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公主远嫁波斯,中途不幸怀孕,生子就地建国,此地已归属中国

和亲、联姻,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外交手段。

然而这种在当时看来行之有效的外交方法,却往往以女子的幸福、甚至性命为代价。

自古以来,被当做政治棋子的女子很难得以善终。

不过汉朝有一位公主却是一个例外,她远嫁波斯途中怀了孕,但并未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就地生子建国,还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过境迁,当年那个屹立在西北葱岭之中的神秘小国,早已泯灭于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但汉朝公主和亲途中生子建国的故事,却永远传为了一段佳话。

汉朝公主远嫁塞外

和亲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其基本理念是:两个原本对立的民族通过联姻的方式,摒弃仇怨,转而建立一种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

到了大一统的汉朝时期,由于疆土的拓展和扩充,中原大地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部威胁。

北方的匈奴和鲜卑,南部的五溪南蛮,西边的乌孙、大月氏,东翼的高句丽、扶余,于是西汉王朝开始广泛采取“和亲”对外策略,频频以汉朝公主为筹码,结交周边各国。

有着“四大美女”之称的王昭君,就是在这一时期远嫁到了匈奴。

诚然,和亲在古代封建社会是维持两族友谊的绝妙方法,但这建立在牺牲汉族女子幸福、甚至性命的基础上。

以王昭君为例。

在皇宫中,她错失了入选后宫的机会,结果阴差阳错被当做了与匈奴和亲的棋子。

嫁给呼韩邪单于后,王昭君仅仅过了两年好日子,随着丈夫的去世,她被迫再嫁小自己一辈的雕陶莫皋单于。

没成想,第二任丈夫同样不长寿,按照匈奴的礼法规定,王昭君还要嫁给孙子辈的单于。

宁死不从的王昭君选择独自寡居,在无尽的痛苦和孤寂中郁郁而终。

汉武帝时期的细君公主,和亲之后同样没能落得一个好下场。

汉武帝初期,汉朝与匈奴边境冲突不断,为了联合西域诸国围剿匈奴,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便成为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嫁给乌孙国王昆莫。

两年后,昆莫病逝,细君公主被迫嫁给新上任的国王。

只是昆莫的儿子早已逝去,乌孙新王乃是昆莫的孙子,这样的习俗自然让细君公主产生了极大的抗拒心理。

她屡次恳求汉王朝准许她回国,但汉武帝考虑到联乌灭匈大计,拒绝了细君公主的请求。

不久后,细君公主诞下一女,产后体弱多病加上忧思难解,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

细君公主逝世后,乌孙国王再次请求联姻,解忧公主随即被送往乌孙。

相较于王昭君和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的下场还算体面。

她与第二任丈夫归靡情投意合,夫妻俩举案齐眉,大汉与乌孙也由此进入关系蜜月期。

只可惜,解忧的第三任丈夫尼靡是一个暴虐无道之辈,给乌孙王朝带去了无尽的争端和动乱。

后来解忧的两个儿子相继病逝,举目无亲的解忧要求回国。

此时的她已经是70余岁的高龄,在汉宣帝的准许下,解忧终于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回到了故乡。

解忧公主在所有被送去西域和亲的女子中,结局尚算可以接受。

不过若是与接下来这位公主的命运相比,无疑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公元前119年,张骞二度出使西域,并与西域的波斯王国建立了联系。

为了寻求汉王朝的庇护,波斯王国一心想要求取一位汉朝公主为妻,以此与大汉建立联姻关系。

于是,大批来自波斯的使者来到大汉,传达了波斯国王迎娶汉朝公主的意愿。

考虑到大汉在西域的威望,汉朝皇帝同意了波斯使者的请求。

不过毕竟对方只是一个来自西域的小国,汉朝皇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皇帝不愿从皇室宗亲中挑选和亲人选,于是和亲的名额便落到了皇宫中一位宫女的头上。

得到皇帝赐封的公主称号后,这位宫女被送往了波斯。

就地建国

波斯使者欣喜万分,马不停蹄的带着公主赶回了波斯。

然而由于汉朝与波斯路途遥远,一行人行进速度缓慢。

待众人来到一处叫做朅盘陀的地方时,不幸卷入别国战乱。

为保证公主的安全,波斯使者们只能带领队伍改变路线和计划,将公主转移到一处偏远山峰上。

山脚下,波斯卫兵们严阵以待,日夜守护着公主的安全。

三个月后,战火消退,周围局势平静下来。

可正当波斯使者准备带着公主继续上路时,却突然发现了一个令所有人大惊失色的情况——公主怀孕了。

所有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波斯使者们只能现在队伍中寻找孩子生父,否则若是带着一个怀了孕的公主回到波斯,等待他们的必然是国王的严惩。

可经过一番仔细搜寻,波斯人愣是没能发现任何踪迹。

考虑到公主的尊贵身份,他们又不好前去逼问。

一时间,公主怀孕之事成了一桩悬案,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走投无路之际,公主身边的一位侍女站了出来,解答了众人的疑问。

“大家不用找了,也不要相互猜疑指责,公主怀的是天神的孩子。每天正午时分我都会看到一位天神,驾驶马车从太阳上飞下来,与公主见面。”侍女一脸诚恳的解释。

在神权思想严重的古代社会,一旦将事情上升到神灵的高度,就不得不让人谨慎相待。

波斯使者并未怀疑侍女的话,毕竟当下最紧要的是解决公主怀孕的问题。

就算此事是神灵所为,一众波斯使者也无法洗脱看管不力的职责。

如果坚持回到波斯,迎接他们的将会是国王的暴怒。

若是退回汉朝,皇帝同样会追究一行人的责任。

一时间,所有人进退维谷,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有人提议说:“要不我们就留在此处吧。”

与其前往波斯或大汉送死,不如就地安家建国,看在神灵的面子上,说不定波斯和大汉会放过他们。

事实证明他们的预测是对的,当汉朝公主怀上天神之子的消息传出后,两国均没有派兵前往抓捕,反而是任由他们在域外定居了下来。

至于公主到底怀上了谁的孩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

选择就地生子建国后,众人在山上建造出一座城市,公主成为了所有人的领袖,朅盘陀国就此诞生。

到了预产期,公主顺利诞下一位健康的男婴。

男婴成为朅盘陀国国王,公主作为摄政王辅佐。

而后长达几百年时间,朅盘陀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在葱岭之上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当朅盘陀国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的视线中时,已经来到了唐朝。

朅盘陀国的湮灭

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了这个几乎要被历史遗忘的国家。

卷十二有云:朅盘陀国国王信奉佛教,礼遇三宝,称自己为“汉日天种”。

其中,“汉”意指汉朝,“日天”代表天神,连起来就是汉朝人与天神的子嗣。

接着,玄奘在书中讲述了“汉日天种”的来源,即当年汉朝公主与波斯和亲途中,就地生子、建国的故事。

在玄奘的描述中,朅盘陀人的确长得很像中原人士。

他们头戴方巾,身着胡服,文字语言与沙国相似,又有汉语的影子。

玄奘在朅盘陀国停留了二十多日,向当地人宣扬佛法。

玄奘所处的时期,正是大唐王朝国力兴盛的时代。

在他离开朅盘陀后不久,唐军彻底击垮西突厥,将其收归到麾下。

西突厥的没落,引发西域格局出现巨大变动,西边的吐蕃转而成为唐朝最大的敌人。

两国在葱岭地区的争斗逐渐升级,威胁到了周围一众小国的生存。

吐蕃为了打败唐王朝,计划先攻取唐朝西域地区,进攻方向分为东线和北线。

其中,往东需要通过大勃律、小勃律两国,接着经帕米尔高原通往朅盘陀国,向疏勒镇发起进攻。

如此一来,吐蕃作战中的沿途小国,势必会成为发动战争的牺牲品,朅盘陀国就是其中一个。

畏于吐蕃强大的军事实力,朅盘陀国不得不选择归附、投降。

自此,在历史上生存了500余年的朅盘陀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不过这并不代表朅盘陀国文明的中断。

实际上,当年的朅盘陀国国民早已在与波斯人的频繁联姻中,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民族——塔吉克族。

到了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在平定边疆大小和卓叛乱之时,将塔吉克部族重新纳入了中国的领土,并改名为色勒库尔回庄,也就是后来的犁县,现如今的新疆塔吉克自治县。

兜兜转转几百年时间,朅盘陀国的土地和百姓,再次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结语

和亲公主途中怀孕,且就地生子、建国,这件事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前所未有。

汉日天种的故事虽说谜点重重,但与其绞尽脑汁去追究其背后的真相,不如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王昭君、解忧公主、细君公主等人的身上。

在那个战火纷飞、家国动荡的年代,是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换来了两国安稳与边境和平,是她们以纤弱之躯护住了千千万万家庭的现世安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波斯   汉朝   吐蕃   单于   盘陀   西域   公主   匈奴   中国   中途   使者   国王   不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