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恋栈,主动辞官让位的李日知-古代清官的故事之七




作为追求一生的官场人,一旦获得高位或实权,很多人存在恋栈思想,不愿下岗,怕失去既得利益。但是,在我国古代,不贪恋权位,主动辞职让位让贤的也比比皆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日知就是其中之一。

李日知出生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具体年月不详),河南郑州荥(读醒、xǐng)阳人,进士出身。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敢于直谏,有贤名。武则天时期已官居司刑丞(掌管刑事案件量刑高官)。

武则天掌权时,利用酷吏铲除影响她上位的异己,法令严厉,司法官员争当酷吏媚上。独李日知执法宽平,秉公办案。有一次,为一案犯量刑,与刑部主官索元礼(索元礼与来俊臣、周兴为武周时期的三大酷吏)发生强争。索元礼与这个案犯有宿怨,欲置其死地,并说:“有我索元礼在,此人必死!”

李日知认为此人罪不致死,应依法量刑,于是,针锋相对地说:“有我李日知在,此人必不会死!”难以定案。结果,闹到武则天龙案前,索、李两人各自申述量刑理由,最后武则天同意李日知的意见,免除此人死罪,改为徒刑。

“神龙政变”,武则天将政权归唐,中宗继位后,李日知迁给事中,加朝散大夫。景龙元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史大夫。

唐中宗时,骄横跋扈的安乐公主(中宗和韦后的宠女),要皇上把昆明池赐给她,没有达到目的。于是,她动用权力另挖了一个大水池,并营建豪华馆第。完工后,号“定昆池”,大摆宴席招待来恭贺的官员。众官员吟诗作赋,溜须拍马,极力夸赞。只有李日知在诗中写到“所愿暂思居者逸,莫使时传作者劳”,暗讽贪图享受,为劳民伤财。事后,睿宗说:“我都不便规劝,你却敢言,可见你的挺直。”

韦后集团被李隆基剪灭后,睿宗继位,景云元年(公元710年)睿宗迁升李日知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后迁侍中,掌管门下省事务。唐玄宗先天元年授李日知为刑部尚书,罢知政事(玄宗收回宰相职权,同时免除五位宰相,不再设宰相)。

李日知历任唐朝四个(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皇帝高官,到玄宗时,他感到做官时间已经相当长了,应该让位。于是要求告老还乡,玄宗皇帝不放他走,认为他还不老。李日知便不断请求,玄宗见他去意坚决,只好同意了。

李日知知道家中人不会同意他辞官的做法,所以,他向玄宗提出辞职要求时,始终没有跟家中人商量。直到玄宗皇上批准他辞职后,才告诉家中人,整理行装回乡。

家中人一直蒙在鼓里,突然听到这一消息,不觉大吃一惊。他的妻子埋怨说:“家中没有什么财产,儿子的官职也没安排好,你怎么能辞职呢?”

李日知耐心解释说:“我的官做到这样大,我已经感到太过份了,人心没有满足的时候,如果要充分满足自己的要求,那就永远没有止境了,我们要知足呀!”

李日知回乡后,没有多管生计,只是把多年荒废的家园整顿了一下,安心居住下来,从此不介于政事。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李日知病逝。


参考资料:《新唐书》、《大唐新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酷吏   案犯   刑部   清官   政事   宰相   门下   回乡   官员   家中   主动   时期   古代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