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韩信:一个乞丐的逆袭

秦朝末年,由于秦始皇苛捐杂税,百姓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百姓为求得一线生机纷纷揭竿而起,一时之间,烽烟弥漫,乱世迭起。

但也有一句话叫乱世出英雄,草莽之中,涌现出了大批的明主良将。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楚汉之争,两派各有能臣名将,打得不相上下。

韩信,就是名将之中最耀眼的那一颗明珠。

年少穷困,无以为生

秦朝做官的途径有三种:世官制、保举制和学吏制,即世袭、推荐和学徒保送。

韩信父亲是没落贵族的后裔并且早亡,自然没有世袭的官职,母亲是个大家闺秀,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也没有能让韩信做官的途径,所以韩信不能从父母这里获得官职。

而韩信自己又性格放纵不拘礼节,没有官员愿意保举他或者收他为徒,因此韩信在没有投奔起义军之前都是个不受人待见的白身。

韩信的命运转折点在十三岁,他的母亲在这一年因病去世。从此,韩信便无父无母流落在外,每天靠吃百家饭生活。

但是,韩信小小年纪就有非同常人的志向。别人在父母去世后都是把父母的遗体埋葬在其他祖先旁边,可韩信却另外为母亲找了一片又高又宽敞的墓地,还扬言以后要让那片坟地安顿的下一万家。

旁人嗤之以鼻:一个既不会经商,又不能做官的浪荡子,以后能有什么大作为!

但当时的下乡南亭长却觉得韩信能有这样的志向一定不是凡夫俗子,于是就经常邀请韩信到他家里吃饭。

然而亭长的妻子很不乐意韩信去她家吃闲饭,就想出了一个羞辱韩信办法:在韩信来吃饭之前把饭吃完,故意让韩信没饭吃。韩信一进亭长家门就知道到了厅长妻子的用意,随即转头离开再也没有回去过。

离开亭长家的韩信身无分文,只能去城下钓鱼充饥。河边有个浣纱的大娘见韩信可怜一连几十条都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韩信深受感动,直言以后要报答大娘,没想到大娘却说:“你一个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 才给你饭吃,什么时候希望你能报答?”

韩信羞愧至极,终于决定带着宝剑出去闯荡。

此时,项羽的叔父项梁正在渡过淮河北上,韩信便去投奔项梁。

可惜项梁已经组建起了自己的队伍,并不把外来的韩信放在心上,只是让韩信在队伍里做士卒。随后项梁兵败战死,韩信又跟着项羽打天下,可惜仍不受重用。

韩信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几次冒死向项羽献计,可项羽和他叔父项梁一样,只喜欢任用老部下,并不注重这些新鲜血液,也对韩信的计策不以为然。

韩信怀才不遇,决定换个主公。一番辗转之后,韩信来到了刘邦帐下。但因为之前名声不显,刘邦手下能臣又太多,所以韩信依旧岌岌无名。

终遇伯乐,萧何提携

直到有一天,韩信被连坐即将斩首,心中极度不甘,于是在刑场上质问监斩官夏侯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夏侯婴心头一震,立即释放了韩信,并向刘邦进言重视韩信,可刘邦却没有把夏侯婴的话放在心上,只让韩信去做一个管理粮饷的小官。

经历了无数次挫折的韩信心灰意冷,决定离开刘邦麾下。就在这时,韩信意外结识了萧何,萧何对韩信的观点非常认同,只等个合适的机会正式向刘邦举荐韩信。

可没想到韩信居然逃走了,萧何大惊失色,来不及向刘邦禀告就连夜骑马去追韩信。结果刘邦误以为萧何逃走,顿时惊怒不已。

一天一夜之后,萧何带着韩信回到了刘邦的营地。经过萧何的解释,刘邦这才知道了韩信是天生将才,可遇而不可求。

刘邦向来能屈能伸,立即斋戒沐浴后亲自请韩信拜将,韩信终于安定下来,一心一意为刘邦谋事。

得到韩信的忠心后,刘邦问韩信有什么良策,韩信回答:“现在能和您相争的只有项羽,您觉得可有一战之力?”刘邦默然,韩信再问:“论兵力、良将和实力,您可比得过项羽?”

刘邦再次沉默。

韩信继续说道:“我也觉得您比不过,但是您有项羽不及的优点:项羽虽神勇且声名远扬,但他从不论功行赏,对部下吝啬无比;虽然坐拥良将但他任人唯亲;虽然征战四方但从不爱惜百姓,这样的人只能做诸侯而不能称王。”刘邦若有所思。

韩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倘若大王能反其道而行之,论功行赏、礼贤下士、爱护百姓,何愁不能称王?”

刘邦大喜,对韩信言听计从。果然,项羽成了刘邦的手下败将。

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爆发。刘邦正式拜韩信为大将,统领三军,又派了曹参和樊哙做韩信的副手。三人齐心协力,平定三秦之地,可以说是战无不胜。

公元前205年,刘邦率领军队战胜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汉军版图再次扩大。

同年,刘邦兵败彭城。不仅元气大伤,还被敌军切断了退路。韩信带着樊哙等人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同时收复败军,重振旗鼓。

不久后,韩信又带领军队东进灭赵,顺便收复燕国。

这时,韩信已经立下汗马功劳,统帅三军。刘邦因为忌惮韩信在军中的威信,设计夺了韩信的兵符,派韩信带着小股军队去攻打实力最强的齐国。

平定四国,天下归汉

抵达齐国之前,韩信就和谋士想好了计策:趁着齐王摇摆不定,有投降汉军的想法时攻其不备。

齐王田广正打算归降刘邦,完全没料到韩信会突袭,急忙转投楚军请求支援。结果楚军因为轻敌毫无意外地败给了韩信。韩信则趁着楚军兵败,想借潍水逃走的时机将楚军和齐王一举击溃。

截止到公元前203年,魏国、赵国、燕国和齐国都被韩信平定。韩信得意洋洋,毫不避讳地向刘邦写信,要求做代理齐王。

刘邦恼怒万分,但又因为忌惮韩信的能力不得不假意封韩信做齐王,同时征调韩信的军队攻打楚军。

这时项羽的处境已然十分不利,有人就向项羽进言:“韩信势大,必然被刘邦忌惮,如果我们能游说韩信叛汉投楚,离间韩信和刘邦君臣,一定能解如今困局。”项羽依言派武涉去做说客。

但韩信严词拒绝了项羽派来的使者:“我以前在项王帐下侍奉多年,却不被项王看重,我说的话没人听,我献的计也没人用,所以才离开楚军前往汉军。汉王刘邦为我拜将,让我做三军统帅,把我的话当作是金玉良言,我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所以我绝不会背叛汉王。”

武涉铩羽而归,把韩信的话转述给了项羽,项羽大失所望。

公元前202年,刘邦对楚军发动攻势,联合韩信、彭越三面夹击项羽。但因韩信、彭越没有如期会军,惨痛兵败。事后听从张良计谋,给韩信和彭越大片封地利诱,终于成功逼得项羽退兵垓下。

12月初,刘邦再次进攻,和韩信等人四面围困楚军,楚军屡战屡败,走投无路。为了让楚军不战而降,韩信命令士兵在夜晚高唱楚歌。楚军军心不稳,士气大减,韩信趁机攻营,全歼楚军。

大获全胜之后,刘邦夺取了韩信的兵权,改封他做楚王,兜兜转转韩信又回到了故乡。

此时的韩信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讨饭吃的乞丐,而是用兵如神的“兵仙”。

功成名就之际,韩信想起了年轻时的遭遇,于是派人找到了当年分饭给他的浣纱大娘,赐她千金。又召见了下乡南昌亭长,只给了他一百钱,并且说他“做好事有始无终,不是君子。”

在韩信恩怨尽消的时候,刘邦也顺利坐上了皇位,并沿用了他以前的封号“汉”来命名新的朝代。

韩信以为,交了兵权他就能安稳一世,平平安安做他的楚王。

可谁承想所有人都认为他功高震主,刘邦更是视他为心腹大患,不但多次言语试探他是否有反意,还将他降爵为淮阴侯。

韩信自此日益怨恨刘邦,甚至联合陈豨想趁刘邦外出平叛意图谋反,最后被萧何与吕后合谋,处死在长乐宫中。

后人感慨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第一个发现韩信才能的伯乐,可韩信这批千里马却死在了伯乐萧何手里。

纵观韩信一生,年少时是无人问津的角色,后来跟着刘邦亲自逐鹿中原,到最后死于深宫妇人之手。落魄过也辉煌过,得意过也失意过。所幸身怀本领没有被乱世埋没,跟着刘邦打下了大汉王朝,青史留名。

在《史记》的《淮阴侯列传》中写道: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汉王   项羽   伯乐   亭长   良将   汉军   齐国   刘邦   大娘   公元前   乞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