巡查官员。

只要将皇帝蒙住,他就能继续搞钱!

他把捐纳的银两全部私分,从总督到州县官员人人有份。

甘肃省有一多半大小官员,参与了“捐监冒赈”的贪污侵吞活动。

下面官员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拼命给王亶望送银子、送礼物,盖房子。这一切,乾隆都被蒙在鼓里,还升王亶望为浙江巡抚。

大小官员,甚至是平民百姓,皆夸赞他是清官,是好官!

王亶望手段之高明,就在于他将整个省的官员、百姓都绑在他的船上。

船一沉,大家都得完!

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省的朝政系统。

直到有人反映地方官员在浙江海塘工程中弄虚作假,中饱私囊,才引起乾隆的怀疑。

不久,乾隆又从来自甘肃的奏报中得知当地并无旱灾。乾隆马上派官员去浙江对王亶望进行严审,王亶望只好招认。乾隆抄了王亶望的家,没收财产折合白银300万两。此案终结时,共判死刑57人,发配56人,还有不少人受到牵连。王亶望最终也落到了被斩首的下场。

就连乾隆皇帝都惊叹:“从未有过如此奇贪之事!”

这就是著名的清朝甘肃米案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乾隆   巡抚   知县   举人   甘肃   浙江   朝廷   贪官   正常人   官员   大哥   古代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