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给诸葛亮修庙就是敬仰他?不一定,灭蜀的邓艾在四川也有庙

游戏里的邓艾形象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和大家聊一个话题:四川人不仅在诸葛亮死后祭祀诸葛亮,而且在曹魏灭蜀主帅邓艾死后还自发祭祀了邓艾一千多年。


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


这是因为之前兰台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主旨是诸葛亮是刘备的忠臣,对刘备父子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诸葛亮执政蜀汉12年,四川老百姓也因为他的“北伐”战略从之前“民殷国富”变成了“民贫国疲”。


许多看了文章的朋友,显然并不认同兰台的观点。


他们表示如果诸葛亮治理蜀汉12年,真的搞得“民不聊生”,为什么在诸葛亮死后四川民众会自发纪念诸葛亮一千多年?


这些朋友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忽略了古代老百姓的愚昧程度。


当然,古代人的“愚昧”是因为他们遇到了许多自然现象和灾害,是古人所无法理解的,正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所以他们才会求神拜佛,他们以为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意志所导致。


而他们为了避免下一次灾害或者是自然现象,就必须要对“上天”降下的这些灾祸的原因进行解读。


这个过程就是“愚昧”本身。



01、


东汉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迷信的朝代,从汉光武帝刘秀开始,东汉皇帝就大张旗鼓宣传谶纬;汉光武帝把谶纬之学当做是东汉国家意识形态。


当时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实在看不下去皇帝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于是就公然告诉刘秀,自己不学谶纬之学。结果把汉光武帝气得够呛,差点要杀他,还是他机灵,赶紧把头都磕破了,刘秀才饶了他一命。


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而到了汉明帝时,朝廷又进一步强化谶纬神秘学说,将东汉的开国二十八功臣与天上的二十八宿对应起来,强调其封侯顺序与官职大小是上天早已经安排好的。


而所谓的“谶纬之学”,其实就是算命占卜的学说。在唐宋,谶纬之学已经被排除在儒学经典之外,但是在东汉,算命占卜的学问在皇帝看来,就是正儿八经的儒学。


由此可见东汉的迷信程度。


甚至一直默默做着篡汉准备的曹操也是因为公元217年一场席卷了整个中国北方的大瘟疫,正式放弃了篡汉工作。(当时负责帮曹操主持篡汉程序工作的“建安七子”因为这一场瘟疫一下子就死了五人,被曹操视作是上天不允许他称帝的警告。)



而巴蜀地区在东汉末年自然也不能“免俗”,在东汉末年,蜀汉地区普遍流行“天师道”,其实就是“五斗米道”。


张鲁割据汉中长达20年这就不说了,即使张鲁后来投降了曹操,“天师道”在巴蜀地区依然有很大影响力。


比如五胡乱华时期成汉王国的宰相范长生,他在三国时期就是蜀汉著名的天师道领袖,刘备还因为他是天师道领袖,征募过他:


先主刘备征之不起,就封为逍遥公。——宋·祝穆《方舆胜览》


而天师道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凶神”。


换言之,在天师道的教义影响下,老百姓不仅为受他们尊敬的政治人物修庙祭祀,同时也为他们认为的“凶神”修庙祭祀。


比如导致蜀汉灭亡的曹魏大将邓艾。


他和诸葛亮一样,在巴蜀地区享受了一千多年的香火。


明朝时这原本是邓艾祠


02、


关于四川地区老百姓为邓艾修庙祭祀的史料有很多。


比如南宋时期担任龙州知州(今天四川绵阳平武县)的洪咨夔在看到当地人祭祀邓艾后,受到从唐末开始“尊刘抑曹”影响的洪咨夔觉得当地人不应该祭祀邓艾,而应该祭祀诸葛亮,所以把邓艾庙改成了武侯祠:


龙州武侯庙在宣慰东一百八十里。初,州人以邓艾尝经于此,立庙祀之。宋知州洪咨夔毁其像,更以诸葛,谕其民曰:“毋事仇雠而忘父母。”


而四川的邓艾庙并不仅仅只有绵阳平武县一处,在四川夹江地区同样有民间自发的邓艾庙,只不过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夹江县令董继舒觉得邓艾享受老百姓香火祭祀不妥当,于是才下令拆掉了邓艾庙改为武侯祠:


夹江武侯祠原在九盘坂,距县三十里许,邓艾庙即今祠地,邑令陕西人董继舒欲撤庙,改祀武侯,投艾像于水。


然而一直到清代,四川地区依然有民间自发为邓艾修建的邓艾庙。



清朝康熙年间曾经做过刑部尚书的王士禛就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载了他路过四川剑阁时,曾经在当地见到了祭祀邓艾的小庙,结果他回去一查,发现这座小庙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存在了:


康熙丙子,余以祭告使秦蜀。过剑州之南门外,有小庙一区,方改作。问之,曰邓艾庙也。余谓:“不祀姜伯约,反祀邓艾,于义悖矣。乃从来有司无昌言毁之者,何也?”欲赋诗正之,未果。后见唐人唐彦谦一诗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已先我而言之矣。以此见三代之直不泯。


从上述三则史料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四川人不仅为蜀汉丞相诸葛亮立庙祭祀,同样也为灭掉蜀汉的曹魏大将邓艾立庙祭祀。


邓艾与诸葛亮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诸葛亮在唐朝安史之乱前就已经成为官方认可的“忠诚义士”,享受国家香火


唐玄宗时,天宝七年(748)下诏“其忠诚义士、孝妇烈女、史籍所载德行弥高者,所在宜置祠,量事致祭”,其中忠臣十六人,诸葛亮为其一,“并令郡县长官,春秋二时择日,准前致祀”。


而邓艾一直不是官方认可的“忠诚义士”,然而四川人也依然祭祀了他一千多年。


这是因为四川人感谢邓艾灭掉蜀汉吗?


古代鬼神造型


兰台觉得不是,真正的原因是邓艾死后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老百姓认为是会引发瘟疫的“大鬼主”,所以当地人为了避免疫病的流行,才开始祭祀邓艾,久而久之,祭祀邓艾就成了一种习俗。


比如在西晋末年成书的道家典籍《洞渊神咒经》里,邓艾就成了“凶神”:


道言,中国有大鬼主,邓艾、钟士季、赵凶、王莽、李哉、杜周、刘斗、王离、夏侯婴、蒋公琰、南阳叶公、北里夏支、萧何、由白、韩信、佃进……——《洞渊神咒经》


不仅邓艾成了“大鬼主”,就连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也成了“大鬼主”,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由此可见,在古代,被老百姓祭祀的人,不仅有他们爱戴的,同样也有他们害怕的。


事实上《水经注》里记载的蜀汉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向刘禅上书,要求国家出面为诸葛亮立庙祭祀的理由就很有意思:


而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追述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黩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谓宜近其墓,立之沔阳,断其私祀,以崇正礼。


在这里,习隆和向充提到了,蜀汉民间“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但是同时也提到了民间祭祀“黩而无典”,最后请求后主同意为诸葛亮立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


为什么说这奏折有意思呢?


是因为四川人这一千多年为邓艾立庙其实就算是“戎夷野祀”,也是“私祀”;然而前面提到了四川民间祭祀邓艾的目的很可能不是感谢他,而是害怕邓艾成为“大鬼主”散布疫病。


诸葛亮塑像


那么,如果诸葛亮死后,蜀汉民间祭祀诸葛亮是因为他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这个祭祀理由非常的正确,为什么习隆和向充要说“断其私祀,以崇正礼”。


难道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正礼”?显然不可能啊。


那么,很可能就是因为蜀汉“百姓巷祭,戎夷野祀”诸葛亮的原因不是因为尊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已”,而是别的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理由。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夹江   龙州   蜀汉   谶纬   天师   东汉   祭祀   老百姓   民间   地区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