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已经在中原称帝,为何又灰溜溜离开?只因犯了三大错误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辽国最厉害的一位皇帝,他称帝后,带领契丹军队征战南北,扩展疆土,使契丹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最巅峰的时刻,他甚至直接灭掉后晋,在开封举行即位仪式,实现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梦想。

但是,这样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仅仅在中原待了四个月,耶律德光就不得不灰溜溜地选择了逃离。

耶律德光究竟哪一步走错了?

南征北战,图谋大业

耶律德光是辽国的第二代皇帝,他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按照长子继位的常规操作,身为次子的耶律德光本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不过,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非常喜欢能征善战的耶律德光,讨厌倾慕汉文化的大儿子耶律倍。

为了扶持耶律德光上位,述律平甚至不惜砍掉自己的右手来力排众议,最终不仅令契丹群臣万分畏惧,也迫使太子耶律倍主动让出了继承人之位。

父母都是狠人,耶律德光自然也不遑多让。称帝成为辽太宗后,他南征北战,从不消停,不仅统一了契丹,还屡屡掺和中原王朝的各类战争,不断扩张地盘。

934年,后唐均王李从珂杀掉了后唐第三位皇帝李从厚,自立为帝,耶律德光趁机以“得位不正”的名义前来讨伐,攻陷了中原地区的不少城池。

趁火打劫,野心勃勃

耶律德光的强大战斗力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作为后唐大将,石敬瑭曾立下赫赫战功,还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和后唐明宗李嗣源两代皇帝都有过救命之恩,是后唐的股肱之臣。

933年李嗣源病死后,石敬瑭悲痛得如同自己的父母去世了一般,本没有篡位的打算。怎奈他毕竟手握兵权,所以很快成为了新上任的后唐末帝李从珂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求自保,石敬瑭只能谋反,不过凭借他自身的实力,又不是李从珂的对手。于是石敬瑭一边跟李从珂叫板,一边向耶律德光求援。

为了说服耶律德光出兵,石敬瑭下了“血本”,他明确表示:“可以称臣,称子,等打退唐军之后,将会把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

耶律德光一看有这好事,顿时喜上眉梢,当即发兵5万支援石敬瑭,帮着石敬瑭击败后唐军,并册立其做了后晋皇帝。

因为做事情超级没底线,石敬瑭被世人戏称为“儿皇帝”,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耶律德光则通过扶持石敬瑭这个傀儡,不仅收获了垂涎已久的燕云十六州的土地,还得到了后晋每年进贡的各30万钱帛,可以说是赚大了。

但是石敬瑭死后,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就没那么好操控了。石崇贵很看不惯叔叔对耶律德光卑躬屈膝的行为,他一登基,就向耶律德光上奏章,明确要求:

1.在称呼上只称臣,不称孙;

2.要求修改当面的协议,恢复公正、平等的原则。

耶律德光一看这小子胆敢叫板,马上带兵打了过来。

石重贵虽然发动了全国兵力与耶律德光血拼,但终因实力不足,于947年被打败做了俘虏,后晋也随之灭亡。

入主中原,不改做派

947年正月初一,大获全胜的耶律德光看着繁华似锦的汴京城,动了亲自到中原来当皇帝的念头。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典礼,以汉族皇帝的身份接受胡族贵族、汉族官僚的朝贺与跪拜,还将“大契丹国”改为“大辽”,将会同元年改为大同元年。

可以说,此时的耶律德光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巅峰,只要他不出昏招,就可以将胜利成果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原王朝继唐朝之后的新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

但是,耶律德光的如意算盘到底是没打响,仅仅三个月后,他就在此起彼伏的反抗声中,灰溜溜地带领辽军撤出了汴京。

临走时,耶律德光针对自己的失误做了三点总结。他说:“我有三失,所以天下才这样反叛我。第一失,是搜刮百姓钱财;第二失,是让士兵打谷草惊民;第三失,是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藩镇。”

作为帝王,耶律德光能有如此清醒的反思意识是非常难得的,但他终究是醒悟得太晚了。

当初南下灭晋时,耶律德光以四处劫掠百姓的方式来解决士兵的后勤供给,本就已经失掉了大半民心。

等到他入主中原后,他仍然不懂得安抚民众,反而纵容士兵以牧马为由到处烧杀抢掠“打谷草”,将开封洛阳等大都城附近夷为平地,大大激化了民族矛盾,引发了百姓的激烈反抗。

后晋的节度使刘知远更是利用中原混乱的机会,趁机称帝建立后汉,同时向汴京城发动激烈进攻,成为耶律德光的心腹大患。

意识到大势已去的耶律德光,只能选择灰溜溜地撤离中原。

在返回契丹的路上,耶律德光又气又悔,加上天气炎热,很快得了重病去世了。

@晴朗文史阁

《旧五代史中》有一句话:“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意思是说,天子难道生来就是做天子的吗?不过是因为兵强马壮,才让他当上了天子的吧。

在征战不休的五代十国,“谁有兵权谁上台,各领风骚十几年”确实是普遍现象,但想要把江山坐稳,绝不是只靠蛮力就能成功。

耶律德光在位20年间,为政勤勉,四处征战,大大壮大了契丹的势力,还为契丹争取到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贡献巨大。

但他又太过迷信武力,野蛮征战,不懂得韬光养晦、宽仁治国,最终引发了无数民众的强烈反抗,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也为辽国的发展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民意支持的君主,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中原   契丹   汉族   谷草   后晋   后唐   王朝   节度使   天子   皇帝   错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