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唯一被消灭的民族,因过于残暴被各族围剿,名字听着十分耳熟

孔子有云“仁者爱人”在就如春秋战国已经崩坏的时代,他依旧坚信人性本善。孔子对于其他少数民族,也是报以海纳百川的态度,并没有将其看作为异教而歧视。

早年间的历史上,西周对于自己国家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聚落嗤之以鼻,甚至是当时的楚国,他们也是用“蛮夷”一词来称呼他们。

但是随着秦朝统一六国,从这时候开始,秦朝开始越来越注重与周围邻邦交往,也开始推动着与各个文化相互交流。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多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与中亚等各个国家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汉族人与其他民族的人们开始交流日益密切了起来,开始逐步走向了民族融合的时代。

虽然我国是经过几千年的民族融合,才拥有了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在这融合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民族,他们的名字令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有些民族也在融合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那么现在就让小编从带你深入了解已经消失的民族羯族吧。

羯族的由来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代也如同世界上的其他几个文明古国一样,都遭受过蛮夷的侵略。例如在汉朝建立之初,我国边境常常会遭受到匈奴的进攻。在数次进攻之中,汉高祖刘邦险中脱逃才得以保存性命,而他的母亲高太后则是受到了匈奴人的凌辱。

哪怕是受到了如此的凌辱,汉高祖还是要苦撑起脸给匈奴回信求和。

直到汉武帝登基,在经历过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之后,我们才有资本与匈奴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战争。这场战争以汉朝的胜利告终,匈奴人被迫放弃了西域的开发权,我华夏最终取得了边境长久以来想要的安宁。

在汉代之后,由于我国长期处于战乱时期,这时候匈奴人也借此养精蓄锐,在东晋时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史称五胡乱华,整个中原地区都成为了战场,民族矛盾这时候也达到了最高点。

为什么要提到匈奴呢?是因为羯族就是这五胡中的一员,他的历史来源极其悠久,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匈奴时期。

在汉朝,匈奴是对于国外的少数民族的一个统称,里面包含了很多其他的部族,比如鬼戎人、燕京人、东湖人、楼兰人等等,这些部族有些是匈奴本民族征服过的民族,有的是归顺于匈奴的一个民族。

其中 羯族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因此,羯族也被称之为匈奴别部。

在史书中也有过对羯族人面部特征的描写:第一是鼻梁很高,第二是,眼眶较深,第三是身上的羊膻味很重。最后这一点并不奇怪,毕竟这种来自西域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以游牧为主。

那么羯族具体是来自哪里呢?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总而言之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说法是羯族来自于中亚的粟特族,这是一个位于中亚地区的白色人种,与今年的巴基斯坦人比较相像,粟特族人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一个国家,名为石国。据说后赵的石勒就来自于石国。

第二种说法就是羯族人来自于中亚的索格底亚那人,这种说法得到考据较少,我们不予深究。第三种说法就是羯族人本身就是中亚的康居人,这里的康居也就是土库曼克斯坦附近。

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无论是哪一种,都将羯族人划分在中亚地区。

最后一种说法是羯族人是小月氏人的后代。月氏人本来生活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但是随着匈奴对于周边民族的不断征服,有一部分月氏族人不断向西逃难,但是也有人不愿意再向西走,于是就南下投奔羌人,南下的这部分人被称为小月氏人,他们也有可能是后来的羯族人。

但是无论是哪种来源,最后都是被匈奴人征服,成为匈奴人的一部分。虽然羯族和匈奴在地位上并不平等,但是不影响羯族的崛起。

羯族人的兴起与衰落

历经了数十个世纪的民族融合之后,很多少数民族从一开始的抵制中华文化,到慢慢接受中华文化,并且愿意同汉族喜结连理,最终融入到华夏这个大家庭中。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前秦苻坚的氐族政权,汉朝时期的匈奴人等等。少数民族最终与我们相融合成为我们中的一员,最后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

在历史上的民族有很多,有的因为管理得当从而发展得较好,也有的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而逐渐没落的,甚至还有因为统治的原因而导致其地位低下的。

羯族就是一个因为施政不当,不仅地位低下,而且还被全灭了的民族。

在那个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百姓的温饱问题而发动了战争造成了中原地区的生灵涂炭,其中有一部分人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手段建立起一个国家,羯族人石勒就是通过这种手段建立起赵国的人。

这种手段虽然能很快见效,但不能长久。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羯族的建国皇帝石勒是一个十分有手段的人,作为一个从北方来的少数民族,用人不疑,他重用了张宾,然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施政方针。使得羯族政权从原先的游牧政权变成了一个稳定的小农经济型政权。

在对政治体制大刀阔斧地修改的同时,还大批吸纳汉人的知识分子,政权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最后建立起了赵国政权。

在石勒还在世的时候,石勒对于汉族文化还是比较尊重的,也愿意让民族之间多多交流。

但是天不随人愿,很快的,石勒就去世了,在他去世后,赵国的发展慢慢脱离了正确的轨道。石勒的继承人名为石虎,在历史上满是污点,他不仅带有很强的民族歧视,而且他的爱好还特别奇怪。

石虎很喜欢屠杀汉人,并且喜欢在屠杀后将死去的汉人用麻绳穿起来,挂在城墙上,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尊严。

令人感到反感的是,这位统治者格外的喜欢收集美女,对于美女的需求量非常的大。每次出巡的时候,如果遇到了他中意的女人,不论这位女性的家室,是否婚配,成年与否,通通派人掠夺回宫,然后慢慢享用。

也正是如此,他掠夺回来的美女越来越多,后宫慢慢地难以收容,他便不得不去重新修建一个宫殿。更可笑的是,为了给他修建一个宫殿,他征用了40万人修建了自己的宫殿,可见他的后宫有多少人。

石虎这一举动,不仅让先辈培养的汉族大臣感到寒心,甚至连他们本族人也认为这件事十分过火。

史书记载,在石虎的统治下,辖区内的所有城墙上都铺满了尸体,在官道的两旁都是不知死去了多久的人。当时的赵国武力强盛,晋国节节败退,当时有十几万晋国百姓想要活命,投降了赵国。面对百姓的投诚,石虎并不为所动,他下令屠城,部分人沦为奴隶,没入官府,在不见天日的作坊里时刻不停地干活,不少人也为此而丧命。

羯族人的末路

石虎也许是因为作恶多端,他本人很快就去世了。结果给原本就动荡不安的赵国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在石虎去世后,国内的政局开始了新的一轮斗争。石虎的后人为了皇位,又开始了肆意的争斗,其结果又是无数百姓死伤。

所以天佑赵国,这时候有一位英雄站了出来,为百姓平息了这场斗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不仅带领着汉人们反抗暴政,还发布了杀胡令:对所有羯族人展开复仇行动。其他的少数民族一呼百应,开始对羯族群起而攻之。结果就导致了石虎等皇亲国戚等人几乎杀尽,众多无辜的羯族百姓也因为这一个种族的原因也被屠杀殆尽。

在杀胡令的支持下,他与杀胡令的拥护者屠杀了近几十万羯族人。虽然他与杀胡令的拥护者像白起,蒙恬一样屠杀了数十万人,但是获得了诸多人民的支持,死后也被人民追念,毕竟这些人民都受羯族的压迫太久。

虽然羯族人几近灭族,但还是有一小批羯族人跑了出去,这部分人的领袖是侯景。
这是一个为羯族留下希望的人,也是为羯族人断绝最后生路的人。

这个人率领羯族人的残部投靠了梁朝,但他毕竟也是从赫赫有名的赵国中出来的,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再后来他在梁朝反叛,亲手杀死了梁武帝,把梁国弄的四分五裂,并且在南方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血雨腥风。

虽然侯景之乱最后也被平定,但是他造成的灾难影响深远,南方开始逐渐萧条。也正是这一场叛乱,使得最后的羯族人也死于战争中,导致了羯族的全灭。

现在在看这个民族,目前对这个民族的印象整体还是不好的,毕竟这数以百万计的人命都是他们部族所造成的。

回溯羯族的历史,他原本属于匈奴,但是因为不想受到统治于是乎就背叛了单于,并在起义的地方开始大屠杀。在晋朝的时候,他入侵晋朝的边境,并且在晋朝这边也开始了新的叛乱与屠杀。

在羯族成为了统治阶级后,这种暴虐更是无人管制,暴敛钱财、强抢民女、无恶不作,更是进行无休止的杀戮。仿佛这种背叛与暴虐存在于他们血脉之中。

哪怕是在善良如此的梁武帝这里,他们也展开了背叛和杀戮,这不难让人以为这是因为他们本性的原因了。也正是这种无情无义又残暴之人,使得这个民族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是因为他作茧自缚,才会有灭族这一惨剧的发生。

小结

回首往昔,我们这个民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动荡之中,在各种动荡中,跌跌撞撞、 相互扶持,最终走在了一起。这不仅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各种因素汇聚的结果。总会有些民族,终究会因为他们的暴虐行径走向灭亡,也总会有些民族,虽然跌跌撞撞,但是和其他民族相互扶持、互帮互助,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历史的选择是由人体现出来的,虽然羯族的灭亡令人可惜,但这是他们自己造成的结果。

所以,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现在民族融合的时候,我们也要引以为戒,要博采众长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需要在这多民族交流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本心,以礼待人。

只有这样与邻为善,与人为善,与世界为善,我们才能站在道义一边,站在人民一边,站在胜利一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西域   月氏   汉族   民族   耳熟   汉朝   汉人   匈奴   残暴   族人   少数民族   政权   古代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