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北朝214:“无愁天子”的花式败家,高欢的霸业彻底没戏了


纨绔子弟高纬即位后,延续了自己的豪放做派,赏赐出手大方,甚至到了滥施赏赐的地步。

宫里的奴婢、太监、商人、胡人、杂户、艺妓、术士、巫师被封赏的多达万人。封王的非高姓人都有好几百人,至于开府、仪同之类的高官更是滥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连领军将军(北魏时为首都警备司令)这样的高级军官都一口气封了二十个。

每次下发文书时,一堆领军将军都在文书上写个“依”字,也不署名,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写的,根本没办法有效指挥,军事方面一团糟。

皇宫里的侍从奴婢都封了郡君尊号,平时锦衣玉食的宫女多达五百多人,一件裙子,一个铜镜动辄挥霍千金。早晨穿的衣服到晚上就丢弃了,挥金如土,醉生梦死。

此外高纬还在各地大兴土木,广建亭台楼阁,他亲自设计,建了拆,拆了建,经常是刚完工就推倒重来,乐此不疲。为了赶工程进度,更是夜以继日施工,晚上点火照明干,一晚上烧掉的灯油多达上万盆。冬天就用热汤和泥干活,工人苦不堪言,疲于奔命,累死病死的民工、牛马不计其数。

在民不聊生的同时,高纬的荒淫无耻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的御马每顿饭都要准备十几种食物,狗和鹰都用上好的肉块饲养,甚至连马、鹰都封了仪同、郡君等封号。

要说高纬的想法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他在华林园里盖了一个贫民窟,自己亲自出演男一号,穿上破衣服,打扮成乞丐模样向人乞讨。又在皇宫里开设市场,自己打扮成商贩招呼生意,玩得不亦乐乎。

高欢、高澄、高洋、高湛等先帝都曾驰骋沙场,建功立业。高纬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有时难免也向往祖先的那种英勇气概。

可他又不敢真刀真枪和敌人干一场,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宫中建造城池,让一些人穿上黑衣服扮成羌兵,攻打城池。高纬自己领着一帮太监凭城据守,黑衣人不敢真打,高纬可是来真的,拉弓搭箭就射人。


高纬对朝政没有兴趣,他的精力都放到旁门左道方面,喜欢搞一些不急之务。比如有一次他连夜要蝎子用,而且催得火急,手下人忙了一夜,抓了三升蝎子送来。诸如此类在他的折腾下,北齐税赋越来越重,徭役繁重,百姓困苦不堪,国库空虚,整个国家一派末世之象。

(赋敛日重,徭役日繁,人力既殚,帑藏空竭。)

国力衰退也直接影响了高纬的生活质量,皇帝也愁没钱花,为了想办法搞钱,高纬居然指使一帮佞臣卖官。从州郡长官到县令、乡官都明码标价,富户大族纷纷花钱买官,然后变本加厉压榨百姓,北齐境内民怨沸腾,大厦将倾。

高纬虽然作恶多端,昏庸无能,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只是玩心太重,但在伦理纲常方面不像他爹高湛那样秽名远扬,高纬没有秽乱宫廷的污点,这一点连史书都坦言优于高湛。

(然未尝有帷薄淫秽,唯此事颇优于武成云。)

这话用大白话说就是高纬不是好色之徒,对父兄们的女人没兴趣,只有这件事比他爹高湛做得好。

此时的形势是北周不断扩张壮大,宇文氏大有一统北方,窥视江南的志向。而同一时期的北齐暮气沉沉,一步步走向不归路。江南的南陈也不乐观,一直忙于平定内乱,实力的天平逐渐向北周倾斜。

并不是说北齐没有忠臣良将,而是高纬被一帮奸狞之徒包围,根本听不到忠言,就算听到了也不以为然。


北齐的外强中干都被北周看在眼里,消灭北齐统一北方的计划在北周朝廷逐渐达成了共识。当然在大举进攻之前,北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此时的北周也发生了权力更迭,权臣、大冢宰宇文护毒杀明帝宇文毓,迎立鲁国公宇文邕,这就是北周武帝。

周武帝即位之初和宇文护和睦相处,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宇文护依旧手握大权,宇文邕依旧不理朝政。很多人都认为宇文邕将是第三个傀儡皇帝,甚至连宇文护都放松了警惕。

殊不知,这正是宇文邕的高明之处,他吸取了两位兄长遇害的教训,一面对宇文护礼遇有加,一面不动声色培植保皇力量,等待时机一招制敌。

宇文邕即位后因兵权握于宇文护手中,不得不忍气吞声封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总领军务(反正你封不封他都不在乎)。

宇文泰当年任西魏丞相时设立左右十二军,分别由十二位大将军统领。宇文泰病死前考虑到儿子年幼,把宇文护叫去让他统领十二军辅政。因此宇文泰死后左右十二军一直被宇文护握在手里,成了他的私人武装。

每次出兵征讨必须有宇文护的手书,否则就是皇帝都调不动一兵一卒。

宇文护的权势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顶峰,但他并没有感到快乐,而是深深地恐惧。毕竟他的手上已经沾了两位皇帝的龙血,这种恐惧从他的宅院安保工作就能看出来。

宇文护在长安的宅子由他最信任的亲军守卫,其规模甚至超过皇宫警卫。

(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

每天的军政事务不论大小缓急,必须先向宇文护汇报,他处理后才向周武帝上奏,也就是说武帝只有同意的权力。


宇文护权势如日中天,那些趋炎附势的朝臣纷纷上书为宇文护唱赞歌、拍马屁。有人上奏说当年周公对周朝有大功,周天子特许在鲁国为周公立庙,岁时祭祀。如今晋国公同样居功甚伟,应该遵从古礼,在并州晋国公府邸立德皇帝庙祭祀。

武帝大笔一挥:准奏

到了保定三年(563年)武帝再次下诏狠狠夸奖了宇文护的种种功勋,最后在诏书里要求以后各种文书奏疏不得直呼宇文护其名,只能尊称晋国公。宇文护好歹还有点自知之明,他上疏极力推辞不受(抗表固让)。

那么问题来了,宇文护为何对不书其名的待遇如此恐慌呢?

原来在古代,不管职务多高的官员上书天子都得写上名字,包括各种公文都会写上名字,但天子也会对某些功勋卓著的官员施恩,不必书名,这就是古代殊礼之一的“赞拜不名”。

后来很多权臣都享有这一殊礼,久而久之便成了权臣的专用待遇,一旦某人到了赞拜不名的地步,只怕难免树大招风。

宇文护的恐慌不是没有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晋国   徭役   北周   权臣   北齐   北朝   奴婢   霸业   天子   宇文   文书   地步   皇帝   高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